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碰撞问题中的两种重要模型 碰撞,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运动中发生接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碰撞问题主要有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2.
一、“追及”、“碰撞”问题导引 “追碰”问题,包括单纯的“追及”类、“碰撞”类和“追及碰撞”类,处理此类问题,要求考生首先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问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问位置的变化相对应).同时考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追碰”问题,足考生应考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常新的命题热点.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具有弹性碰撞过程物体的运动,广泛地出现在许多机械中,例如:经常见到的碰撞筛子的运动,就是这种情况.本文研究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弹性碰撞运动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们要区分碰撞和推动两种作用过程.两个做相对运动的物体,接触并迅速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现象,叫做碰撞.所以发生碰撞要两个或多个物体有不同的速度并接触.如果两个物体接触时恰好共速,就不是碰撞,之后的运动也不叫碰撞,如果能继续相互作用一起运动,那就应该叫"推着走".在物理习题中,经常会遇到区分碰撞与"推着走"的问题,"推着  相似文献   

5.
在相遇或碰撞问题中,如果题目没有明确两个物体在碰撞前瞬间的运动情况,则可能是两物体都运动,也可能是一动一静,这要根据题意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6.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碰撞问题常见的题型有两类:一是由两物体碰撞前的运动状态,判断两物体碰撞后的可能运动状态;二是由两物体碰撞后的运动情况,推测两物体碰撞前的运动情况.解答碰撞问题要求综合运用动量、能量等知识.分析时首先要审清题意,建立正确的碰撞模型,然后抓住模型的特征,运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碰撞模型有下面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分析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考察能力的命题素材,应引起足够的关注.下面对这类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1 碰撞问题中的两种重要模型 碰撞,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运动中发生接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碰撞问题主要有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运动问题中,如果两个物体都在运动,可以取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即“动”参照物.会使问题的解答过程大大简化.设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甲、V乙,在追及或相会中两个物体(车)最初相距为s,在超车与会车中两个物体(车)本身长度为l甲、l乙,其关系如下下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碰撞,是指两个物体经过极短时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各自的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正碰即对心碰撞,碰撞前后若无机械能损失则为弹性碰撞.我们先看看弹性正碰的基本规律.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  相似文献   

11.
“碰撞”问题在高中阶段的要求仅限于一维正碰,碰撞的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相互作用内力非常大,可以不考虑外力对物体碰撞的影响.“碰撞”问题所应用的基本定律就是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然后再根据碰撞的具体类型有选择性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的“碰撞”习题具有立意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判定两个物体碰撞后可能出现的状态时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既要考虑到一个实际的物理过程可能受多个物理规律的制约,还要从具体问题入手看这个物理过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概括地说,解决碰撞问题要体现下述的四条原则:1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即P1 P2=P′1 P′2;2物体碰撞前的总动能应大于或等于碰撞后的总动能,即Ek1 Ek2≥E′k1 E′k2;3若物体碰撞后同方向运动,则后面物体的速度应小于或等于前面物体的速度(不穿越),即v′后≤v′前;4若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物体只能碰撞一次,不可能发生第二次碰撞。例1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两个物体甚至多个物体交替"作用"问题,由于作用的多次性,一般说来,这类问题中物体运动情况都较为复杂,有的甚至还具有运动形式多变性的特点,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该类试题频现于高考压轴试题中,故高三总复习中对多体重复"作用"这一难点问题应引起重视.如何求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寻找多次作用的规律,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寻找多次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追股问题中的相撞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中常见求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高度问题,由于这类问题不同情境下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解答时切忌想当然随意套用结论,必须找出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所具有的受力及运动特征,然后选用有关定  相似文献   

16.
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物体运动的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从一个物体运动到两个物体运动,是学生学习行程问题的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17.
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发生撞击并迅速改变运动状态,这是碰撞.如果两个物体接触时恰好同速,并能继续相互作用一起运动,那就不是碰撞,而是推动了.  相似文献   

18.
柴守刚 《物理教师》2010,31(5):37-38
物体的碰撞过程受多个物理规律的制约,在判断碰撞的问题时,需要综合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碰撞前后的状态要符合具体的物理情景;②碰撞过程要遵循动量守恒定律;③碰撞前后的总动能要满足Ek前≥Ek后.解决起来比较繁琐.若直接利用碰撞的恢复系数这一关系,则可提高解题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送带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传送带问题”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从物体的受力、物体的运动性质、参考系的选择、功能关系及物体的运动过程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由于这种作用方式的时间一般较短,当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形变恢复程度不定时,会导致作用后物体运动情况存在多种可能性.对碰撞可能性问题的分析,一般根据动量关系、能量关系、速度关系得出的三个判据对碰撞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判断,但能量关系中往往涉及到二次方程(或不等式),一些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往往出现错误导致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