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后"新绘画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青春残酷绘画"为代表正式跨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阵营。对艺术品的解读需要它自身具有艺术价值,也在于能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赋予它以丰富的意义差异。在此试图从其基本主题"受伤"、新绘画艺术是由市场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正是"70后"新绘画艺术家的作品在不断地拓展着艺术的边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标准和感觉方式。  相似文献   

2.
根雕艺术是古老而又需要与时俱进的一门艺术,在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利用自然中的植物作为创作本体,因材施艺。近年来根雕艺术发展迅速,根雕材料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特别以崖柏这种独特植物进行创作和收藏的根雕艺术品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对收藏家更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文章通过对崖柏根雕的自然美、选材及艺术修养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开发出崖柏根雕更深层次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程华 《山东教育》2005,(5):56-57
什么是艺术?简单地说,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大多艺术的东西都容易被人接受。比如:一块普通的玉石,只要经过艺术加工成为艺术品时,就会因其艺术的魅力而容易被人们接受,或驻足观望,或爱不释手。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生活的周围不乏“艺术”,交友需要艺术,家庭装修需要艺术,就连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也同样需要艺术。  相似文献   

4.
建筑装饰艺术就是指以装饰、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造型艺术品的艺术,即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而设置的艺术品的装饰艺术.它既具有造型艺术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建筑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美学家克乃夫·贝尔先生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即"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儿价值也没有"。这是我们进行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克乃夫·贝尔先生针对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即"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  相似文献   

6.
王洁琼 《时代教育》2010,(1):267-267
都说做人是一门艺术,而女人更是被称为上帝的艺术品,做女人可算是精致而又深奥的艺术中的艺术了。不同社会背景下需要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艺术衍生品”是艺术作品衍生而来的艺术与商品的结合体,它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出现并繁荣起来。一方面弥补了大众无法消费并享受艺术的缺憾,使得艺术极大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为我国丰厚与独特的艺术资源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原始陶器到了今天,被人们视为艺术品,是什么原因?一件器物是不是艺术品,看其是否合于艺术的重要特征;对于原始陶器,还要研究它是怎样获得这些特征,而成为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9.
建筑装饰艺术就是指以装饰、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造型艺术品的艺术,即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而设置的艺术品的装饰艺术。它既具有造型艺术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建筑的某些特征。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几乎涉及了所有造型艺术行式,如:建筑雕刻就包括了各种形式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总体的角度探究艺术的根本内涵,力求对艺术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之前的艺术观,由于缺乏一个总体现,故不能完整地把握艺术。从总体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审美关系,但是这种审美关系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关系,它必须具有创造性、作品性和接受性。艺术应该定义为:艺术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有了艺术的本质才有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欣赏者,艺术是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的来源,而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家是创造、作品、接受构成的审美关系的开启者,艺术品是这一审美关系的物态体现者,而艺术欣赏者则是这一审美关系的完成者。从历时的角度看,艺术似乎是起于艺术家,存在于艺术品,完成于艺术欣赏者。但从共时的角度看,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不分前后,融为一体。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品的同时,也就是艺术品的第一个欣赏者。就艺术的外部而言,存在着艺术和世界的关系。世界和艺术的关系是:艺术在世界中。艺术在世界中有几层意思:首先,艺术起源、生存于世界;再就是艺术本身就属于世界;另外,艺术收藏、保存世界;还有,艺术创建了一个世界;最后,艺术使世界艺术化。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为党生活的人》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它不仅有高度的革命思想内容,而且也由于它散发着强烈的艺术芳香,吸引着读者。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它的形象应是典型的、新颖的、有独创性的,应以真实、自然朴素的美打动读者。高度的艺术性在于它不炫耀技巧、不事外部的雕琢;内容与形式完全契合,让人感觉不到技巧之所在。艺术的感受使人顾不得对技巧作推敲,或者,寻找技巧的,总是感受到思想感情与艺术形象。《为党生活的人》就是这样的作品。当然,作为理性的评析和专门的艺术鉴赏,我们还得费力从作品中去探求它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这样才能更深刻而进一层地理解《为党生活的人》这部作为艺术品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产物,它不仅受到所属时代的约束,同时,它又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所属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所属时代的人。这就是说,当我们在欣赏一件优秀艺术品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从中认识了让会、了解了人。正如高尔基所说,这种艺术品“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文献之价值。”唐代的彩陶艺术——唐三彩,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文献价值的艺术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气氛和时代特征,更能帮助我们了解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人,他们在追求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在论文学艺术创作时说过:“重要的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说。”这句话同样适宜我们演唱的艺术处理。歌唱是听觉的艺术,它的艺术展现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乐谱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歌曲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14.
倪建林 《江苏教育》2012,(Z1):91-93
从现象上看,人类因为有听觉的需要而产生了音乐,有视觉的需要而产生了美术,究其本质却是人类有精神的需要才产生了艺术,这种精神需要的源头是作为特殊物种的人所具有的自我彰显的本能,艺术为人类所独有。人们将这种彰显自我存在的本能部分地释放于那没有实用意义的创造物之中,便形成了纯粹的艺术品;若是将其释放于大量的实用物的创造中,那就是工艺美术品和设计艺术品,也即实用的艺术;如果将其服务于人类的其他目的,那就成了附庸的艺术,如宗教艺术等。我以为首先明白这一关系对于有效地鉴别和赏析艺术作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来,艺术品是由人类自己所创造的,而非天工造化之物,那也就无需再去告诉你该如何去品鉴它们。但  相似文献   

