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品质及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他们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形成健康的心理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容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健康的心理,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2.
康启东 《考试周刊》2008,(18):63-64
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品德,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合理、适时地融入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具有工具性的同时也具有情感性,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识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要融入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完善,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为以后顺利发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能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的主体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体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是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的,但并不是学习了一个项目就等于进行了某一方面思想品德的教育,而是要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提示、诱导、要求,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这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这种种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揭示出教师人格的高尚,也道出了人类社会对教师角色形成的共识和对教师道德品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在我国,师德既是教师本人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每一位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他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用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陶冶青少年一代。这就决定了人民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抓出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师资队伍的高素质。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燕萍 《中学生物学》2011,27(12):20-21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观点.德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生态道德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教育等.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航标,是一盏引导他们正确前行的灯塔。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奠基者。我们要不断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领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斗,要把育人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育人细无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育是为四化建设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而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又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发展他们的智能,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人们的认识来说,个人不能事事都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深刻地感悟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要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制定与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教师职业伦理行为,评价教师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准则。教育劳动是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神圣劳动。教师遵守怎样的职业伦理准则,在教育劳动中表现出怎样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到教育劳动的成效。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教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学生的成长需要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但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现行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律常识的教学贯穿七、八、九三个年级,充分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对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要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让现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张凤菊 《考试周刊》2013,(27):37-37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远胜于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这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航标,是一盏引导他们正确前行的灯塔。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奠基者。我们要不断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领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斗,要把甫人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育人细无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目的是根据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来确定的。中职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都要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的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例外。现在的教师中有的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并且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能力,于是把培养能力放在次要的地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知识中心论”;  相似文献   

18.
一些独生子女比较任性、自私、骄横、依赖,缺乏责任心,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会产生许多矛盾。教师片面地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品质是非常危险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利用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加强德育工作等问题。他强调说,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一谈话,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呢?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袁岳平 《文教资料》2010,(14):144-146
学校教育,要教育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道德教育的思路与策略。各国不仅努力实施国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领导。而且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