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突出人文性和教育性。如广东课改区中考试卷富有创意的考题: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模仿“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这一命题把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对考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和教育。其次,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如山东青岛市中考试卷有一道运用题: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为展示青岛的美好形象,请你就市民素质、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大量的现代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科书,适当考课内现代文阅读的呼声逐步高涨。2004年中考,考课内现代文阅读的省市明显增加。下面这道试题,是2004年一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试题,让我们一起看看。[试题举例]在生活中,戏剧和影视节目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和五味杂陈的感受。请重读《威尼斯商人》(节选),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3.
课内文本的缺失———一份试卷引发的反思2004年秋季黄梅县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引发了一场大争论。起因是试卷中出现了三道课内文本的阅读考查大题(阅读考查共五大题),分别是:《塞翁失马》、《紫藤萝瀑布》(节选)、《春》(节选)。反对者的主要观点是:不符合课改精神;不合潮流,与中考试题不一致;考不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这真是被我们所忽视甚至忽略了的一个问题。平时的语文考试如此,那么中考怎么样呢?笔者以《全国最新中考试题精编·语文》(2005版湖北教育出版社王泽芳等编)为蓝本,对其中的35份试卷的阅读文本(除诗歌外)做了一番统…  相似文献   

4.
时事人题,这已是一条规律。这些时代大事,必然会反映到中考当中。现就2005年中考语文中有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试题作一简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的语言综合运用题,充分反映了“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具体说来,这些题所  相似文献   

6.
[中考原题]1.看图1,请你给它另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明你这样拟题的理由。新拟标题:___________拟题理由:___________(选自2004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2,仔细观察图2,自拟题目,然后写一个片段。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不少于200字。(选自2004年江西南昌市中考语文试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体现了命题者敏锐的眼光和创新意识。中考试题涉及到的国内外事件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委会改写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5月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等。下面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方面的试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8.
韩佳蔚 《文教资料》2007,(17):88-89
2007年2月26日晚7时54分,亿万中国观众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央视举行。在又一个“感动中国”的时刻,9位个人和1个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英雄的事迹催人泪下,颁奖仪式取得了“感动中国”的震撼效果。颁奖词是整个仪式的聚焦点,也是颁奖仪式中最能够“感动”人心之所在。颁奖词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感动”效应,源自诸多因素,而运用修辞技巧、精心锤炼词语则是其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倾听颁奖仪式的话语表达,观众不仅被颁奖词的文化诉求所“感动”,而且被它纯熟凝练、精致优美的语言所震撼。颁奖词不仅承载了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而且承载了一种美丽而充满魅力的汉语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1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第12题,要求考生在阅读记叙文《父亲的信》后“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解答这一考题时,不同的考生写出的“最受感动处”可能会不完全相同——因为各人在阅读原文时获得的感受会各不相同——但只要对“理由”的“简单说明”言之在理,就可得分。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我们称之为“开放性试题”。  相似文献   

10.
〔编辑说明〕1998年教育部在七城市进行中考语文改革实验,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研究中考改革的需要,我刊曾在1998年第11期、12期刊发了烟台市、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评析文章。限于篇幅,本期再节选苏州市、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二部分阅读”和“第三部分写...  相似文献   

11.
【中考原题】1.本文(指《公输》)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选自山西临汾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教学大纲),因此,语文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纵观各地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简称“中考”)的语文试题,不难发现中考试题的发展轨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发展,孤立的语文知识题为综合的阅读能力题所代替,考试的重点始终放在考查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均出现了理解类试题。对此,有的考生答非所问,有的甚至无从下手。下面,笔者以一篇短文为例(仅涉及理解类阅读题),向同学们谈谈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呈现出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体现在了阅读材料的选择上。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文本,大都看教材。由于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因而文言课文也不尽相同。源自教材中的篇目,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复习范围的确定,对今后的文言文教学有积极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5.
“积累运用”部分一直是中考语文的开头戏。把握其命题特点和趋势,有利于复习备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笔者研究了近几年全国中考“积累运用”题型,预测2004年的命题将呈现如下新趋势。一、材料探究题崭露头角2003年江苏等省市突现出了一种新题型——材料探究题。这类试题以题干和附录材料为载体,紧密联系研究性学习,要求考生在已  相似文献   

16.
综观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可谓异彩纷呈。在“语言表达运用”这一命题上,专家的“试验田”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和创新点:对联题。它是一道让考生既要锤炼语言基本功,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大语文”题。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鲁晋豫冀皖赣六省卷24题)  相似文献   

17.
理解语境义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一种“临时”义,这种临时义就叫语境义。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意义,是历年中考的热点试题。例如广州2002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重庆市中考语试题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段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该新闻是:  相似文献   

19.
罗小军 《学语文》2004,(2):28-29
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有一个明显变化:基础知识有所淡化,阅读与写作内容逐渐升温。深圳市2003年中考以一篇作文来确定考生的语文成绩;上海市则连续三年采用“阅读 写作”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命题趋势的悄然变化,应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笔者对30多个省市2003年的中考试题统计后发现,阅读类试题的分值一般达40-5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题的分量占70%左右。考生对这种变化适应么?答题情况如何呢?下面这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注:以上数据为部分省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抽样统计结果)横向看:阅读类考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的得分明显偏低;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中考语文试题命制方面,我的 理 念 是“ 选 材 要 好 ,考 点 要 准 ,设题要美”。一份精心创作的中考语文试卷,在考试的同时也应该让考生享受到美的题型、美的材料、美的 题目 、美 的 语言 ,还 应 该 让考生觉得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在 荆 州 市 2004年 中 考 语 文 试题的拟制过程中,我从如下方面探究了一下“设题要美”的问题。 第一,创造美的题型。 如下面的“写句题”: 6. 由选取 一具 体形 象,运用 自“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例—— —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这 是 一 个 崭 新 的 让 考 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