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2.
方彩清 《现代教学》2010,(11):64-64
[案例呈现] 内容:词汇教学 主持人:英语课代表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英语活动课由我主持。按照我们活动课的惯例,今天的第一环节还是"积分背单词",我们要背诵的是老师事先要求的25个单词和词组,全部正确累计30分。请各小组"博士积分员"组织本组活动,时间为5分钟,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在许多的公开观摩示范课教学中,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楚同伴的发言。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班,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旁观者。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在轻松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孩子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被进一步激发.正式上课.张老师在表扬了孩子们后,出示并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5.
恐惧一刻     
"背(贝)克汉姆'、'小背篓'",老张--我 们可亲又可畏的语文老师,又开始叫各个背书 小组的名字准备背诵了!这个背书可不一般,因 为总是在礼拜五进行,所以我们都叫这是 "周末大背诵"! 前几天,老张宣布为了提高我  相似文献   

6.
爬楼梯     
案例1:"主菜"到哪里去了原来的作文今天,丁老师带我们去"探险"。来到一处高楼下,老师让我们抬头向上望。我一看,我的天哪!楼房非常高。我的头都昏了,我心里想着楼房真像一个巨人啊!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去爬楼梯。丁老师说:"这楼道里一片漆黑,如果你们喊一声灯就会亮。"然后我们就开始爬楼梯了,一开始丁老师在我们前面,走着走着丁老师在我们后面了。在爬的过程中,我们刚从第二楼爬到第三楼灯就亮了,吓我一大跳。我们每经过一个拐角灯都会亮。我们从一楼爬到八楼,累得我们满头大汗。今天的探险真有趣!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开放日活动,我准备执教"平均数"这个内容.在邻班试教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学习平均数的意义,我组织了拍球游戏.全班分成两个小组,各选3名代表比赛.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球拍得好,纷纷要去当代表.我说:"由于时间有限,只能选3人."争来争去,好不容易在老师的帮助下每组各确定了3名代表.哪个组获胜呢?当然是比总数.为了引出平均数,接下来我加入了其中的一个小组,也拍了球,并抛出了问题:"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么决定胜负呢?"学生纷纷说:"去掉老师拍的  相似文献   

8.
【课例评价】 一、学生评价:课后我了解了这五位学生,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实用有效、容易掌握。阅读、背诵、写作起来不觉困难。反而感到新奇。特别是背诵,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理解阅读了一遍,老师就叫我们背诵,开始不相信自己能背诵,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居然也能背个八九不离十,真是神奇,我们学得特有趣。”还有一位同学说:“吴老师很会课改。”  相似文献   

9.
每个星期五都是同学们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趣动数学社又开始活动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当一回小小‘统计学家’……"一听到"统计学家",同学们纷纷来了劲儿。"为了了解我班学生对周末的利用情况,请小组分工合作,看哪个小组可以设计出最佳的调查方案!"茅老师的话音刚落,大家便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不如在班里一个一个问过去吧!"小宏兴冲冲地说道。"  相似文献   

10.
施金泉 《师道》2014,(12):28-29
从去年起,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互助背诵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检查并登记组内成员的背诵情况。应该说起初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背诵得不积极或是质量很差。这个学期开学几周后,觉得还是不太令人满意,于是我开始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想办法建立起促其主动背诵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1.
暑假里,老师在网上做了一个班级博客--"小溪流",里面有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好文章,还有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背诵材料……我们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和交流的空间.我也想办一个自己的博客,在里面写日记,交朋友,学习知识……于是,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申请博客了.  相似文献   

12.
方舟 《文学教育(上)》2011,(23):152-153
提到鲁迅,大家脑中会闪现出"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字眼。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鲁迅"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已经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我记得从小学开始,课本中便频频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而他的作品往往都是作为精读课文,甚至很多都要求背诵。说实话,当时的自己无法理解那些平淡无奇的文字到底在诉说什么,  相似文献   

13.
1/4的遗憾     
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师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作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相似文献   

14.
自从进入初中,老师就不断地提醒我们:"你们不再是小孩子了,做事情要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总是随随便便……"在家中,父母也经常教育我要自立自强,连奶奶都不停地告诉我要锻炼自己。于是,渐渐地,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无拘无束,而是开始学着做个"大人"了。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圆圈     
蒋光宇 《下一代》2014,(10):1-1
一个学生问自己的老师、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您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您对自己的解答为什么总是有点怀疑呢?"芝诺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代表我所掌握的知识,小圆圈代表你所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地方。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接触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抽签时刻     
朗读比赛就要开始了。这次该轮到哪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呢?全班同学都有些惶惶然。语文科代表孟娟娟已经准备好了纸签。“万霞,你上来抽签,抽两个小组。”雷老师说。我吓了一跳,本次的生杀大权交给我了?抽哪个小组才能皆大欢喜?万一抽到自己小组,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哩。我只觉得心跳开始加快,腿也有些发软。“万霞,如果你抽到8小组,本大人跟你没完。”陈  相似文献   

17.
施金泉 《考试周刊》2014,(63):31-31
<正>从2013年起,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互助背诵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检查并登记组内成员背诵情况,应该说起初效果不错,但是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背诵得不积极或质量很差。这个学期开学几周后,情况不太令人满意。我尊重学生差异,想办法建立让他们主动背诵的动力系统。一次语文课前,我说:"对于背诵,老师想给你们‘分送’四个套餐,让你们自由选择,好吗?"同学们一听可以自由选择,不禁大声欢呼,齐声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智力竞赛     
今天,我们的张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场别致的谜语竞赛,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比赛开始了,首先举行的是选拔赛。分成男女两组,每组选三个选手来答题。我们男生经过几轮激烈的选拔还没选出人来。几个同学选我和王汉俊,可还差一个人,小明毛遂自荐说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周又结束了,班级优秀小组评比又将揭晓,值周班长正在紧张算分,一会儿几个学生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高兴地对我说:"邹老师,我们组获胜啦!"余礼辉笑眯眯地说:"邹老师给我们组画流动红旗吧!"  相似文献   

20.
酸奶的趣闻     
自从上个星期科学老师说科学课上要做酸奶后,大家都沉浸在对那一天的憧憬之中。不过,做酸奶也得准备材料,经过小组成员商量,我负责带的是纯牛奶。到了第三节科学实验课,我发现不少小组都没带齐材料,科学老师让我们把材料凑在一起,大家临时组成了一个小组。实验开始了,我飞快地跑到科学老师那,把带来的纯牛奶剪了个口子,一股脑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