15.
广告正在改变者这个世界。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在不断走向商品化的同时,商品也在不断走向艺术化,而广告正是“商品艺术化”神化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一方面,商业通过广告,获得了越来越接近艺术品的外观特征;另一方面,广告也使商品生产在观念上越来越接近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16.
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而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然而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把美同艺术等同起来,故而给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什么是艺术美?怎样看待艺术中的美与丑?它与艺术的关系怎样?这些问题成了我们探讨和争论的热门话题。 首先,我们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和物态化成果,也是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美、不美乃至丑的种种现象,经过艺术家的集中和理想化的创造处理,变成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品,是一件再生的美的产品,所以我们说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形态,它能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价值范畴属于关系范畴,它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艺术的价值就是指艺术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艺术对主体的特殊意义。我们以前习惯划分的三大块:认识意义、教育意义、审美意义就是指艺术能满足主体的认识需要、教育需要、审美需要而作出的价值判断。但是,我们认为艺术的终极价值(远远超越了艺术家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是浮于浅层面的“三大块”,而是潜沉于最深处的对于人性的表现,就是说,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人性。真善美的内容必映现着某种人性,否则,这样的艺术就是华而不实、外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艺术?简单地说,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大多艺术的东西都容易被人接受。比如:一块普通的玉石,只要经过艺术加工成为艺术品时,就会因其艺术的魅力而容易被人们接受,或驻足观望,或爱不释手。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生活的周围不乏“艺术”,交友需要艺术,家庭装修需要艺术,就连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也同样需要艺术。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指导也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者,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指导艺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将自己日常工作的点滴积累介绍给…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名词——情绪。它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和内容。而每个人又被需要的多样性所制约,表现的情绪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亦同样有情绪的存在,包括老师的和学生的。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真正地激发学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我机缘巧合地走进艺术品投资这扇门,这几年内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表面上是艺术,实则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驾马十驾,功在不舍。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当艺术品进入市场,遇上money,很多人或许觉得亵渎了艺术,视它为一种可怕的遭遇。其实不尽然。就好像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才能,都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来看见、来欣赏、来买单——这是用外在的度量衡来肯定内在思想的一种方式。面对艺术品里的金钱诱惑,一些人准确把握住了市场,一些人则掉进了钱的陷阱。因此,当艺术遇上money,可能是场预谋,也可能是个意外;可能是种遭遇,也可能是段邂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