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新型的家庭结构,父母心甘情愿让孩子们成为家中的“龙蛋或掌上明珠”.他们毫无怨言地用自己的“羽翼”庇护着下一代,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这一点.从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难找到例子:一些青少年为一点点小事打人或自杀;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新型的家庭结构,父母心甘情愿让孩子们成为家中的“龙蛋或掌上明珠”,他们毫无怨言地用自己的“羽翼”庇护着下一代,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这一点,从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难找到例子:一些青少年为—点点小事打人或自杀;—些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有  相似文献   

3.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今天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几乎不见了踪影。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想着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想到父母;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的家庭教育中,我们仍然被这样的社会现实困扰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人们意识中仍然根深蒂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仍在摧残着我们的下一代.可悲的是,虽然父母们深知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但他们都被这种虚幻的意念控制着,天真地相信:只要努力,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幸运的"龙"或"凤".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孩子学到字正腔圆的英语口语,请洋家教已成为不少上海父母的选择。记者在采访一些洋家教时却听到他们说:“其实我们教得真累!”来自英国的Sherry和sam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家庭,以很低的报酬作家教。在分别教过两个中国学生以后,Sherry和Sam都放弃了家教工作,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场所或在电视里,大家肯定看见过不少双胞胎,他(她)们的长相几乎一样,让人很难分清哪是哥哥、弟弟或姐姐、妹妹.正巧,我们班也有双胞胎姐妹,因为她俩长得太相似了,连老师在课堂提问时,也常会"张冠李戴".我们因为和她俩经常接触,所以能分辨出她们在身材高低、肤色深浅之间的细微差别. 其实,汉字里也常有"双胞胎",它们的字形外表几乎一模一样,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比如说"兔"字,它只比"免"字多了一点,那一点就好比侧面的兔子睁开了一只大眼睛.我们凭此就可以分辨出多一点的是"兔子",少一点的才是"免"字.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背景 我园的课程研究历程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十年以来,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发挥生活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幼儿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教育资源,让幼儿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观察、发现、讨论、操作、体验、领悟,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认识、技能、道德、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九十年代末,瑞吉欧教育方法和方案教学等一批先进的课程经验传入我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指导,使他们从惧怕写作文成长为在写作文过程中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一、 "多"爱生活,有"物"可写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只要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留意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做到"胸中有物",有"物"可写,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在课余,我们经常会举行教师或学生篮球赛、演讲比赛等一些课外活动,活动的场景是怎样的,观众情绪怎样,周围的氛围又是怎样,我都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选择某一个角度作为随笔写下来.这样写多了,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就有了一个个活动的场景,以后在写这类作文时,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混淆形近字,写错别字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束手无策,往往采用一些机械、单一的方法进行纠正,如"反复抄写""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还使孩子产生了"腻烦"心理。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常寻找一些"偏方",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而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怎样才能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写作生活",或者学生"实际生活的充实",在我们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可以理解为:通过语文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要素,开拓写作源泉,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能凝练的生活,又可以指作文教学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生活服务.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文生活,拉长学生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行为,产生体验,从一定的生活中提炼写作语言,从而形成具有真情实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朦胧感是读者对文学语言解读的最基本的体验之一,也正是有了朦胧感的存在,回归文本、张扬个性、多样解读才成为可能,这一点已在小语界达成了共识.就拿儿童诗来讲,它作为从儿童视角反映生活的载体之一,"朦胧性"才能体现出"儿童特质",所谓"童眼看世界"、"童话言生活"应该是儿童诗最贴切的注脚.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幕:你性格外向,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你的女儿很害羞,整天粘着你,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你的丈夫总是希望你们的儿子成为足球明星,但小男孩却喜欢蜷在床上读一本好书……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为孩子取得的成绩骄傲.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感到困惑、惊讶,为孩子的能力、兴趣或者性格感到失望.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本色出演",演绎自己向往的人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尽管这对父母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教学及中小学教育活动中,通常布置学生做"物件想象"练习活动.这个练习就是先让学生深入观察、了解一个物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然后想象自己是这个物件,并且用恰当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这个物件."物件想象"练习活动,不仅能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摹仿表现能力等,还能通过"物件想象"练习来培育学生"厚德载物"的品性,是对学生进行"仁爱"思想教育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下一代教育的越来越重视,钢琴这种曾经只属于贵族和上层社会拥有的乐器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除了一些极少数天生对音乐有兴趣的儿童以外,绝大部分的孩子不愿意主动练琴,因为练琴,让和谐的家庭关系蒙上了阴影,父母是"恨铁不成钢",孩子则疑惑为什么钢琴让本来和蔼可亲父母变成了魔鬼?其中有不少家庭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放弃,有  相似文献   

16.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要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父母春节回家过年的时机召开座谈会,针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孩子教育的一些要求,以争取父母的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17.
我,吴井平,1998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中心小学担任自然教学工作。辅导学生开展过“用采来的药材绿化校园”、“护蛙行动”、“开荒之后的得与失”、“落叶归根行动”、“山花进教室行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等近30项活动。我辅导的学生活动多次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儿童在小学阶段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强。而这些知识多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的。学生只有在参与性实践活动中才能认真地进行他们的科学探究。在课堂上、生活中,学生们总能有意或无意地发现一些问题,这正是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说谎』     
按理说,儿子欺骗父亲是大逆不道的.可多年来,脾气倔强的父亲却一直生活在我用"谎言"编织的世界里.其实,对父亲"说谎"也是无奈之举.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对父亲说谎的情形.那时,我在基层乡镇担任通讯报道员,过年的时候,单位发了200元过节费.我想到父亲生活在偏僻的山村,大半辈子都没喝过好酒,就给他买了两瓶当地名酒.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成年者在家庭中对青少年施行教育,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训练过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是学生除学校以外的另一个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雪梅 《现代语文》2006,(1):123-123
"去化"和"去……化"正逐渐被我们所熟识、使用.从表面来看,"去化"像是个离合词,与"洗澡、鞠躬"一样.如果细究其用法,我们发现"去化"和"去……化"的情形比较复杂,它们的状况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新词新语产生发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