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川 《今传媒》2006,(8X):30-30
对体育赛事(自然包括足球),我是不喜欢看的。不看电视转播,也不看体育新闻。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省体育场有一场足球赛,机关组织集体去看。谁跟谁踢记不清了,好像一方是黑人球队,反正够精彩的。开赛几分钟,我们几个不爱看球的小青年,不约而同地跑到场外树阴下乘凉去了,直到比赛结束。对体育新闻,要看,顶多看看结果,知道谁输谁赢就行了,过程从来不看。即使全地球的人被足球搅和得如癫如狂,我依然心如枯井,不为所动。可是,对贾平凹点评足球的章,却特有兴趣,一篇不落一字不丢地看。看一遍不行,还要反复看。贾平凹说,看足球是一种快乐,享受,我读贾平凹的点评章,也是快乐,享受。  相似文献   

2.
《参考消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是快乐的代名词。每每与它亲近 ,我都能获得大量鲜为人知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眼界为之大开。 70年代初 ,我还在读初中。一次送语文作业本进办公室 ,第一次见到报架上的《参考消息》,我很惊喜 ,也很纳闷 :《参考消息》“参考”什么呀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那上面不是报道外国的消息 ,就是外电对中国政局、经济形势的评论 ,内容就像刚出炉的烧饼 ,散发出新鲜的麦香 ;它见解独特 ,闻所未闻 ,一看而不能止。时间凝固了 ,不知什么时候校长走到了我身后 :“去去去 !这报纸学生不能看 !…  相似文献   

3.
去医院看病,一些患者会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听了病情陈述后,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让病人去拍片、检验,看了有关检验报告后,医生就开处方让病人抓药,至于什么病,为什么要花大量费用去检查、吃药,医生一概不讲,开的病历、处方字迹犹如天书,无法辨认,询问上面的内容,医生会很不耐烦地说是专业术语,病人没必要知道。碰到这种现象,许多病人只能忍气吞声,谁叫自己不是学医的呢?而南京市一位市民率先打破了这种“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局面,将书写“天书”病历的医生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履行医生责职,重新书写病历,赔偿乱检查的相关费用。他的要求法院…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我还在一个小站当检车员,因为发表了几篇小散文,段党办就给了我一个去学新闻写作的机会。在那次学习会上,我问上课的老师,记者和特约记者谁大?老师笑了笑,讲了一个故事:“某报一位特约记者去采访人大会议,被工作人员拦住。这位特约记者拿出证件,工作人员犯难道‘特约记者是个啥东西?’,随后又认为特约记者一定比记者大,因为有一个‘特’字。其实呀!……”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成为一名记者,那怕是特约记者也好!十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被某报聘为特约记者,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其实,从十年前我开始给党报党刊写新闻开始,就以记者自居了。不…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6.
人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天去同一医院,先看了中医,又去看西医,有时会得出不相间的结论,大夫所开药的药性也有所不同。这时病人就会感到困惑,于是就会去精教医生。中医大夫可能连西医的化验单和各种检查报告都不看一眼,就说:你相信谁,就吃谁的药。而西医大夫则可能讲:中医大夫有化验结果么?我们有,你难道不相信科学。结果病人回家后只好两种药全吃,病好了也不知是那种药的效果。一年多以前,各地报刊曾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气功和特异功提出了异议。其中有些文章对气功,特别是对特异功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只要人们一打开报纸,便会看到有些报纸内容几乎一样,标题甚至表现手法也大同小异,好像一个妈妈生的多胞胎,看到谁都是一副面孔。于是,买谁不买谁,看谁不看谁,几乎完全取决于读者。媒体为了生  相似文献   

8.
一 预设(亦称"前提")在语用学诸分支中用途是最广的,是语言应用中的逻辑规律问题. 诗人心释写了这样一首<怀人>: 谁说他已将月儿独占 醉酒人的话最不可靠 我在桥上举杯 圆月一样落在了我的唇边 醉酒,吹牛说月亮为他独有,说他举杯可以将月亮请下来,那还有谁?中国人一看便知.  相似文献   

9.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与邻俱进     
对于房屋产权70年,有识之士一直深表忧虑,我却认为是杞人忧天。现在城市里谁还住在70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里?如果有,那他一定很幸福,那房子肯定是文物保护建筑。我的体会是,能住上个二三十年都不容易。6年前,我准备买一套二手房,看了七八十套之后,越来越迷茫。地段好的房龄老,房子新的去邻市比去市中心还近……终于看中了一套,各方面情况适中。"关键是风水好,房主刚调到北京××大学当副教授,事业正往上走,这是旺宅……"中介业务员是个大老爷们儿,却很有媒婆的潜质,几句话直指人心。我们第三次去看这套房的时候,房主在楼梯上很客气地跟一个邻居打招呼:"林局长,您是买菜去?"顿时,我老婆就决定买这套房了。原因很简单,局长都能住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去报纸化”即失去报纸特征之谓也。应该说,这一现象目前仍然存在。如果报纸成了文件汇编、讲话汇总,当然不可能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读者不想看、不愿看、不爱看,那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舆论引导效果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2.
工作不等于新闻,工作角度不等同于新闻角度,要以新闻的眼光去看工作,从中寻找新闻点。  相似文献   

13.
如今,你打开电视看新闻,无论是中央台,省台,还是地方台,尽管各自内容不一样,但有一句话全国一个样,那就是“请看报道”。“请看报道”这句话听了好几年了,但是现在觉得越听越别扭,于是想说“请看报道,不说行不? “请看报道”实际最早在浙江台的新闻联播里,其它台谁也没说,那时倒也没觉怎样。自从中央台《新闻联播》说了一声“请看报道”后,一夜之间好像中央台下命令了似的,全国各地异口同声都来了个“请看报道”。大家都说,就让人感觉有些滥。  相似文献   

14.
到福州参加祖国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 "今天下午没活动我就不陪你了,因为我得回家陪陪我娘,让我娘多看几眼."一天中午,他对我说. "好极了."我笑笑,接着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先说你回去陪你娘,又说让你娘看几眼,不说你去看你娘几眼呢?""这不一样啊!"他作出一副很有理的样子,"我把自己的事放下,专诚回去,当然是去陪她,可是我并不想看她,是她想看我,所以我是把自己送回去,给她看两眼."  相似文献   

15.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侯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运。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它不象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的制片人只看了我的一段音乐节目的口播资料就说:"来试镜吧".镜头前才说了几句话,我的制片人又说:"不管男主持人是谁,女的就是你了."我就是这样正式踏人了电视圈,正式走上了"激情九九"的舞台.那时我常想,也许制片人看中我的就是这样一份率真,那我在节目中也就保持这样一种不加修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两个党内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你知道执笔者是谁吗?请看《中共一代“文胆”》。  相似文献   

18.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19.
我先后买回三本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选:《七七年——七八年九月短篇小说选》、《神圣的使命》、《醒来吧,弟弟》,心中很高兴,到家一看,大失所望——原来书名有异、所收作品大致相同,仅仅是换了一个书名和封面。最令人不满的是:几本书完全重复倒也罢了,偏偏其中仅有一篇或两篇是新的,谁要想把这些小说收全就得把几本同时买下。买吧,浪费很大,不买吧,又看不全,很使读者为难。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