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皮楠楠 《新闻界》2022,(10):86-96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是沃尔特·翁最重要的研究议题,其建构了口语文化二分法推动“口语-书面文化定理”的研究进程,其核心概念即“原生口语文化”。本文致力于对翁“原生口语文化”概念的外延进行深度剖析,对概念适用性及其根源进行多维度、多学科阐释,试图将其置于知识话语和传播语境的体系中重新审视。研究表明,“原生口语文化”的概念继承了媒介环境学的旨趣,着重关注基础媒介形态的特征,概念外延却局限在文艺学的经典案例,在传播学语境中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表述者与被表述者呈现知识逆差的单向度传播状态,是群体参与的个体传播现象。概念的偏差根源就在于翁的学术背景及跨学科意图,“口头传统”本就有深厚的文学研究根基,同时学者又受到媒介环境学的旨趣影响,在进行跨学科讨论时形成了概念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2.
口语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形态,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来看,传播学者把基于不同的传播媒介而构建起来的文化进行了区分,把文字诞生前的文化称为原生口语文化,把印刷术诞生后的文化称为书面文化或印刷文化,而把电子时代的文化称为次生口语文化。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是随着微信的发展,口语传播又得到了新发展,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4.
皮亚雷 《出版广角》2017,(20):56-58
文章从微信营销的视角深入研究图书文化传播功能的优化,通过对图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剖析,发掘图书文化传播的三点困境:图书微信营销战略意识薄弱,微信推广传播图书文化的方式单一,以及图书微信营销内容严重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强化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战略意识,创新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推广宣传方式,并丰富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燕玲 《新闻世界》2014,(8):142-143
近两年,微信这一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让其他媒体望尘莫及。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其运作团队也在不断地求新求变,除了它的通讯功能之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使得更多的自媒体依托这个平台出现,并希冀以此分得一杯羹。不管是个人运作的自媒体还是其他组织形式的媒体,都在试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域。正因为如此,媒介生态在其中才会显得十分重要,良性的媒介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才能更有利于自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尝试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去研究微信。腾讯微信堪称“第二媒介时代”的“新新”媒介。笔者首先分析了微信的产生根源、大众追捧缘由及其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其次揭露了微信具有独特的大众文化特性和流行文化符号表征,最后笔者指出微信现如今在大众时尚层面、人际交流方面及人类思维领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信传播进行探究,分析微信的发展、传播特点、社会效应,并针对微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进而推动传媒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南 《新闻世界》2013,(4):163-164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媒介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根据微信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本文试图分析微信环境下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9.
10.
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来看,包括微信、微博等在内的电子媒体可谓是其中的主力军。与视屏性媒体相比,它所拥有的发展历史较短,但这对其成为当代新闻报道中的最大力量却并无妨碍。与此同时,电子媒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体育新闻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大变革。据悉,今后报道体育新闻的主要力量将以手机报与微信等电子性媒介为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其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微信朋友圈既具备了中国社会传统圈子文化以血缘和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关系特质,同时又将新兴的网络虚拟关系引入其中,形成了特有的“圈子”文化.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潜舆论,其在微信中的传播呈现出易盲从、效果强、广度小、开放性差的新特征.谣言在微信中的传播可以归纳为圈内传播、圈子间传播和线上、线下交叉传播三种传播模式,其表现出来的传播新特性亟须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探究微信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社会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研究微信营造的新场景以及出现的新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李燕群 《青年记者》2017,(24):39-40
微信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的伟大构想,使当今社会成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又大大简化了人们接触信息的路径,微信便在这个节点上萌芽,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众多人的追捧.截至2016年9月,微信用户达7.68亿.①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媒体功能,使微信用户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这些年轻用户的信息需求显然更旺盛.为满足用户扩展视野等各方面需求,微信公众平台也在不断壮大,据微信官方消息,微信公众号数量在2016年2月就已超过1000万.②其中,不仅包括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台的迁移,还有政府机关、企业和自媒体人的入驻.  相似文献   

14.
吴佳妮 《视听》2016,(6):109-111
在Web 2.0到来之后,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草根文化"也在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中快速流行起来。在自媒体时代,"草根文化"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本文基于对微信自媒体及"草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的研判,探究微信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无疑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占领的高地,而在媒介多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微信何以从众多社交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最多的媒介之一,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值得探析。本文将结合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原理对微信的传播模式进行探析。探析微信本身的商业价值及其作为媒介形式本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郭朋玉 《今传媒》2024,(2):19-22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凭借其互动性、移动性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金茂文化”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当下企业运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企业文化的优化路径,旨在为其他企业更好地运营微信公众号、促进企业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个传播媒介是口语.口语传播媒介在资料的保存、地域性的形成、生命力的再现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主要分为唱、讲、诵、说四类,包括吟唱、演唱、讲学、论辩、吟诵、朗读、谈话、说书等形式.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使大众更加熟悉、认识这个世界。微信的本质是社交,但要把握一个"度"。本文通过对受众使用微信中出现的社会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使大众精准的定位微信,深刻的认识微信。  相似文献   

19.
曹玉月 《传媒观察》2013,(11):36-38
媒介即讯息,新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微信因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成为个人社交网络及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实现了虚拟社交网和熟人社交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和军队的不断改革和日益开放,中国军队和军队文化观念发生了深层变革,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矛盾和新机遇,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军队文化必须开拓新思路,才能克服矛盾把握机遇,推动军队整体发展。本文在组织文化传播理论下探索军队文化发展之路,旨在为军队文化研究寻找全新的理论依据,并为军队整体建设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