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当你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否会付出你的责任心去干好这件事情呢?那么,你又是怎样理解“责任”这个词的呢?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目 有人说,校园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只要你细心观察,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那么,你所经历的校园生活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校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3.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金对全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全回答:“去掉自己的一点一撇,不炫耀自己是金子。”凸对凹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凹回答:“让突出的部分低下去。”夸对亏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亏回答:“丢掉自己的大,宁愿自亏。”这些“低调的高境界”的境界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感慨?得到怎样的启示?你还知道哪些“低调的高境界”呢?请你以此材料的内涵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初读感悟“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动作和感受:使劲难过)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让“我”抱她之后心里难过、愧疚不已呢?你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你也许已经知道了“rains cats and dogs”的意思是“下倾盆大雨”。但你知道这个短语是怎样衍生而来的吗?下雨就下雨,怎么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猫(cats)和狗(dogs)呢?下雨同猫及狗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关于它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王宝琪 《下一代》2013,(2):47+11-47,11
一、少个汉字你来找 有座高山,两座高峰,每峰一池,如同天目,这是何山,直指苍穹?你一定知道这山的名字了,可是“山”到哪里去了呢?请你好好找找吧!  相似文献   

7.
“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你是否熟悉这首歌呢?对了,这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蓝精灵。但是,你是否想到过:如果有一天,在一座大森林里,突然真的有一群“蓝精灵”把你包围了,你会不会感到害怕呢?  相似文献   

8.
闯关天目     
王宝琪 《课外生活》2010,(10):34-35,39
一、少个汉字你来找 有座高山,两座高峰,每峰一池,如同天目,这是何山,直指苍穹?你一定知道这山的名字了,可是“山”字到哪里去了呢?请你在右面的图中好好找找吧!  相似文献   

9.
朋友们.通常你去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是怎样到达的呢?靠地图?熟人带路?依路牌指示?沿途打听?不管你选择哪一种,你都选择了“向导”。写作也是如此,提纲就是习作的一个好向导。  相似文献   

10.
按要求完成下面材料作文: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塑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塑,  相似文献   

11.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友情无处不在。青少年朋友们,你对“友情”是怎样理解的,你对“友情”有哪些感悟呢?你愿意听听他人对友情的诠释和理解吗?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于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了一段中国近代史,历史题材的内容在我们的品德课中该如何教呢?如何让历史在我们的课上具有“德”性呢?我认为,可以在历史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生活。怎样跨越时空能让历史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黄洁 《现代语文》2010,(1):141-14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是一种“错位”。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经历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相似文献   

15.
小壁虎     
妈妈一面开启一个沙丁鱼罐头,一面对儿子说:“阿冬,你知道吗?有时海里的大鱼会把这种小鱼一口吞掉。”阿冬:“海里的大鱼怎样把罐头打开的呢?”——中国笑话  相似文献   

16.
习作要求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幸福的企盼。 20年以后,你和你的同学都长大成人了。那时侯,你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20年以后你们相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0年以后的学校、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0年以后的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你可以充分地展开想象,然后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20年后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远离脏话     
刘学军 《父母必读》2010,(2):122-122
“你傻呀?蠢驴!”最近,类似的粗话常常从孩子的嘴里蹦出来。怎样教他说话文明一些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怎样的话题才是学生们都感兴趣并且可能下笔千言呢?我在一次《同学,你快乐吗?》的作课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我发现很多学生“不快乐”的原因是交往的困惑。为什么平时的作无法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不是因为有些话题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归因为自己不会写作?会不会把两结合在一起从而就会有了一个话源呢?有了这个灵感,我就决心把作和做人结合起来.在学生人际交往和作困惑之间搭起一座的桥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读写》2009,(11):148-151
你是怎样与恋人确定恋爱关系的呢?是默默地手牵手、一切尽在不言中,还是水到渠成的恬静.抑或呼天喊地地说“我爱你”、用心说“接受我好吗”之类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初,在青岛市南区一所小学就读的一位韩国学生,面对他的中国老师,语气蛮横地质问:“你有钱吗?”说着,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又在圆圈中心点了一个“点儿”,大声说:“钱!你懂吗?”这件事情,带给老师们的愤怒和思考,是相当深刻的,直到今天,许多老师仍记忆犹新。90年代末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韩国孩子越来越多地涌入岛城,仅市南区就有92位。今天来青岛的韩国孩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怎样的个性特征?怎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和我们中国的孩子———青岛的孩子,究竟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