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两年,起初我对课标中倡导的“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准,常常是顾此失彼。或是有了教学的“生活味”,却少了“数学味”;或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通过对小学数学第三册“统计”一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生活数学”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内涵。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静 《宁夏教育科研》2004,(6):10-10,14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并能够“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以及“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等。在学科课程目标中都强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要落实这种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就意味着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的关注,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做到关注学生的必趣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突出了“学生经验”在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可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充分地考量“学生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冲破狭窄的课堂“围城”,让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实质上就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在数学“生活化”的命题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常常见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了教学内容和素材的“生活化”,却少了“数学味”;另一种情况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那么,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教学的魅力和价值。具体说来可以从四个重要方面切入,即技能训练“生活化”,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促使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用真情感染学生,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动。使思品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一、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  相似文献   

10.
反思感悟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总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使学生对教材产生了隔膜,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为了消除“距离”,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教师应尽可能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意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1郾教学内容的资源库。“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已成为教师备课的三部曲,但对如何备学生还停留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仅仅考虑学生已学了哪些知识,而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学习类型等考虑甚少。这说明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千万不要“学的法子”跟着“教的法子”,“教的法子”跟着“考的法子”,否则这样的老师就是“拿书本来配学生”的老师。陶行知指出“依据生活来教育”、“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因此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对学生成长起到指导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实际”是学生习作过程中表述和交流的对象。习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需要的驱动下“乐于表达”。《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界定“生活”的:“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实践证明,生活越充实,作内容就越丰富,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日一新的习作来。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把家园、校园及村坊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苦涩,向往和梦幻,用自己的语言,充满激情地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或尽情地倾吐。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4.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世界·高中版》在新的一年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此之前,《作文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小学版”、“初中版”,被人们誉为中小学生“作文学习之友”。“高中版”的问世,既是“小学版”、“初中版”的自然延伸,更体现了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我们赞成的作文理念有:1.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技巧以后,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训练。学生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是:作文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衣食住行一样自在。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应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在课堂上先“演示”一个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激情参与,诱导他们观察“生活场景”的细节并用简略的文字加以“摄取”,然后再请学生记叙成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课堂上做了“不怕‘烫’的金鱼”这一趣味性很强的科学小实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视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其困境和误区就在于把学生定格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念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学生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新课标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张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农村小学学生生活在农村,学习在农村,交往在农村,他们与农村生活休戚相关,农村生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取之不尽,为农村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积淀。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农村实际。我校地处农村,在对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充分利用农村生活教育资源,融合农村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李平  郑喜顺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数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的素材,积累直接经验,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练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同时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