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片断一:情境创设,引入分数师:同学们,喜欢野营吗?生:喜欢。师(:投影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正在进行野营时的情境)现在两个小朋友在野营,他们将要干什么呢?生:有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将要分东西。生:一个小朋友分得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师:他们的分法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呢?生:平均分。师:对,这两个小朋友采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分完了没有?生:没有,还有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半个。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生:就是两个小朋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也就是每人分得半个蛋糕。师:同学们所说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二:认识分数 1.由“平均分”引入分数。 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2个)将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1瓶)将1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半块)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分数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出示学生在公园过生日的场景图):他们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呢?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师:一块蛋糕也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怎么分?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尝试分蛋糕。【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过生日的场景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中有关“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2.动手操作,引入分数。师:同…  相似文献   

4.
一、从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引入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先让学生做等分除法: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两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当学生列式解答说出算法后,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饼两道例题,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而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初次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首先教学例1,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把三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然后减少蛋糕的数量,让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这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从分整数个物体开始过渡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和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得出每人分得三分之一个蛋糕.  相似文献   

6.
智力游戏     
切蛋糕一块蛋糕上有7个樱桃,阿姨切了三刀,分给7个小朋友吃,让每人都吃到一个樱桃。请你想一想,怎样巧切这块蛋糕?  相似文献   

7.
【写作背景】 这是一节课题研究课《认识几分之一》,我们课题组围绕“如何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创设情境”,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先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野营的情境图,再通过动画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动画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下午的点心是每人一块蛋糕、一杯牛奶,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静静品尝着自己的那一份。我发现袋子里还有一块蛋糕,就随手给了旁边的家莉,顺便把袋子扔到了垃圾桶。可没想到我的这个无心之举却引起了一场风波。家莉脸上洋溢着无比得意的笑容,举起那块蛋糕,在小朋友面前炫耀起来:"这是李老师多给我吃的!"其他孩子有的投去了羡慕的眼神,有的向我桌子上投来搜寻的眼神。  相似文献   

9.
正像往常一样,孩子们的点心活动开始了。今天吃蛋糕,喝牛奶。保育老师将牛奶分好,我将蛋糕分到每组的大盘子里,幼儿坐在桌旁安静的等待。当每个孩子都端上牛奶后,我就会说声小朋友请,他们就会一人在盘里拿一块蛋糕,开始安安静静地吃点心。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很委屈地说:"老师,我没有蛋糕。""是吗?你们那组多少人,我没数清楚?"那组的孩子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老师,我们这组6个人,你才数5个;少了一个,怎么够嘛!6多,5少;哈哈哈,老师数错了;有的小朋友伸出手指开始数自己这组的人了。"看着孩子们这么兴奋,我灵机一动:"哎呀,不好意思,老师数错了,那要不这样,下次我请每一组的值日生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一、从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引入新知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先让学生做等分除法: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两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相似文献   

11.
智慧园     
<正> 盒子里有四块蛋糕,四个小朋友每人部分到了一块,可盒子里还有一块蛋  相似文献   

12.
老师亲切地问秋秋:“秋秋,昨天是你生日,请你讲讲你是怎样过生日的好吗?”秋秋顿时活跃起来,回答说:“我吃了好多好多蛋糕,还点了六只蜡烛。”老师接着说:“小朋友过生日时,爸爸妈妈要给你们买大蛋糕,今天,要请小朋友画生日蛋糕,你们想一想生日蛋糕是什么样的?”老师的话音一落,就有好多个小朋友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请了三位小朋友到黑板前面来画蛋糕。蒋小飞画了一个有花边的蛋糕,蛋糕旁边还有一把叉子和一把刀子。小海画了一个圆形蛋糕,还画了五支蜡烛,蜡烛头上画了光环,表示在燃烧,他指着画说道:“我五岁,点五支蜡烛。”小松在  相似文献   

13.
1.让学生看图和实物回答问题。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多少?②把一张纸平均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得这张纸的多少?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有余数的除法是三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教师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主要教学片断概述如下。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怎样列算式? 生:能分给4个小朋友。算式是8÷2=4(人)。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后再回答。摆完小棒,发现了问题答案的学生纷纷作答。一学生说:“能分给3个小朋友。”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道具:橡(xiànɡ)皮。游戏人数:至少2人。游戏步骤:①两个小朋友一组,在桌子两边面对面坐好。②在距离课桌两边边沿10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与边沿平行),每人将一块橡皮放在画线处。③游戏开始,两个小朋友轮流吹橡皮,最先将橡皮吹过对方一侧直线的人获胜。注意事项:①游戏时,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吹一口气,中间不能换气哦。②游戏时不能边吹边晃动桌子,也不能借助其他外力使橡皮前进。  相似文献   

16.
有些应用题,采用一般的方法不易求解,若能将其转换成工程应用题来解答,便可巧妙获解.现略举几例如下:例1 幼儿园把一盒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单独分给大班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10块;如果单独分给小班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15块.如果将这盒糖果分给大、小两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多少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案例1】我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小熊过生日》我刚刚讲了个开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杨阳小朋友赶紧大声说:"那天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妈妈给我买了……别的小朋友一听,也迫不及待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师先拿出6个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3个。师:要是把2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1个。师:那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半个。师:“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不能,用分数12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根据刚才分苹果的经验,你能表示出自己喜欢的12吗?(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涂色。)……案例二: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已经给每对同桌准备好了一些学具(每张课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彩色纸。有的袋里装着4…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约数”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昨天,3月23日是小明的生日。小明的妈妈买回了12块小蛋糕。妈妈对小明说:“如果今天有你的朋友来我家做客,你就请大家一起吃这些蛋糕。注意:一定要平均分给大家。”晚上,小明的房间里点上了生日蜡烛,有人在庆祝生日。请大家猜一猜,房间里一共有几个人,刚好能平均分得这12块蛋糕,而且分得的是整数块?平均每人分几块?学生经过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猜房间里一共有2人,平均每人分得6块,写成算式是12÷2=6。生2:我猜房间里有6人,平均每人分得2块,写成算式是12÷…  相似文献   

20.
一天午睡后,幼儿园阿姨给每个小朋友一块蛋糕当点心。欣欣看着这蛋糕,软软的,松松的,香喷喷的,刚咬了一口,就想起了奶奶。奶奶因为牙齿缺了好几个,咬不动硬一点的食品,爸爸妈妈时常买蛋糕给她吃。欣欣呢,也常在奶奶那边吃到蛋糕。对,把这块蛋糕带回去给奶奶吃,奶奶一定会很高兴的! 欣欣掏出一块妈妈刚买给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