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互学互动的世纪。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华民族品牌阵营中的特殊群体,既有商业品牌的特性,亦具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华老字号的翻译是因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呈现出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应重视翻译理论与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考,以期让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崭新的样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翻译工作打破了传统上文字转换方面的限制,要求翻译人员在跨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目前,翻译人才的传统培养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认为,改革课程设置程序、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扩宽翻译活动的实践渠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影视作品质量的提升和国外对我国文化的需求,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其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翻译水平是制约国产影视作品持续、高质量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蒲艳春 《英语广场》2022,(36):75-78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旨在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从分析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入手,论述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即翻译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并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相结合,译文“自评-互评-优选”的小组合作模式以及课内传授与课外自主练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作品普遍被西方读者漠视的背景下,作为译者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是译者本土化问题,译者汉语为母语对译本语言的影响造成译本在西方读者中接受度不高;二是中国文学存有是否要为了迎合西方文化而对原作改写的焦虑。为了实现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目标,译者必须摆脱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态度,加强国际合作,在推广中国文化的同时,建构自我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1):21-22
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翻译工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本文从翻译的角度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羌族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倡导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格局中,羌族传统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的重要元素。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到破坏。经过各国媒体的报道,一度不为人们了解的羌族文化逐渐走出羌寨、走出国门,吸引了国内外人们的目光。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概述并分析了当前羌族传统服饰名称的英译,探讨了羌族传统服饰名称的翻译方法,以期帮助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促使其走出羌寨,融入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9.
随着诺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中国文学也在世界文学领域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在本文中,将就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文学翻译与文化调适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在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走出去"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当前,在国际人才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较大的背景下培养外语人才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外语人才培养中,俄语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俄语翻译人才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俄语翻译人才需具备复合型的发展层次和技能素质.本文主要以中国...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157-160
河北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文化资源丰富,然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翻译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河北文化"走出去"的瓶颈,直接影响到对外传播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翻译人才队伍,应该从政府、地方高校和高校教师三方面入手,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推动河北文化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确立是在经济“走出去”之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经过了两个阶段:从最初的侧重宏观构建“走出去”的开放格局和实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工程项目,到后来的“加快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扶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的中观和微观并重战略,折射出国家高层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逻辑变化轨迹,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文学典籍的译介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王际真译本译介过程中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两译本的成功译介经验,进而探究其对中国文学典籍“走出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众包翻译及其特点,提出可以利用众包翻译模式的优势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并且分析了众包翻译模式在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积极作用,如弥补我国翻译人才不足、有利于向海外传播我国文化、有助于海外读者接受我国文化等等。旨在为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文化"走出去"离不开武术"走出去"的积极贡献.通过评述中华武术"走出去"的多种样式,得出推进武术国际化的经验启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中国元素,国际表达;转变理念,注重接受.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走出去"离不开武术"走出去"的积极贡献.通过评述中华武术"走出去"的多种样式,得出推进武术国际化的经验启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中国元素,国际表达;转变理念,注重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角色问题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但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中国文化仍处于边缘地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难以满足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应从大纲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将中国文化明确纳入其范畴,从而为探索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的翻译改写策略得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广泛接受,使一系列中国文学文化作品走进西方文化。他的原文文本选择别具匠心,指向了一系列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的中国文史哲作品,同时采用了翻译改写策略,满足了目的语的读者期待,其译本一再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畅销书的榜单。林语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下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选择适合"走出去"的文本;其次要突破传统翻译观对忠实对等的过分强调,采用形式上归化与文化上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烹饪——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国际上已广为人知,其菜名的正确翻译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中餐菜品极为丰富,流派分呈,且中西方饮食文化有较大差异,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虽然颇具意义却又非常棘手。为此,本文从中餐菜名英译现状入手,分析了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出中餐菜名英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