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璐 《成才之路》2012,(13):75-75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看一堂课是否适合幼儿,也可从生活角度出发,看其是否来源于幼儿生活,是不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理解的、需要的。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幼儿园的教育,也要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扎根在生活的教育,才是适  相似文献   

5.
《教师》2009,(1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让数学回归生活,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则需要通过生活来发挥其力量。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生活无时不合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学也应该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感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感悟“音乐回归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的这种"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低年级写话教学方面有着很大的启示。本文主要谈谈陶行知"生活教育"在语文低年级写话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同样,数学教学更应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他们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回归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贯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找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课堂”,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倍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想方设法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链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信息,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让数学课堂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能够深入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载体功能,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生命的长、宽、高。本文将通过一篇散文《淡竹》的教学案例来解读生命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的细微体现。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自营、生活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可以说处处可见,尤其美术学科的生活元素更多,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牢记着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承担着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因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地坚持用生活化的语言及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追寻奥秘的开始。陶行知曾有这样的论述,“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阿基米德认为,世界即是数的。我对此话的理解是世界的存在具有内在的规律与逻辑。绚烂多彩的生活世界蕴涵着无数的奥秘,充盈着如此丰富的规律,我们所见所处的场景中所产生的问题正是要让学生去探询、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社会性和实践性"成了我们教育的主要特征。由  相似文献   

17.
一、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同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随时随地在发挥教育的作用。一、生活即教育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事半功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合理地生活,孩子们吃了什么、穿得怎样、一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要求我们用丰富的生活内容去教育孩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开发生活中蕴藏的教育因素,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努力建构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惠安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为国务院批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