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高一课本介绍的方法做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试管内含有的空气将产生的一氧化氮迅速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看不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这一现象 ,且有毒气体大量从试管中逸出而污染环境 ,令师生难以忍受。为克服上述缺点 ,现做如下改进 :  一、装置  (如图 1所示 )图 1  二、操作方法1.在单孔塞上固定一段狭长的铜片。塞紧单孔塞 ,打开止水夹 ,向 U形管中注入稀硝酸至水平面 B处 ,使酸液充满 U形管整个短管。2 .关闭止水夹。在 U形管 A处用酒精灯加热使反应进行 ,等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撤去酒精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将酸液压入 U形管长管…  相似文献   

2.
【设计】:氯化氢与氨反应生成微小的氯化铵晶体分散在空气中呈烟状。反应方程式为 :HCl NH3=NH4 Cl原反应装置见图 1中甲与乙。使用原反应装置 (甲 )在实验操作时需抽取玻璃片 ,不仅操作不方便 ,而且会造成药品外泄。同样在使用装置 (乙 )时 ,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现用一个密封 U形管装置 ,使得操作简单 ,反应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氨和氯化氢。【器材】:支架 1套 ,磨口的 U形管 2只 ,海绵 (滤纸或脱脂棉 ) 2块 ,图钉、胶头滴管各 2只 ,备用橡皮塞 4块 ,浓盐酸 ,浓氨水。图 1【步骤】:方法一 :装置如图 2 (甲 )(1)用两只胶头…  相似文献   

3.
1 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1)实验装置(如图1) (2)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4.
一、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一)制作取一根细玻璃管5,用喷灯将一端封闭.将距这端约30毫米处放在喷灯上加热,待玻璃红软后两手向中间推压,堆起一圈凸形部分,直径与具支U形管2的内径接近,间隙控制在既掉不下碳酸钙固体3又能透过稀盐酸1为适宜.然后按图1组装好.或者选一个管壁较厚的具支U形管2,在U形管一侧距离底部约40毫米处,放在喷  相似文献   

5.
用本改进新法做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 ,既能使该实验在全封闭态下进行 ,无毒气外逸 ,又能随意地调控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使之简便、快捷、效果明显。1 浓硝酸与铜反应(1)在一插有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小头底面上切开一个小口 ,然后将长约 2 5cm、宽约 1cm的铜片插进小口内 ,使铜片紧插在橡胶塞上。再在玻璃导管上连接一段约 2 0cm长的乳胶管。图 1(2 )在一小试管 (与步骤 (1)的橡胶塞匹配 )中加入浓硝酸 ,加至距试管口约 2cm处 (硝酸的用量还可少一点 ,以利控制反应的进行 ) ,然后将乳胶管放入另一只稍大些的试管底。将步骤 (1)…  相似文献   

6.
一、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二、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可完成一系列实验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同时 ,实验中消除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性很强。2 .用途本教具可演示下列实验 :( 1)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NO2 的实验。( 2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NO的实验。( 3) NO难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4 ) NO的还原性实验。( 5) NO2 易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并能检验 NO2 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 NO和硝酸。三、制作材料10 0 m L锥形瓶 2个、50 m L分液漏斗 1个、31mm× 170 mm具支试管 1个、弹…  相似文献   

7.
硝酸和铜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按照常规的方法做 ,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本装置设计的预期效果是 :防止污染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简化实验步骤 ,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增加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 实验装置 (如图 1 )图 12 装置特点( 1 )组合方便 ,气密性好。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可以避免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逸出污染环境。( 2 )综合性强 ,成功率高。能将多个实验一气呵成。图 1a适合学生实验 ,图 1b适合演示实验。( 3)实验操作简便 ,没有危险。稀硝酸和铜反应实验不需…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一课本中 ,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用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试管中进行 ,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 ,直接散布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 ,班额多课时安排密时 ,实验室内空气污染会相当严重。为此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其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 1(甲 )所示。由 2 50 m L集气瓶 ,单孔塞、滴管及加工过的带支管的 15mm× 150 mm试管组成。图 1在集气瓶中加适量 5%Na OH溶液 ,再加入几滴酚酞 ,试管内加 2~ 3片铜片 ,将带塞的滴管吸满…  相似文献   

