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验教学中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新课程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现在我们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经过加工代替石蕊和酚酞溶液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把石蕊作为酸碱指示剂,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1646年前后发明的。几百年后的今天,波义耳的这项发明仍然被广泛地应用着。在我国中学教材中,石蕊试纸和石蕊试液都是基本的酸碱指示剂,所以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那么,这么明确的地方,有什么迷惑的呢?从教材理论层面上讲是明确的。但是,从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演示实验分析与教法建议[实验10-1]酸、碱指示剂实验分析在初中,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①石蕊的配制方法———将1g石蕊溶于50mL水中,静置一昼夜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0mL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mL。②酚酞的配制方法———将1g酚酞溶于1000mL 90%的乙醇中。[实验10-2]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分析观察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最好用原装满瓶的硫…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三册115页中指出:“苯酚的酸性极弱(电离常数K=1.28×10~(-10)),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少量H~+,甚至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实验证明,苯酚水溶液能使变色点在pH=7左右的一般酸碱指示剂(如蓝色石蕊试液)发生明显的酸性变色反应,即蓝色石蕊试液可以变红。 〔实验〕在一试管中加约0.5g苯酚、5ml水。振荡使其溶解,向试管中加1滴蓝色石蕊试液、呈微红(pH=5)。实验证明苯酚具有使石蕊试液呈微红的弱酸性。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56页,讲解氢氧化钠溶液跟二氧化碳反应,但教材中没有配套的演示实验,这对学习理解这一化学反应原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以致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构思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6.
怎样配制紫色石蕊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切不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不值一提的问题。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114页[实验6-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笔者所在的这所中学,仅仅初三就有25个班,总计拥有9名专职化学教师和1名实验员。当我实地考察这个演示实验时,发现:①实验员和教师用石蕊都配不成紫色石蕊试液(配成的石蕊液是蓝色);②由于配不成紫色石蕊液,当然就染不成紫色石蕊小花;③不会浸制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更不会用石蕊液来浸制中性石蕊试纸。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定性测定溶液是否显碱性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这是因为其显示出的红色易于观察。但在实验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酚酞指示剂显示出的红色没过一会儿又慢慢消失了。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将一小颗粒钠置于滴有酚酞的盛20mL 水的小烧杯中,钠在水面上迅速与水反应,酚酞与产生的 NaOH 作用显示出来的红色随钠的游动而在水面下延伸着。反应完后没过多久,其溶液的红色渐渐褪去了。再如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的定量分析实验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为验证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往往再反滴一滴 NaOH 溶液,若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8.
1问题 全日制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62页学生实验一制取氧化铜:“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我们的实验经历表明,这里还有一些长期不被人们重视,深藏不露而又鲜为人知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电解质溶液的时候 ,我们通常用图 1所示装置比较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如图 1把装置连接好 ,然后将等体积的 0 .5m ol/ L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溶液分别装入五个烧杯中 ,接通电源 ,观察灯炮亮度并填入下表。图 1序号 12 3 45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灯炮亮度亮亮亮暗暗  从上表可得出 :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和氨水溶液强。由此可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此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演示 ,而且在学生的活动课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其妙用。  一、用于学…  相似文献   

10.
当我在教"碱的性质"时,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学生观察好后我将它放到试管架上继续做其他的演示实验,过了一会,一个讲台边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装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红色的酚酞变成无色了,而装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还  相似文献   

11.
(1)教材中实验存在问题分析必修(1)实验[6-2]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课堂演示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演示时现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操作较麻烦、费时;给试管加热时,二氧化硫气体逸出进入空气,造成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在庄稼地里取新鲜土样2g于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保持水土的比例为5:1,放入少量硫酸钡晶体,振荡3~5分钟,静置,分层以后取2~4滴上层澄清溶液滴在滴板的凹穴中,滴入2~3滴自配的混合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与表1进行比较,判断上述溶液的酸碱性。  相似文献   

13.
《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是学生在学习肺通气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呼吸过程中有关气体的交换和运输的课程知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是本节课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出发点。因此课本首先编排了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示意图 ,并设置了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但通过多次教学实践 ,我认为这个实验设计 ,只表明了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而不能对比说明呼出比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另外验证性实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实施素…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好的教学手段。鲜明的、五颜六色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产生不尽的联想。追根问底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重组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氯水的相关实验对所学知识有巩固提高,有拓展延伸。世界是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我们学习知识也要学会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确认氯水中的各种微粒。2仪器和药品新制氯水、石蕊试液、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  相似文献   

15.
“隐形墨水”、“无字天书”是经典的趣味化学实验。一般是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字,再利用碱液使其显色。另一方法是用淀粉溶液与碘溶液的显色反应。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这种显色实验趣味无穷,可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我们对国内外各种文献中各种化学墨水实验总结归纳,并加以验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无机化学实验中镁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进行了微型实验的探索,并在2003级进行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用品(1)试剂 :白磷、红磷、紫色石蕊试液、Cu SO4 溶液、蒸馏水(2 )仪器 :离心试管两支、试管 2支 ,小烧杯 1个 ,双孔塞 3个 ,玻璃导气管、乳胶管、Y型管 ,二连球 1个 ,酒精灯 1盏 ,铁架台 (带铁夹 ) 1套。2 实验装置  (如图 1)图 13 实验步骤(1)在两支盛 13体积蒸馏水的离心试管中 ,分别加入一小块白磷和红磷 ,使白磷、红磷分别固定于离心试管的底部。另取两支试管盛 13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 ,在小烧杯中盛 Cu SO4 溶液 ,然后按装置图的顺序连接好各仪器。(2 )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离心试管底部加热 ,使水温上升至 4 4℃以上 (可…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课本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收集和使用二氧化碳也不够方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没有安排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便于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性质实验,我利用废品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9.
(1)现行的高中教材(人教版)中有关糖类水解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2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3滴稀硫酸(1:5)。把2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再向2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20.
石灰水在化学实验中通常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因为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灵敏、现象明显,且石灰易得、价廉,因此石灰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但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试剂瓶壁析出白色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即使是在试剂瓶中也如此)。又因为石灰在水中微溶、难澄清,所以不能在临使用石灰水时配制。能否将石灰水在容器中密封保存,随用随取,且取用的过程中空气不会进入盛石灰水的容器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