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漱溟先生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传承改造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自然不必多说,其在道家思想上也有一番见地.梁漱溟认为,道家学术应该通过生命体悟去把握,是修养之学,所以儒家学术和道家学术应该是一体的.而且道家也是中医和武术等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突出了道家学术所具有的实践性.梁漱溟先生基于自身的精神体验和工夫践履,让现代人...  相似文献   

2.
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潜夫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伦理思想,概而言之,包括诸如"以顺志为本,以崇丧为末";"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等内容,这些思想在当今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社会的多元价值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孝道观,大学生的孝道观淡薄,需要根据大学生孝道观存在的问题,实施孝道教育,以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4.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在杜甫的思想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但从其具体诗文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道家及道教在杜甫思想结构中仍具有一定的地位,最显著的当是其对适性的认可与强调,这在其诗文往往表现为自然任运的意趣、随性而行的"兴"和自我真性的"狂"。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他与贺知章、李白等道士或道教信徒的交往,同样也反映了其对道家及道教的信仰程度。  相似文献   

6.
司马相如思想中有道家和神仙的成分。首先,其成长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经历及性格中有这种因素和取向;其次,其作品中有明显的道家及神仙思想旨趣。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产生、发展到成熟,深受道家思想的渗透和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是深层次的内核性影响。传统武术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规范无不刻着道家思想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伦理文化的发展思想是建立在自然信仰的基础上的,形成"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儒家体现为"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樽节爱养"、"民胞物与"、"圣王之制"等民本主义倾向的发展伦理观;而道家则主张发展应遵循自然规律、"知和知常"、"知足知止"、"见素抱朴"等自然主义倾向的发展伦理观。  相似文献   

9.
《管子》这部书,是战国时期齐文化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该书今存76篇,内容涉及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儒家等流派的思想。其中《心术》上、下与《白心》、《内韭》等4篇哲学论文,自成体系、观点大体相同,代表战国时代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山水画的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上,从而使传统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和审美样式系统。  相似文献   

11.
佛教孝道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在家与出家之别"、"孝贯儒释"、"孝心即是佛心"这几大阶段。在此过程中,佛教伦理的宗教内涵逐渐淡化,世俗内涵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当代佛教伦理只有与目前的世俗生活相结合,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孝是儒家的重要命题。儒家的孝主张对父母要报养育之恩,不仅要有衣食供养,更要有精神之养,自己的言行后果不要让父母担忧。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特别是社区家庭的关系,以便稳定有序地发展。而现在社会孝的观念淡薄甚至缺失,造成了一定社会问题。适时地提出和倡导儒家孝的思想,对社会的稳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感恩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现在部分大学生却严重缺乏这种素质。主要表现在对父母以及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不知感恩,不明确也不愿意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主要是由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差造成的。把倡孝感恩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颜元由宋明理学狂热的信奉者转而成为坚定的批判者的过程中,孝亲思想的转变是一个重大关节,由于孝亲思想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思想体系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6.
白族民间的"孝"文化是白族社会与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汉文化强力影响与渗透的产物.白族民间"孝"文化的繁荣既形象地揭示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也生动地展现了外来文化与某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契合时文化传播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7.
孝文化以赡养父母为基本内容,始于原始社会,在农业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但落后的封建制度使孝文化走向愚昧,最终孝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到彻底的批判。如今老无所养、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已然凸显,批判封建化的愚孝,重新弘扬孝文化中的精髓,通过孝文化构建起和谐的家庭养老,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且主张不必拘束于烦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量统计、类别分析、特点归纳等方式,对《康熙楚雄府志》中所载烈女孝行进行整理;在诗文史互证的基础上,从女性视角出发,论述明清时期以"孝"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楚雄地区的传播、影响、特点,进而探讨"孝"行产生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孝道源远流长 ,并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 ,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 ,直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特色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