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权进入国际法领域是时代的进步。主权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维护人权是国际法的根本宗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权高于主权”缺乏国际法依据,是对主权与人权关系的歪曲,是违反国际法原则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决权、人权与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自决权涉及到西方民族理论的核心--"一国一族"论,这一理论基于西欧近代的民族进程和国家进程的同步发展,长期以来,这种理论被奉为民族理论的"公理",但并无普遍意义,它与人权、主权的关系如何,这是文章要探讨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3.
4.
人民主权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思想由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蕴涵了人人生而平等以及政治社会中的人应当自己统治自己的基本理念.它的产生无疑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马克思进而指出,人民主权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权.虽然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人民主权有不同的理解,但它已是现代大多数国家统治合法性的正统思想.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同时借鉴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和制度中的有益成分,结合社会转型中的实际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理论颇多,这些理论虽有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对传统主权至上原则的冲击和弱化。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国际法真正建立在国际社会成员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平衡人权与主权关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中某些国家以"人道主义灾难"为理由对其它国家进行干涉的事件屡有发生.人道主义干涉至少牵涉到国际法中的两个有争议的范畴,即: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的国内法保护和国际法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组关系的分析和探讨,大致说来,人道主义干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在实践中的运用仍须遵循必要的原则和接受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人权学说是一定时代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它的实践时期,主要发挥政治效应。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人权是资产阶级的鞭子。美国把“人权攻势”的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反华提案遭到十连败的结局。“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成为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一个政治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决非两个国家,这是历史和法律所证明的事实。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驳斥“两国论”与“公投台湾前途论”这两种“台独”论调,并分析了《反分裂国家法》的特点及其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法。是指向“台独”分裂活动的法律武器。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体现。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应具备的要素阐述“台湾”是一个国家,从历史事实上、国家法规定上,阐述台湾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国际法上的主权是有不可分割性,中国政府目前未对台湾实际行使领土主权的事实绝不意味着台湾拥有部分主权,绝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没有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台独分子试图为台湾法理独立铺平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所谓“理论”,文章从国际法角度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驳斥,说明了台湾法理独立的非法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民族自决权从政治原则到法律原则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民族自决权适用于非独立民族,即受殖民主义压迫和剥削的非自治领土、托管领土、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而非一切民族。民族自决权即包括政治自决,也包括经济自决,但没有包括分离权。在后殖民时代,捍卫经济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决权是按照两条线索发展起来的,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历史上,民族自决权曾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在当代,民族自决权被异化了,这种异化包括对民族自决权主体、客体、性质、作用等方面的异化,其中既有积极的异化又有消极的异化。因此,赋予民族自决以当代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民族自决,加快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进入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动辄对中小国家横加指责、干预,甚至动武,主权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被引渡事件,充分体现了国际关系上的一些变化。通过这一事件,该文结合国际法中有关主权与人权问题、引渡问题对此事件作一探讨,并指出该事件的国际法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7,(4):15-24
救济性民族自决是一项在极端条件下的集体人权,作为民族自决理论在后非殖民化运动时期的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领土主权原则的绝对性,但其并非使领土主权原则虚无化,更非为分离权招魂。有鉴于此,为了防止救济性民族自决权被分裂势力滥用,有必要从主体要件、实质要件、程序要件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特别对程序要件更需分"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进行讨论。同时,虽然救济性民族自决权尚不具备条约法与国际习惯法的法律地位,但日后成为速成国际习惯法确为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作为调整国际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遵从。本文通过对中法战争期间,法国任意曲解国际公法,并以清政府违反国际公法为由肆意制造观间桥事件并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以及战争期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国际公法面前对待中法两国不同态度的考察和分析,得出了在“强权即公理”的近代国际社会中,国际法不过是强权政治遮羞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权问题更加国际化。在因人权问题导致的国际冲突日益频发的情况下,克服国际法对人权保护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国际法在人权保护中的作用,在国际法框架内寻求解决人权冲突的机制,应该成为主权国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台独”势力在岛内气焰嚣张。什么“一边一国”、“台湾正名”、“公投立宪”、“催生新宪法”等喧嚣不绝于耳,“境外决战”、“先发制人”等狂言也时有所闻,与此相呼应的还有万人游行、联合军演等行动。而这些  相似文献   

18.
人权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人权保护对主权这一传统规则形成了冲击,削弱了主权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动荡。以利比亚战争为视角,寻求人权和主权结合的合理路径:应当结合传统,立足《联合国宪章》,在联合国这一舞台上,完善联合国安理会的执行机制,这将有助于对人权进行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接近全票通过了旨在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反分裂国家法》,受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普遍关注和欢迎。笔者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上期刊出了留学比利时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的苏明忠先生的文章《台湾不能成为独立国家的国际法理由》上半部分,本期刊出该文的下半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