9.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使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时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也还存在诸如装置复杂,操作不方便,稀硝酸用量大等问题。为了简化实验装置,降低试剂用量,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Fe(OH)3胶体电泳实验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的Fe(OH)3胶体电泳实验是采用把电极直接插入溶胶内,使溶胶被破坏而凝聚析出胶粒,聚集成的颗粒使电极附近的溶胶变成红褐色浑浊,即形成电泳,但现象不明显。特做如下改进。在洗净的U形管内,注入渗析过的Fe(OH)3溶胶(约U形管容积的23),分别在U形管两端加入高度约为1cm苯或CCl4,再用胶头滴定管沿管壁慢慢滴入0.01mol/L的KNO3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相当于厚电池中的盐桥作用),高度为3cm,将铂电极分别插入两端KNO3溶液中,使电板距离溶胶液面2cm,如图1所示。这时U形管两端的液体分成三层,上层是苯…  相似文献   

11.
1装置图(见图1)2特点和用途本教具利用橡胶塞把U形管、侧口试管、胶头滴管、干燥管等通过简单的连接,形成既独立又连通的几个空间,向不同的空间放入不同的试剂,即可进行气体的发生、性质实验及尾气的处理。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无环境污染、实验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装置 (如图 1)图 1说明 :①Y形管 (15mm× 15 0mm) ;②带细绳 (长约 1 0m)的塑料片 (用烧热的铁丝在塑料片的一边角烙一个小孔 ,细绳穿过并在底端打结 ) ;③铁架台 ;④KMnO4晶体与浓HCl;⑤Zn粒与浓HCl。2 实验操作及现象①把塑料片的细绳系在铁架台的铁杆上方。②用药匙的小头端取少量 (约两小匙 )KMnO4晶体于Y形管的一端 ,另一端加入 1~ 2小粒Zn。③把Y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往Y形管的两端各滴入 2~ 3滴 37%的浓HCl(要用新开瓶的分析纯盐酸 ) ,KMnO4晶体、Zn粒立即与浓HCl发生反应 ,分别产生Cl2 和H2 ,两气体迅速…  相似文献   

13.
一、改进目的 普高化学教材[实验6—5]和学生实验八与职高化学教材[实验4—7],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由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会生成难闻而有毒的红棕色气体NO_2,污染实验室(或教室)的空气,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 有关反应为:  相似文献   

14.
1教具装置图(见图1)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特点:便于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速率,比较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用途:研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制作材料U型管(一边长、一边短)、Y形管、单孔塞、标尺、木板、乳胶管。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中的稀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来检验稀硝酸、浓硝酸氧化性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两个缺点: 1.看清现象后,硝酸和铜仍在反应。 2.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散发出来,污染了空气。  相似文献   

16.
1材料支管带活塞的U型管、废旧洁净的钢丝球、乳胶管、尖嘴导管。2装置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7.
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文中对课本上铜与稀硝酸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实验具有连续性、环保性等特点,达到了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自然第 5册《空气占据空间》中的实验 2—3,贵刊 98年第 1期刊登过两种改进方法 ,使该实验更加完善。我受到启发 ,也设计了一个实验 ,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动态流程 ,并试图增加该实验的趣味性。[实验材料 ] ( 1)气囊 1只 ;( 2 )乳胶管 1段 ;( 3)直径 7m m L型玻璃管 1根 ;( 4)直径 7m m ,15cm长玻璃管 (带尖嘴 ) 1根 ;( 5)双孔橡胶塞 1个 ;( 6 ) 10 0 m L 广口瓶 1只。[装置连接 ]如图 1所示。提示 :L形管伸入瓶中部分要短 ;尖嘴管下端要伸近瓶底。[实验步骤和现象 ]将广口瓶中注入适量自来水(液面稍低于 L形管…  相似文献   

19.
硝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演示实验,教材安排了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但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会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实验现象不太理想,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且产生的NO、NO2没有综合利用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铜与浓硝酸反应演示器,经使用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实验装置图(图1)2仪器制作①取内径7mm左右的玻璃导管,弯制成“W”形。②用小纸槽分别从“W”形管的两端开口处加入少许CuO粉末和无水CuSO4粉末。③靠CuO端连接干燥的H2,靠无水CuSO4端连接尖嘴铝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