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这个规定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所倡导的不谋而合!其中"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师的"导".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导",让"导"成为课堂的一根线,让它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魅力,让学生的"课堂展示"充满灵动与生机!  相似文献   

2.
<正>人具有双重存在,即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精神存在则是人的意义性存在。教育是关照人的生命和精神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这种关照即"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而当下教育对人的关照却失去了"全面和谐"的本然要求,演变成重"知识化生存"轻"意义化生存"的不良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知识化生存"是以知识学习为本位和目的的一种教育实践。"知识化生存"的学习将知识当成目的本身,人被当成了获取知识的工具;重视知识的获取和占有,疏于对意义的探求和心灵的关照,剥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4年,周玉仁教授就指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其功能,两种形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而有效的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笔者想结合近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定向——让学生产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意向奥苏伯尔说过:只要用于呈现的言语材料能够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意义学习的心向,接受学习也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提侣探究性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反对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学习方式。然而,在2011版小语课标,又倡导“自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接受学习。  相似文献   

5.
王慧红 《生活教育》2012,(16):58-60
接受性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很有价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计量单位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计量单位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相互矛盾着,但是计量单位的教学又有着极大的类比性。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探索出“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又有利于给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们经常难以区分"意义"和"方法"。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常是引导学生区别它们的字面意义。比如,"意义"也可称为"作用",是问"要不要""为什么"的问题;而"方法"也可称为"办法",是问"如何""怎样"的问题。其实,意义和方法是一回事。比如说,有甲乙两种事物。正是因为乙对甲是有意义的,所以乙才能成为实现甲的方法;也正是因为乙是实现甲的方法,乙才能说对甲是有意义的。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意义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意  相似文献   

7.
数学中的"规定性内容"比比皆是,从规定的数学命名、数学符号到数学规则等。在过去的教学中,"规定性内容"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机械记忆得多,因而容易遗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和有效彰显,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对于"规定性内容",即使让学生接受学习,也要让接受变得"有意义"。在实践中,不妨采取以下几点做法。一、引起认知冲突,理解"规定"的必要性由于数学"规定性内容"本身具有合理性,因而教师不妨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独具慧眼,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始终是我们广  相似文献   

10.
赵明剑 《文教资料》2009,(15):35-36
汉字由是一笔一划构成的,"点"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在汉字中表示多种的意义.理解"点"在汉字中表示的意义,对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构造特点,理解其造字之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意义接受性学习不同于机械的接受性学习,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和取代的作用,既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从而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论,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往往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学习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可以视作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比、综合"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可以得到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可以发现教学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高一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属于化学量类、定义性表述的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定义,并清晰地界定概念的外延,是实现“概念形成”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定义性表述的概念尤为重要。同时认为,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是概念学习的又一策略,即“概念同化”策略。笔者认为,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概念学习理论,对“物质的量”这一重点教学内容,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亦证明,对“物质的量”这一重点教学内容,采用…  相似文献   

14.
有意义接受性学习不同于机械的接受性学习,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和取代的作用,既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从而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视角的非指导性教学在教育改革领域中既有理论的优势,又有实践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学习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整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作用,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他从两个维度对学习作了区分":从学生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流,课堂教学主张尊重学生,倡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习,通过自己的探索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做事性学习"。"做事性学习"是积淀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做事性学习"教学范式包括"精选项目""精设情境"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作为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学习对象,适时选择不同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恰当运用,都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现今的语文,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探究性学习方式应在创新的层面上夯实基础。怎样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自然有机地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接受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的原因主要有:由数学知识的性质决定的,由数学学习的性质决定的,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和程序性,数学学习的性质有基础性、传承性和意志性.对双基的学习,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知识和训练技能的策略有: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整体教学和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主动发展。"因此,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他们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或者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