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是一种以公益性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公共组织属性,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其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意义。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坚持公益性,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缓解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坚守公共服务职责,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力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勇于担当,努力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倾力培育现代化实用型技能人才;奉献家国桑梓,积极投入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铸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等教育组织是典型的市场化的产物,其提供的教育产品的社会性要求民办高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是我国教育类法规的统一要求.而民办高校的资本来源的非政府性,甚至产业性,决定了民办高校资本天生而潜在的逐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本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政府应对"投资办学"与"捐资办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加以区分并给予法律认定,这是一种切合我国实际的做法,将更有利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背景下,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探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共价值目标是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导向;公共价值感知是社会公众对公益性实现的主观评价;公共部门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公共性,与市场力量共同影响学校公共管理制度,促使学校放弃部分办学自主权以获取实际影响力,更好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要通过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共管理制度、注重公共价值感知等,共同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非营利性”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规体制下,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的.这一规定主要是指我国《教育法》第25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现行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6条和《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第5条,都重申了教育“非营利性”原则。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到底具有什么可操作性的含义,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立法解释。  相似文献   

5.
《民办教育促进法》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税收优惠待遇的规定看似明确,但在付诸实施时却存在颇多障碍。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税收立法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特质关注不足,民办教育立法对“同等税收优惠”缺乏清晰界定,教育法体系与税法体系对教育收费公益性存在认知偏差。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同等税收优惠待遇的关键在于弥合税收立法与民办教育立法在价值理念上的鸿沟,不仅要摒除身份歧视,凸显主体目的公益性在享受同等待遇中的主导地位,还要关注主体行为的公益属性,强化目的事业在享受同等待遇中的核心作用。为此,既可通过税收立法赋予非营利组织目的事业收入免税待遇,也可在民办教育立法中明确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育事业收费免税待遇,还可通过部门联合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明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税收优惠范围。  相似文献   

6.
●聚集社会闲散资本为办学规模资本●提高办学资本的稳定性●分离资产所有权与学校管理权●平衡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矛盾 办学股份制,是以入股集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股份额分配股息(不可分红,积累用于办学再投入)和承担有限风险,以招聘校长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办学体制。它可以规避民办教育实践中难以解决的许多困难,是运用股份制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分离资产所有权与学校管理权、平衡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矛盾的一种新尝试。 进行办学股份制的探索,对于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公立学校…  相似文献   

7.
百年职校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向贫困农民家庭子弟提供完全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慈善性第三部门职业学校,在办学理念、产权与治理结构以及学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极具特色。百年职校的成功办学检验了其走慈善公益教育道路、按职业教育规律开展教育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制度优势。作为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和教育慈善行动的新兴品牌,百年职校及其所代表的办学模式在公益性中等职业教育和公益性教育慈善事业两大层面具有重要的范本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办教育:捐资与投资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蓄势待发的巨量游资为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财力保障。我国相关教育立法将非营利性作为民办教育最基本的制度定位,但同时,又允许自然人办学和法人办学并存。在现实中,合理回报与不以营利为目的相互纠缠,政府管制措施与相关法规政策之间相互抵牾。需要破除捐资办学的迷障,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使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真正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非营利性”的基本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规体制下,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的,这一规定主要是指我国《教育法》第25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现行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6条和《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第5条,都重申了教育“非营利性”原则。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到底具有什么可操作性的含义,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立法解释。一般来说,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其含义并非指教育机构不允许获得盈利。厉以宁教授认为:“《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坚持共同治理的原则,建立自主发展和自我监督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确保政府的优惠和扶持真正用于办学,恪守教育的公益性。本研究对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领导制度、决策制度、执行制度和监督制度的现实瓶颈,提出党组织和监事会应作为新的治理主体加入到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中,与董(理)事会和校长团队共同构建“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的四维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校的良性发展和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公益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责任大小和办学格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产业依附理论、弱势群体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六大理论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办教育产权分割的方式有三种,即"一分法"、"三分法"和"两分法"。"一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教育具有公益性以及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三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产品是多样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数量较少以及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呈递减趋势;"两分法"的逻辑是依据经济属性确定组织性质、与世界惯例接轨以及明确分类标准和完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天津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办学体制不灵活、投资体制单一等。在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理论指导下,天津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尝试了民办公助、股份制办学、集团办学等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解放思想、政策扶持、明晰产权、创立品牌等,以促进天津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虽然,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一些公益腐败丑闻的发生,要求非营利组织加强财务信息披露的呼声愈发高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大学教育基金会存在财务信息披露途径单一、披露项目不全、披露时间滞后等问题。建构大学教育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应丰富财务信息披露形式、完善其财务信息披露体制以及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服务高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的实证证据支持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论断,政府对教育具有财政投资责任.公共产品理论并不能论证一定要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学校来实施教育.类似“教育券”的方式可将资助与办学分开.政府对教育的财政责任是由教育的产品属性决定的,并不因组织实施教育机构的体制不同而不同.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学校在体制方面各有利弊.历史上营利性教育总是以弥补传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的真空的角色出现.国外营利性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与非营利性高校在服务对象和教育内容方面重合不多.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营利动机和营利可能性,但现行的非营利政策使这种可能性被夸大.允许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教育正在成为政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培正商学院追求办学特色,坚持以特色求发展。在办学理念上以适应国家需要,培养特色人才为目标,坚持办学的公益性,举办不取回报,全部结余用于扩大办学;在教学制度和模式上注重创新,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强化外语教学新体制,构建以质量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毕业生多年保持很高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者认为,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的制度化形态,其法学基础是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律保留原则。在我国,必须从理念、制度、实践等方面加速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民办学校"合理回报"的立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开华 《教育科学》2008,24(1):21-25
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带来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并面临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困境。立法应取消这一规定,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资助取代"合理回报";同时,借鉴国外财团法人制度,完善公益性民办学校法人的治理机构及其财产、财务制度。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修改《教育法》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规定,明确区分营利性民办学校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之适用不同法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影响和制约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提高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完善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构建法律职业人员培养体系,提升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