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卢素凡 《学周刊C版》2014,(10):196-19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一、幼儿美术创意教学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而不是刻板的、束缚的、禁锢的教育。儿童美术创意教学是一种以儿童生活的时代、生活及乡情为主线,以追求选材创意、解疑创意、体验创意和评价创意为内涵;以趣味教学(即"选题激趣→问题激趣→目标激趣→活动激趣→点评激趣")为手段;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儿童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美术,将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浑然一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画是艺术,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美术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如折纸添画、棉签画、印章画、手指点画、吹画、版画、刮画等趣味形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感知、体验幼儿美术教育的乐趣。1、游戏激趣教学策略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视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生活是幼儿创作表现的源泉,我园开辟的种植园,为幼儿感受生活、积累绘画素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以我的一次教学为例,谈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绘画表现力的一些尝试:一、细心观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的绘画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亲自"做"的活动而产生的学习,让学习者在活动体验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有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新的感受和认识。幼儿只有在自身丰富的体验想要表达时,才会有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主题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让每个幼儿亲自参与体验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下面结合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美,体验创作的易,体验成功的悦,享受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1.创设游戏情境,巧妙融合绘画技能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把教学融于游戏之中,幼儿会自然、愉快地投入活动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调动幼儿学习美术兴趣。在活动中可以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入。比如小班棉签  相似文献   

8.
陈辉映 《山东教育》2005,(23):56-57
艺术教育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它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认识与体验的倾向。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就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是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良好途径之一。但在长期的幼儿美术教育中,总是以美术论美术,单纯以提高幼儿绘画技能为目标,而忽视了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意愿,忽视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那么,如何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呢?本人根据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肤浅体验,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充分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当前来说,针对小班阶段的幼儿来说,美术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美术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把幼儿的美术定位在写实模仿,经常采用的形式是蜡笔画,这种教学形式为幼儿的模仿创造优越环境,儿童的美术作品。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环境。那我们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最大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个时期的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体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习得美术的技能和技巧。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通过这一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美感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地呈现出艺术作品,并把美术欣赏…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在我园主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实施中,我园的美术教学基本上已摆脱了传统的模式,教师们都知道用游戏的形式、儿童化的语言去完成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关内容,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添画,逐渐形成了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源,融写实与想象为流,引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之活水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将幼儿推到美术活动的前台,成为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然而,在每一次的游戏化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发现把语言表达直接转化成图画是一种相当困难的途径,只有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范画的示范,才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它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认识与体验的倾向。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就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是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良好途径之一。但在长期的幼儿美术教育中,总是以美术论美术,单纯以提高幼儿绘画技能为目标,而忽视了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意愿,忽视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那么,如何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呢?本人根据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肤浅体验,谈点个人的看法。一、理解、支持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用…  相似文献   

15.
王雅雅 《成才之路》2022,(15):100-1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增强幼儿综合素养.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中,就是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促使幼儿领略生活美、感悟生活美、创造生活美.幼儿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如何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学习,一直是困扰家长与教师的难题.文章首先对"玩"与"学"的关系进行阐述,其次对生活化美术活...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98):179-18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的美术活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美术教学活动来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量。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美术活动形式,使幼儿自主地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并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和创造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7.
吕苹 《幼儿教育》2003,(1):11-11
名画欣赏教学是幼儿艺术欣赏教育的新形式,对它的探索与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主要对教学素材的选择问题作一些探讨和反思。一、选材应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当今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其课程的生成就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兴趣、探索、谈话和争论等。因此,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应坚持浅显性、生活性的原则,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与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有人曾以西方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期的现代绘画作品为主要欣赏内容,做过名画欣赏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幼儿的审美体验能力和想像力的发  相似文献   

18.
虞海萍 《考试周刊》2015,(20):194-195
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民族民间美术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把民间美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民间工艺美术为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让幼儿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是人们对观察和想象到的事物进行艺术化表现的结果。开展情境化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受到沉浸式熏陶,进而启发幼儿的审美表现力。为此,我班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秀美水乡”主题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水乡情境,并运用多种材料呈现水乡之美。  相似文献   

20.
许珠连 《教师》2014,(18):51-52
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是那样地喜欢涂涂画画。而美术创作活动是以集体的教学形式为主的,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美术创作活动的魅力在于能引发幼儿创作的热情,激发幼儿内在的潜能,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同时幼儿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放飞快乐的心情,使美术集体教学活动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在美术集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编讲的方式,以及新的美术创作技法和新的评价模式引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创作出各种别具特色的美术作品,使美术创作成为他们的快乐之源,体验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美术创作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