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竞技体育技术化产生的风险危机特征与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伦理诉求的论证,分析基于竞技体育技术化所形成的人文困惑,并提出如何消解人文困惑的基本构想.认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伦理困惑可通过道德观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功利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及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体育价值观是指对体育价值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价值观也随之动态变迁,同时又存在着静态稳定性。文章通过梳理体育价值观嬗变历程即体育的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发展脉络,探求了体育价值观变迁与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变革的关系,进而在分析体育人文观为核心的多元价值观在当今高校体育教育中地位的同时,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应以发展的休闲观为指导思想,以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观、现代人本主义体育课程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均有其各自鲜明的优点,同时又表现出极端的片面性.通过文献资料、理性思辩、访谈调查、人种学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这两种体育课程价值的利弊之后,阐述了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进而分析了它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对深化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美育的价值是情感理性显现形式,是体育情感反应与体育价值观的对应关系。中国体育美育经历了四个演变过程:中国古代体现伦理情感的“技礼”体育美育观(1840年之前)、中国近代体现民族情感的“军体”体育美育观(1840—1949年)、中国现代体现政治情感的“德化”体育美育观(1949-1985年)、新时期注重个体情感的“健康”体育美育观(1985年以后)。体育美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明、民主的政治环境;需要辩证对待体育美育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关系;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文艺环境。  相似文献   

5.
郭洋  王爱萍 《精武》2012,(21):92-92,94
体育观是社会或者个人对体育价值和存在意义的一种认识,其价值及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体育发展的最新方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观的核心。新时期,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是大体育参与体育实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以及体育知识等本质性的、集中性的投射,同时也是逐渐的在体育实践与体育参与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本文详细的论述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并深入的探讨了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在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7,(1):52-57
教会女学打开了封建思想对女性身体的禁锢,西方体育成为近代女子身体思维转向的逻辑中介。梳理津教会"兴女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从西方审美、社会意识和性别差异视域解读近代女子体育身体观,分析身体观生成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津教会"兴女学"中的体育教育大致可分为初创、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西方"身体—主体"审美哲学及身体思维"体现逻辑"成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发生、发展与延续的内在张力;西方教会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意识成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价值观转向的逻辑中介,教会女学推进了近代女子体育的勃兴;西方哲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批判对女子体育身体观的历史生成起到规范、导向和动力作用;近代津教会"兴女学"思潮影响下女子体育身体观生成逻辑表现为"工具理性→情感理性→个体自由和自我价值理性"的演化程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围绕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这一研究主题,阐述了体育价值观的内涵,揭示了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本质、功能、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透过从生物体育价值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阐述人文体育观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框架内,侧重论述体育的教育价值观、竞争价值观、休闲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分析其对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启示与要求,进而从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视角提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嬗变经历了一系列文化转型和观念变迁,蕴含着社会背景、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人文体育思想的渐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人文意蕴的感知.全面深刻地阐述我国体育价值观从"生物体育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过程,剖析其内在合理性,是我国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在体育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探寻新的指引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提供核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养生文化和体育价值后认为,养生和体育都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养生本质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养生文化的异化现象,对体育价值的辩证思考有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体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时代化转变和养生文化的精髓共同主导现代人的整体健康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近代体育引入我国的历程,发现在我们体育的发展中,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体育生物观,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回顾近代体育的确立历程,发现近代意义的体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为终极目标。人文观是体育自诞生之日起的核心价值观。近代意义的体育的确立的过程就是体育人文观确立的过程。我们应该实现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价值论方法的介入为我国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工具。通过对体育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分析,说明追求健康是当代体育的核心价值,健康价值观是当代体育的主导价值观。在学校体育中要确立正确完整的健康价值观,将体育教育观、终身体育观融合到健康价值观中;在高水平竞技运动中,要明确健康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摒弃非健康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谐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大众体育中,要树立"全民健康"的体育价值观,用"全民健康"价值观指导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3.
1.小康地区居民体育意识研究(1)后小康地区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全民健身体育观以其最高赞成率、认同率雄居体育价值内容的领先地位。体育价值观富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体育健身观是体育价值体系中蕴含深层内涵的永恒而丰富的主题。体育价值观体系的新理念逐步升华,逐步成为新趋势,新消费亮点。体育价值观体系呈多理念、多维性、多视角。体育价值观体系的文化教育性逐渐升华。(2)小康地区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地区及社会群体的差异比较体育活动消费的价值观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经济收入地区的居民其体育价值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4.
谈我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基本派别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对体育运动锻炼根本目的的认识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学校体育价值观基本派别的根本依据。学校体育价值观可划分为手段论体育观与目的论体育观。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及体育教育发展新动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观,敬业精神,形成高尚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为新时期高职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提出建议,认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开展三自主体育课,引入体验式教学,推动体育文化多元发展,形成集文化性、体育性与职业性共性的体育氛围以及探索高职特色运动会,创新职业技能运动项目是高职院校体育使命和价值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梳理了人类历史上体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以雅典为代表的"价值论"与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工具论"。沿着这两条主线,从生物体育观的延续、政治体育观的确立与人文体育观的回归阐述了中国体育观的确立、嬗变与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反思。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观进行了展望:即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逐渐淡化政治色彩,强化体育本质功能;实现群众体育由"短板"到"支柱"的复位。论文对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中国体育改革的战略思想、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等实践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比较分析法,从后现代化视角出发,对不同时代下的中国休闲体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解析后现代化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价值转变及其原因。主要结论:后现代化休闲体育价值观是基于对传统、近代、现代化体育价值的审视与反思;后现代化崇尚自由、反对机械理性;倡导多元、包容开放,反对单一化倾向;通过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创造性的个体重塑和社会完善。对休闲体育未来发展提出生态化、生活化、生命化、产业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厘清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时代发展的桎梏,并提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纾困策略。结论:发展桎梏在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缺失、传承的断裂与文化时代创生缓慢、体育活动与价值剥离。建议:建设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共同体,强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和价值观的认同;构建传承体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新时代的融合发展;加强活动与价值的凝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观为研究主题,分别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的价值取向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方面探讨。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应着力践行核心价值观,纵向上体现在国家教育注重体育教学评价、社会法制公正、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横向上强调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健康第一的评价观和终身体育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20.
围绕中国的体育价值观走向这一主题,从体育的价值与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中国未来社会变化对体育的影响来论述体育价值观未来的走向。体育价值观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会摆脱"工具论",竞技体育强势地位将会得到弱化,休闲体育会成为中国未来体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