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复习引入营造氛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青海高原一株柳。师:我们大家是安吉人,安吉是竹子的故乡,大家看得最多的是竹子,但是我想你们对柳树肯定也不陌生。因为垂柳依依是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风景,可是很奇怪,今天咱们要去看的这株柳树却生长在青海高原上。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苍茫、荒凉,那儿有着——(课件出示词组)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组吧。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第十一册),为读者展现了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神奇”在哪里?一是生长环境恶劣,二是在恶劣环境中却生长得奇高奇大、奇坚奇硬、奇绿奇深.它令“我”“生畏”的是什么?是精神和品格.我认为本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怀着敬畏的心情,去领略这株奇柳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中感悟到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依据】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设计思路】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领入"藕花深处" 1.语言可以投石成浪.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育帮助学生自主进入角色,井在帮助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言之有物、育之有序、育之有情,这是语文学科的优势所在.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我先让同学们交流有关写"柳树"的古诗,比较古诗和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柳树有何不同,然后让他们再来说说柳树生长的环境,最后引入课题:"有这样一株柳树,它却长在高原上,你有什么疑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原气候恶劣,它怎么能生活在高原上?""难道就只有一株吗?这株柳树长成什么样?"一个个问题正是学生在调动了情感之后进发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5.
正一、解题引领,以疑导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师:我知道每一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读出题目,这还不叫真正的会读。怎样才叫会读呢?你能从课题中读出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会具体写哪些内容吗?生:我读出这篇课文会写青海高原和一株柳两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会重点写一株柳,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一株柳。师:看来题目没有白读嘛!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点评】"学贵有疑。"课前,把学生的疑问搜集并进行整理,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品读课题,  相似文献   

6.
阿免 《中学生百科》2023,(13):25-27
<正>当我阅读得越多,我对书的期待就越平常,我再不轻易指望一本书能带来认知的推倒重建,更不期盼它能拯救命运。文字之于真实的生活,总是隔着什么,就像雨水落下,即使当时一片滂沱,最后也会蒸发,了无痕迹。这样的结论并非源自我对阅读的失望,而是我深知,阅读只是长途跋涉的开始。只有沁人生活的文字,只有与我们的经历交织的文字,才能带我们去往别处。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第十一册),为读者展现了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神奇"在哪里?一是生长环境恶劣,二是在恶劣环境中却生长得奇高奇大、奇坚奇硬、奇绿奇深。它令"我""生畏"的是什么?是精神和品格。我认为本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怀着敬畏的心情,去领略这株奇柳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中感悟到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本书,住在一座很大的图书馆里。图书馆具体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在这里很快活。图书馆里每天都有许多人进进出出,他们把我拿而是希望用文字把读者一点点拉进我们的内心世界,也让文字进入读者的灵魂。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彼此才能起、放下,借走又还回。可能是时代变了,漫画书火了,借阅量越来越大,而像我这样的纯文字书,却渐渐无人问津,慢慢落上了一层尘土。  相似文献   

9.
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  相似文献   

10.
我的修养观     
梁衡 《科技文萃》2000,(11):143
在我的全部修养观中有两点时时警惕不松.一是惜时,二是尽力.人生苦短,在时间这种资源上,只有节流却再没有开源的可能.我们唯一能努力的就是拼命地去利用它.当记者的那几年,每到年初就自制一张大工作历贴于墙上,并题这样几个字:"时不待我,我何饶你;孜孜以求,锱铢以计."我在一则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决不会让我的整块时间,一刀一刀地被人碎割.我倒要用一张网,一张很细的网,将时间之鱼一一捕捉"我们一生下来便开始和生命搏斗,和生命抢时间了.  相似文献   

11.
前年的一次报告会,我回答老师们的问题.有位老师说:"……你可以这样,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教师……"当他第二次说"我们普通老师"时,我不得不打断了他的话,我说:"对不起,我认为只有‘教师’,而没有‘普通教师’."——我的意思大家听懂了,纷纷鼓掌. 和被人称作"普通群众"时会有异样感觉一样,我听到老师自称"普通教师",便比较敏感.教师就是教师,这个词,我已经看得很高了,教师有自己的专业,是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人.我们先站直了做人,才有可能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尊严,让儿童,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美丽.在未来的岁月,作为真正的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这一代教师没有这样的理想,我们的生命也将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职业不普通也不特殊,只有合格与否,没有也不应有等级之分.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引入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青海高原一株柳。 师:我们大家是安吉人,安吉是竹子的故乡,大家看得最多的是竹子,但是我想你们对柳树肯定也不陌生。因为垂柳依依是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风景,可是很奇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女儿洗完苹果,非要我先吃一口,我不吃,女儿就生气.我咬一大口,女儿还装作心疼的样子,就这样,一个苹果在我们的欢笑声中被消灭掉. 女儿问我:"妈妈,我长大了,你还和我这样吃苹果吗?"我点头.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吃苹果也是这样,和妈妈一人一口地吃,只有这样吃,苹果才更加甜.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一课时教学,在检查学生预习,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奔主题,抛出主问题"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简洁而高效,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当代作家陈忠实写的一篇散文,词句恢弘华丽,气势磅礴,恰当的比喻、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独特的内涵,都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去细细琢磨,都可以敲击出别样的理解。对于这样深奥的课文,董敏华老师在执教时巧妙重组教材,删繁就简,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感悟和解读,以及由此阐发的人生哲理,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一唱多叹的循环反复,  相似文献   

16.
我并没仔细琢磨过《论语》,说老实话,两千多年前的文字,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与电脑、网络接触的新新人类的中学生们来说,到底是太艰难晦涩了些。加上但凡接触过的也只有诸如“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便莫名其妙把孔丘在我心里的形象定位为老夫子、封建的、局限的、迂腐的,不知怎么会这样?于是,愧疚自己把浩瀚历史上的一代宗师想象成那般嘴脸,愧疚自己竟把这样一部辉煌巨著理解得如此落魄与不堪,又重新把几段绝世经典的文字嚼了一遍———才发现,他原来是这样的人:他崇高,本能地带着知识分子式的黍离之悲,身处乱世又积极奔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  相似文献   

1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文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相似文献   

18.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9.
曾经在喜欢的作者笔下看见过这样的比喻:文字是个浩瀚无边际的帝国,渴望爬上顶端的人无数,最终能够将名字镌刻在历史中的却只有寥寥数人。作文竞赛的奖台固然可以视作漫漫文学征途上的一座小小烽火台,点起的烽烟兴许便是踏上另一段旅途的起点,可即便是前往奖台,每个人的路却也是不同的。我已不记得写作的初衷究竟是什么,经年积岁,想要把脑海中飞掠而过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已经成为了习惯。我喜欢将那些或细微或惊人的想法以词句精准拼凑,因为,在若干时日之后,那些词句将带我重新回到写下它们的那时、那地。  相似文献   

20.
文本教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在"学讲方式"下,语文教师需要灵活的处理文本教学。文章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文本为例子,从我可以、我疑惑、我认为、我追寻等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地探寻文本教学的方式,以期以点带面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