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大气磅礴,写景则纵横千万里,论史则上下几千年。作者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朗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一、导入(打出《沁园春·雪》的投影)说起毛泽东,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其实他还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亻空偬时,也在不断地吟诗填词。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想1.利用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农远工程"模式三"的网络资源为依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设想:通过诵读、背诵,让学生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本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正诗词的教学是语文老师颇感棘手的一件事,第一次讲《沁园春·雪》一课时,笔者所想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雪景,从词汇修辞入手,只是在对偶、比喻、夸张等上去探讨。首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仗工整的句式,词性相对,音韵流畅,气势磅礴的笔触,铿锵的顿挫,昂扬的音韵,描写了当时一幅白茫茫的雪景,寒气逼人。尤其是一个"封"字,形象描绘大地被雪所裹的景象。表面上看——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达到目的了。但是背后表现诗人的什么情感尚未提起,总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吧!诗言志,这是诗的关键所在,那么一首诗不去讲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全词主旨。过程与方法:理清上下两片的关系,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词的基本内容,把握词的内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及伟大的抱负。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背诵,让学生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本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时代背景 ,艺术特点等方面谈了作者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全词主旨。过程与方法:理清上下两片的关系,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领会词的思想境界,了解伟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11.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欣赏是初三语文教学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五册课文《沁园春·雪》是诗歌欣赏单元中的一篇重点篇目 ,学好这一课有利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 ,对培养学生诗歌欣赏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 教材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 1936年 2月。在粉碎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后 ,毛泽东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在陕北清涧县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面对祖国壮丽山河 ,心潮起伏 ,过后写了这首词…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我应初一年级组各位语文老师之邀,上了一堂公开课,讲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例一:从新课的导入中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导入(师)——唐诗宋词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姑且不说“李、杜诗词万古传”,单说宋代的词就令人叫绝。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不仅会背,有的还会唱;辛弃疾的词《元夕》妙不可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现代伟人的词,他的词《沁园…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祖国江山的雄伟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从而激发学生为装点祖国江山,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2、体会毛主席运用语言的精确性,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4.
清晨。一位巨人,伫立在高山之巅。他的脚下是蜿蜒曲折的黄河,远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二月,一连几天大雪,北国大地白雪皑皑。他抬眼远望,一片迷茫,巍峨的长城,只能看到一个轮廓。起伏的崇山峻岭全被积雪覆盖,莽莽一片;原本汹涌奔腾、滔滔东去的黄河,只有坚冰泛着白光。白雪包裹的山脊,仿佛一条银白的巨蟒向远处游动,在纷纷的飞雪中又似凌空飞舞;雄伟的秦晋高原有如穿上白袍,一座座峰峦像一群白象,在广袤的大地奔驰……望着这银蛇翻舞般绵延千里的群山,望着这蜡象奔驰般莽莽的秦晋高原,巨人思绪绵绵,浮想联翩。这景象是何等宏伟何等壮阔!可是,…  相似文献   

15.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词。  相似文献   

16.
何凤婷 《快乐阅读》2011,(10):125-12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在古诗词考查上均加大了比重,试题的呈现形式变得灵活多样,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7.
《沁园春·雪》的教学四步骤薛振堂《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作,发表于1945年在重庆谈判之时。为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词的意境,可运用电教媒体,分四步进行教学。一、录音颀赏,正音正字用录音播放语言标准的有感情的朗读,一方面让学生品味欣赏,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敏 《考试周刊》2009,(49):42-4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2.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抒发的革命豪情。3.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4.品味本词的语言,领悟语言的深层意蕴。5.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感情地朗读是《沁园春·雪》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创作这一诗篇的历史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其次要把朗诵的情感定位到“大气”上,使学生能够站到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朗诵;再之要把握住关键词的读法,控制住整个诗篇的音高、音长和音调,使朗诵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抑扬顿挫,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最早于1945年发表在山城重庆。当时的轰动效应不啻为旭日惊雷,第一次在国人面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仅是叱咤风云的将领,而且是一位文采超绝的诗词大家。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从延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8月30日,前来拜访的柳亚子赠七律一首,并向他索诗。10月7日毛泽东以《沁园春·雪》赠柳亚子,并附言说:“初到陕北,看到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1936年红军东征前,毛泽东在陕北清涧袁家沟指挥渡河准备工作,2月7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