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所产生的效益往往要在几年以后或者十几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今天的中小学生,他们将在21世纪初成才,成为新世纪的主人。21世纪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素质要求?今天的教育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的世纪——21世纪即将来临,家长们忧虑地思考着: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到底该把孩子教成啥模样? 家长们的思考,也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对21世纪?家庭教育怎样才能与未来21世纪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正真衔接?怎样才能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教育要面向未来,婴幼儿教育更需树立面向未来的思想。今天的婴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跨入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的,我们不仅需要千万计的高级科研人才,还需要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今天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今天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必须把眼光瞄准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瞄准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以崭新的现代观念、较强的科技意识、竞争意识与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随着以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的繁荣和发展,无不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以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84页)但是科学技术要由人来创造发明,更要由人来掌握使用,这就需要人才.展望未来,21世纪的世界,将是经济国际化,科学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世界,将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界,也是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谁占有人才的优势,谁就将掌握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努力发掘人才,加速培养人才,已成为面向21世纪的战略主题.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发展教育,离不开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代的师范生是面向21世纪的跨世纪的未来教师,他们任重而道远.未来的高质量教育,将寄托在他们身上.加强师范生的成才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应着重在这几方面来对师范生进行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21世纪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党的15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思考思考: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应如何适应未来信息时代,宇宙空间时代、高科技时代的需求?怎样面对国际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面向21世纪,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以解决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中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发展个性 开发潜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课桌旁的莘莘学子,将是21世纪世界舞台的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他们设计未来。为他们设计未来,也就是为民族设计未来,为世界设计未来。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从投资、体制、机制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教育评估都需要重新进行审  相似文献   

9.
吴良福 《上海教育》2001,(21):54-55
21世纪是一个教育的世纪,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靠新的一代。女性占人口的一半,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若不给女生以特殊关注,不但难以达到教育普及,民族素质提高的预期目标,而且会造成一半人口资源的浪费,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女子教育,在中小学阶段为女子潜能的早期开发,女子人生价值的开拓,新女性意识的培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造就21世纪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女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职教办学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类正快步走向21世纪。今天的儿童和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力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他们来继承、创造和发展。我们以什么方式把他们带入新的世纪?如何使他们在新的世纪里能够当之无愧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带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儿童,明天的栋梁,学前教育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特殊重要性。现在我们已走近21世纪。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这是未来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师范教育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今天,它已发展成为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分支。它对各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更加重视知识、智力的“学习化社会”,由于“人人都需要受教育”,“终生都需要受教育”,教育将成为社会上最大的行业。甚至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  相似文献   

14.
一、以转变观念为前提 ,确立整体改革思路我们认为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课桌旁的莘莘学子 ,将是 2 1世纪世界舞台的主人。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 ,今天的教育是培养明天社会的主体。今天的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 ,必须充分考虑明天社会的需要。把什么样的教育带入 2 1世纪 ,这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人们常说 :“谁拥有未来的教育 ,谁就拥有未来。”2 1世纪的主人 ,正坐在我们中小学的课堂内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为他们今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的教育决不再是为社会提供整齐划一的劳动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我激励、自我…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一直受到普遍现注。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面临着变化与挑战。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认识和把握未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策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21世纪中小学课程发展趋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不仅需要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而且必须考虑迎接明天的挑战。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及我国教育变化可以看出,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教育世纪、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在21世纪,学习成为维系个人生存最基本的手段。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就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1996年,由雅克·德洛尼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化建设要求重点中学培养后备人才的素质规格教育具有超前性,基础教育更是如此。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预计好自己教育对象服务于社会的时代和那个时代对人才所需要的规格。今天,我们培养的中学生,当然是21世纪的人才,而那个时代高层次人才规格是什么呢?他们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是今天重点中学在素质教育目标上必须定位的。笔者认为,21世纪人类将进人人才竞争更激烈的时代,仅凭劳动者文化程度高低、劳动工具和  相似文献   

18.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传统的教育体系还能走多远?是否还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不容忽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现代教育不仅是培养人,而且是培养中国人。现代教育的目的———如何做人;现代教育的窘境———忽视做人;现代教育的真谛———培养真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台商投资大陆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试探性扩张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高潮时期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次高潮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台商投资的产业选择都存在较大的区别,经历了由最初的以纺织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机电、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最近几年以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变化过程。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台商投资热潮,特别是对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还将持续,不过,投资的产业也将由制造业逐渐向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等高端服务业转移。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未来的事业。21世纪前期主宰世界命运的主人,现在已经出生,有的已经坐在中小学的课桌旁。我们有责任从现在起就考虑如何按照21世纪的需要来培养他们,使他们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不但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还能推动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就来研究21世纪将是怎样一个世纪,生活在21世纪的人需要具有怎样的基本素质,现在的教育应朝怎样的发展方向进行改革,等等,并作出尽可能正确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