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 这是我两年前上的一节音乐课,课题是《影视音乐》。我先由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doremi》导入课题,接着,给学生讲解影视音乐的概念,然后按照教材内容顺序,依次让学生欣赏影视音乐片段,边欣赏边总结,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唱影视歌曲。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住了重点,课中我也设计了一些活动,如演唱影视歌曲,但不知怎么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始终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讲到最后,我自己也觉得没劲!  相似文献   

2.
如今,虽然学生课外阅读量逐渐增大,可还是常听到学生抱怨:"我很爱看书,一二十万字的大部头我一星期就看完了。可是过后别人问我书里讲了些什么,我一点也说不上来,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关系到一个如何欣赏文学作  相似文献   

3.
欣赏学生     
回忆起刚接手现在教的这个班时,一名吊儿郎当的学生使我头痛不已。后来,是一句赞赏的话改变了这一切:“你写的字真漂亮!你只要努力,各方面都能像你写的字一样好。”这使我真切感受到了欣赏学生的重要。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教育有开发和窒息人的双重动能。教师是园丁,也可能是刽子手。”我想每一名为师者都不会有意充当刽子手。那就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全方位地不讲条件地欣赏他(她),并将你的欣赏真诚地表现出来。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每位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欣赏学生的活泼和童真,欣赏…  相似文献   

4.
教学《望洞庭》一诗,我早早熟悉好教案,步入课堂上课。课至高潮时,突然出现了一段特殊的插曲——诗意理解完了,我问:"你们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一名学生举手说:"我最欣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为什么最欣赏这一句?"我追问。学生回答说:"因为诗人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了青螺。""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妙处呢?"为了让学生体会比喻的精  相似文献   

5.
写作水平、口语表达和文学欣赏,这三个方面最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写作教学,也强调了口语表达,但对文学欣赏却显得很无奈,欣赏在人们的眼中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欣赏的结果又因人而异,难以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我恰恰认为欣赏的多样性结果是提高欣赏能力的最佳途经。  相似文献   

6.
杨淑钧 《现代教学》2010,(12):22-22
一节音乐课上,我让五年级学生欣赏歌曲《雨花石》。在学生初听之后,我简单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我告诉学生这首歌是我小时候学过的,我认为学生可能会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我。这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我听过这首歌曲,我还会唱呢,有啥了不起的。”我心里顿时一凉。歌曲欣赏结束后,当我要求学生仔细学唱时,一个似乎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女生却说她早就会唱了。  相似文献   

7.
编往读来     
尊敬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成伟,注意到今年"流行歌词欣赏"栏目已刊登了多篇欣赏文章,如欣赏周杰伦的《琴伤》、五月天的《如烟》等篇什。这一栏目贴近学生生活,也为我们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提供了借鉴,特表感谢!此外,据我了解,有不少学生喜欢许巍的歌曲,编辑们能不能选一首他的歌曲进行赏析?如果可以,我想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李诗英 《湖南教育》2004,(24):38-38
同一首乐曲,允许有多种情感理解学生欣赏一首乐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乐曲的再创作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创造的审美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思维习惯以及心理特点来创造性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让学生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支乐曲明朗、清新,描绘了苗族人民愉悦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其中有一位学生却这样对我说:“听到这首乐曲,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也是苗家人中能歌善舞的一个。可是,他现在去世了,让我心里很难过。”正是因为“音乐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熊金鸿 《考试周刊》2011,(25):228-229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地掌握欣赏步骤,从音乐元素、作品风格等方面对作品作评价。在农村从事高中音乐教学的这二十年中,我一直探求适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上课方式方法,同时也发现学生的欣赏  相似文献   

10.
××同学: 你来信说打算在教学中重点抓一抓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这很好,看准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信上问及有关培养欣赏能力的种种问题,这里就我所理解的,谈一些想法,供参考。我以为,培养欣赏能力首先要搞清楚主要指导学生欣赏些什么。语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欣赏的内容是很多的。以文体而分,写景抒情类型的诗歌、散文,可以欣赏画面;记叙文可以欣赏记事、写景、写人的艺术;议论文可以欣赏作品蕴含的哲理和思辨艺术,等等;以一篇具体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一、利用投影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课的欣赏要强调体会形象,注重娱乐性。在欣赏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细听音乐外,还必须抓住音乐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曲》中我利用投影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欣赏环境。首先,我指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特征;接着,我请学生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想象的图画描绘出来。我先让学生复听第一段音乐。这一段音乐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歌唱性。学生们有的在纸上画出了…  相似文献   

12.
画音乐     
李斌 《广东教育》2006,(1):46-47
在高中美术课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往往会抱怨“:这也叫艺术?”他们对现代艺术作品感到陌生和茫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或意象艺术的艺术语言,我拓展了教学资源,把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实践和音乐欣赏相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异质同构”的原理,让学生发现音乐和美术之间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们生活当中,往往存在一些人,他们什么都好,就是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如果有人夸奖了身边的同学、同事,总会有人议论:"真是虚伪!""看,某人又在巴结上司了!"我以前也是很少去赞美别人,总认为对别人的赞美无异于自降身价,为了维持自己固守的"清高"形象,我也从不喜欢赞美别人。可刚刚大学毕业的一位新老师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她总喜欢夸奖别人,一开始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虚伪大于真诚,可有一天她夸起我优点的时候,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我这才发现,原来得到别人的欣赏是这么开心的事情!于是,我冒出一个想法:语文课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欣赏是如此重要,那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古典诗歌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不畏惧,进而把握方法,喜欢欣赏古典诗歌,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要教会学生欣赏古典诗歌,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规律,让学生掌握其具体方法,而不能就一首诗词讲一首诗词。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七年级的一堂作文课,我板书题目后,就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等方面给学生作一番写作指导。突然,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老师,你讲得是很好,但你能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吗?”我的心不禁一颤:多么直爽的学生啊!说得很有道理,讲得好还不如写得好。于是,我一口许诺:“好吧,我们一起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时间过得很快,不到30分钟,我就把这篇作文写好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欣赏欣赏”。于是,我大声地朗读起来,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学会了欣赏,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卡耐基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我觉得与其在学生身上发现缺点去一一纠正,还不如更多地挖掘闪光点学会去欣赏。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标中指出:"中小学美术课程有两个学习活动,一个是创作活动,一个是欣赏活动。"而欣赏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欣赏评述能力,有了这一能力的保障,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与做法。一、注重实践学习,提高评述能力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欣赏完优秀作品或自己同学作品,让其点评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就抱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生活中.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么,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他人。小学生只有学会欣赏他人.才可能有和伙伴合作的基础。一、思想先行,学会欣赏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要想让学生养成欣赏他人的好习惯.首先应该让学生觉得:这个习惯是我盼望的,对我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我才是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受尊重,才可以多交好朋友。所以.我们首先是利用班队会、实践活动等一切契机.让学生知道,学会欣赏赞美他人十  相似文献   

19.
谢昭瑜 《辅导员》2013,(4):46-46
<正>在社会生活中.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么,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他人。小学生只有学会欣赏他人.才可能有和伙伴合作的基础。一、思想先行,学会欣赏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要想让学生养成欣赏他人的好习惯.首先应该让学生觉得:这个习惯是我盼望的,对我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我才是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受尊重,才可以多交好朋友。所以.我们首先是利用班队会、实践活动等一切契机.让学生知道,学会欣赏赞美他人十  相似文献   

20.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