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雯 《新闻前哨》2022,(14):12-13
融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分散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同时,社会思潮冲突的加剧、传播的泛娱乐化、传播圈层化、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等问题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要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网络意识形态内容以及网络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等建设,切实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袁丽  高波 《现代传播》2002,(6):77-80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媒介市场的开放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场以“境外媒介商—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即将出现。媒介市场作为政治经济力量的交汇之地 ,各博弈方将围绕意识形态与资本意志、投资与投机、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这些内容展开竞争。政府管理机构的“游戏规则化博弈”和外资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博弈”必将对中国的传媒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媒如何运营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媒介市场的博弈竞局、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策略及中国媒体的资本运营等问题进行善意的剖析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5):94-99
本文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网络空间作为一种国际力量博弈的场域属性及其对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制度、技术等层面思考我国如何抓住网络空间治理格局重构与整合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双权"博弈,推动形成国际层面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同时加强网络自主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筹划和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为建构更为平衡、合理、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新格局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作为依托互联网为物质载体和时空环境的社会舆论表达,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拥有其他社会舆论空间所不具备的特性。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网络舆论场之间存在多方主体的博弈,造成这种博弈的多方原因使得网络舆论场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从而打破了既有舆论生态平衡。引导和治理网络舆论场,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王群 《传媒观察》2022,(11):67-7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也同步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迭代共生历程,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显著特征。针对Web3.0时代具有的去中心化理念与网络意识形态蕴含的虚拟与现实结合属性,本文重点从技术层面提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应对方法。文章回顾了Web3.0的概念演变过程,分析了Web1.0/2.0/3.0不同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分别从用户、平台和数据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在Web3.0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中,用户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主体,平台是信息交互的主要场所,数据是信息的载体,用户、平台与数据构建了网络空间的主体框架,也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关键。在对不同时期的Web技术进行必要剖析后,尝试提出了Web3.0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实现路径。新技术应用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进一步研究。智能、个性、互动和精准服务体现了Web3.0的基本特征,也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性与所采取的治理模式紧密相关。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利益诉求趋复杂、文化交流趋活跃、阶层分化趋常态等新特征,传统社会治理中科层制的由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势在必行。网络意识形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需要政党组织、政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相互配合,多方面、全方位整合治理主体体系。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与网民双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坚持单向管理与双向互动协同原则;注重政府监管与注重社会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延续“2021年网络内容治理报告”的思路,对2022年该领域的三个主要板块的八类典型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内容的治理结构呈现出安全意识、治理主线与三方力量的结合,治理已深入到数据与技术层,并触及经济问题与网络安全,具有渗透性与灵活性。一条包含数据要素、网络内容、平台监管、经济秩序、意识形态在内的治理链条正在形成。随着网络内容治理涵盖的范围与深度不断拓展,新问题与新现象不断涌现,未来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呈现出的数据规模海量、数据传输快速、数据信息丰富等主要技术特征隐含了对于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正负变量。为积极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信息资源的挖掘、分析、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有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高校要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向大学生供给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强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治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安翔  郑晓梅  王佳悦 《新闻知识》2023,(1):63-67+94
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蓬勃兴起带来了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政教育之间的多重博弈,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文章从自媒体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表现,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以及信息传播的内容、媒介、管控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从增强价值导向、优化传播内容、加速媒介融合和提升管控效能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英国公共广播体制产生的根源.由于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独立和反商业化理念的生成基础是英国社会本身,因此,将英国公共广播放在其产生之初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并证明它是社会各种力量在博弈中寻求均衡的结果,而这种种力量通过当时社会主要的几种意识形态反映出来,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这一分析表明,英国公共广播的形成和演变建立在各种不同主流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和相互妥协、融合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是不同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现实的映射和延展的场域,网络的多元化和虚拟性加剧了人群的聚合和分化,网络圈层的出现不可避免,网络圈层文化也应运而生。网络圈层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网络圈层文化是表达和塑造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面对网络圈层文化所带来的削弱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降低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度和破坏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等风险,要通过破圈、融圈、出圈来认识并尊重圈层文化、共同构筑文化大圈层、推进圈层文化主流化来降低。  相似文献   

12.
麦克卢汉"传媒即讯息"的论断,以独特的方式提醒人们,媒介本身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略。作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兴媒体——微博,更以其迥异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技术特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交往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治理结构。中国当前正处于"危机凸显"与"战略发展"并存的关键时期,各阶层利益分化,博弈加剧,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宏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微博工具所引发的网络政治效应,认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背景来看,主要有传统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缺陷、社会力量办馆助馆原因、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政策的直接推动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方式梳理国内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实践发展,最后探讨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改革路径,提出要强化图书馆公共服务发展中的政府治理作用、保证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的持续发展、加强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新的斗争样式.建设强大网络国防,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网络空间安全,必须高度关注日益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高网络攻防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稳定.  相似文献   

15.
当前网络出版在出版审查和监管,以及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领等方面面临困境.加强网络出版的治理与引导,应建立健全网络出版主体资格审查和准入制度、网络出版的法律体系,提升网络出版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努力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网络谣言不止、网络暴力扩张、网络诈骗频发等现实问题。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统一、网上和网下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构建多元协同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主张。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对英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兴起背景、制度安排、承接模式及成效趋势进行梳理,探析实践中存在的政社责任边界模糊、公共文化服务“逆回购”风险、志愿者服务不足及公共目标异化等问题。调查发现,社会组织已成为英国在公共图书馆运营方面的重要力量,该国分权化的政社合作模式是政府财政紧缩背景下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互融博弈的结果。建议在比较两国社会组织的生发逻辑、政社合作机制以及社会组织文化价值资本等关键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英国的经验与教训,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的稳定,多举措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究如何构建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是彰显政治层面功能、体现战略价值的关键。目前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面临不少问题,例如西方话语多、资本逻辑控制、宣传方式滞后、碎片化明显等。本文总结当前构建现状,并且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昕 《新闻世界》2013,(7):151-15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影响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以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居安思危、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空间的治理是当前网络安全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