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句,中学语文课本及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妥之处。 人教社教材注为: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 人教社参考书注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木兰的功劳之大和皇帝赏赐之多。”“‘十二转”,‘百千强’非确指,夸张赏赐之多,也写木兰功劳之大。”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一句,课本注日:“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强,有余。”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干强”一句,是说战争胜利后,由于木兰立功多,因而赏赐给她很多财物。课本将“强”解释为“有余”,笔认为有失偏颇。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4.
耿燕 《现代语文》2009,(8):60-61
在备课《木兰诗》。一文时,笔者注意到里面有许多数词的使用现象。如:“军书十二册,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等等,而且课下注释也特别强调这些数词的使用都不是确指,形容很多的意思。所以,在实际授课时,笔者简单地提了一下:“面对这些数字,人家不要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百、千不同,这里是形容多的意思。”笔者想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中,“十二”这一数字表示多数,是一个约数,但非确指。那么,“十二”表多数见于何处呢? 《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为什么古人把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木兰诗》,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但现在人们对其中一些词语、句子的理解.未必完全正确。例如对其中“赏赐百千强”及“强”的理解。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都是这样的:“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亦释“强”为“有余”。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毋吾以也”,课本注为:“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以,认为,动词。”这样解释,意思上能说得通,但释“以”为动词“认为”,似欠妥当,而“毋吾以”的语法结构也很难解释通。笔者认为,这里的“以”可看作是“已”的通假,系“停止”的意思,在这里指不敢说话。在语法结构上,“吾”的前面省略了一个表示原因的介词“以”,“毋吾以”即“毋以吾已”,也就是“毋以吾止”,即不要因为我而不说。加之以师旅课本注为:“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此注对“加”的解释不妥,不如释“加”为“侵陵、侵犯”。这不但…  相似文献   

8.
乐府民歌《木兰诗》,在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克敌荣归,面见可汗时写道:“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相似文献   

9.
《木兰诗》中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两句,其中的“强”,古籍中有的写做“纽”或“既”,有的解做“缅”或“镪”,意为钱贯。来代吕祖谦所编《古诗·梁乐府·木兰辞》注:“强通经,贯钱索也。”《辞源》释级:“绳索.特指穿钱的绳索。《汉书·食货志》‘藏线千万’,引申为穿好的钱贯,俗作颇。”《辞源》释四:“钱贯,引申为钱,通线。”又晋代左思《蜀都赋》:“货殖私庭,活用巨万。”白居易《长庆集·赎鸡》:“购尔级三百,小惠何足论外经或用均作钱贷或以征。作伪资或债解时,二字相通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完县(…  相似文献   

10.
“勋官”,又称“勋”,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的一种。它是为奖励有功人员所定的称号,其制滥觞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将士,后渐及朝官。北周时,“柱国”为其最高等级,如著名的“八柱国”执政即是。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体叙事诗《木兰辞》中,也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句子。对此句,一般注家的解释过于简略,对古代勋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这种制度在不同朝代的异同,均未详述,不免给人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1.
一、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B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A句“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B句“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二、声训推断法(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A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A句“顿”与“钝”读音相近通假,“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  相似文献   

12.
初一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课中,把“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字注解为“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见该书 P173页注⑨ )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尽妥当,值得商榷,这里的“隧”应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妥当。“隧”到底是作“名词作动词”讲好,还是作“名词作状语”讲妥当?要搞清这个问  相似文献   

13.
通假字是读文言文的一个障碍。若不能识别其字是否通假并寻出本字,就会曲解文意或百思而不得其解。就某个字来说,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不合事理,就可能是通假。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一句中的“唱”,其书面义“唱歌”就与事理不通,即应初视为通假字,再寻出其本字。一个字是否通假,不能孤立地就字而论,而要紧扣上下文的意思反复推敲。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在  相似文献   

14.
杨建忠 《学语文》2010,(6):47-47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中的一句,现行的语文课本的注解是:“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又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文选讲》之类的书本译注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古汉语通假字的问题,这里就谈谈古字通假的一般特点及其通假用字的规律,以供参考.一所谓古字通假,是指在古书中出现的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本字使用的一种现象.“通假”是某字通用、借用为另一字的意思,所以“通假”也叫作“通借”.被借用的那个字叫作通假字,把所借用的意义叫作通假义,如:  相似文献   

16.
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编进了《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81年9月版)文选部分,也选入了现行初中语文课本。对文中的“长烟一空”,《古代汉语》解释为“长烟:弥漫空间很远的烟雾。一空:完全消散。”初中语文课本注释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一些有关书刊的解释也都类似,这里不一一列举。可见,“长烟一空”即“大片烟雾完全消散,”几乎是一致的定论,然而,笔者却不以为然,恰恰相反,认为是“大片烟雾布满了(洞庭湖) 上空。”“一”,“全”的意思;也可以是“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提示]“通假”也叫“通借”,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中学语文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通假字一般分为三类:(1)同音通假,即被通假的字借用另一个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的字,如“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通“背”,这两字都读bèi,于是“倍”就按照“背”的含义来解释,释作违背了。(2)双声通假,即被通假的字借用另一个声母相同的字,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通“穆”,它们的声母都是m。(3)叠韵通假,即被通假的字借用韵母相同的字,如“才美不外见”中的“见”通“现”,它们的韵母都是ian。“同音代替”又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有密切关系:(1)形声字与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代替,如“砉然向然”中的“向”通“响”。(2)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互相替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词义和用法的推断与辨析一、在语境中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常用方法方法一字音推断法。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本字。例:(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同“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不。(《愚公移山》)(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劝学》)对通假字的语义推断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通假字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的,如“孰”与“熟”;二是音同或音近而且意义也…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高中课本《过秦论》中有一处注释是值得商榷的。文中“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注释是“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但此处的“城”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把华山当做城市吗?且不说这一注释的语病问题,单是用原词解释原词的方法就不可取。其实,此处的“城”应解释为“城墙”,原句的意思是秦国把华山作为城墙,把黄河作为护城河,据险而守。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城”字有两个义项:一为城墙,一为城市。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名句中的“城”就应当是城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城墙”,极易被理解为偏正结构,准确地说,它应是并  相似文献   

20.
“夜篝火”旬中的“篝火”,中学语文课本解释道:“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笼。”把“篝”解作“笼”,乃是沿用裴驷集解的说法(集解:“篝者笼也”)。照这样解释,于情理总不甚相合;而且,许多相同用法的“篝”字,也根本无法讲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