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太极拳与舞蹈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  杨明雄 《体育学刊》2000,(4):125-126
探讨了舞蹈动作的特点,太极拳动作的特性以及太极拳对舞蹈学习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的关系,研究表明:腰骶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太极拳训练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稳定性的好坏影响太极拳训练过程中重心平稳移动和动作幅度.基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念,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相结合,旨在为太极拳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表象训练,可以帮助太极拳运动员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技术。为提高太极拳表象训练效益,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表象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太极拳运动不同阶段表象训练的运用,阐明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学习太极拳表象训练的关键点,为太极拳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四、太极拳技术训练 太极拳的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太极拳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和套路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5.
在太极拳的训练体系中,套路技术训练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技术训练是知人的功夫,也是检验太极拳技术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太极拳套路技术训练和推手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训练太极拳的核心理念?这是太极拳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永久性的话题。不断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核心,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也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巅峰,而养生不过是太极拳的山腰。还有人提出,太极拳创始的初衷是为了技击等。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训练除严守经典拳论所述的方式方法外,还应遵循内丹术训练的要领和规律,在训练时间上,选择子时、节日、活子时、四季与节气;在训练空间上,选择太极拳圣地、名山胜水、日常和特殊地点,将会有助于提高太极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太极拳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在太极拳训练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核心区域肌肉力量增加,可使太极拳动作精细化程度提高,增加运动员做高难动作的稳定性,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言提示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邓凤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10071)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提示的目的是传授太极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尽快地认识和掌握太极拳的训练要求。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训练过程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考虑语言提示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运用口述史、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竞技太极拳运动员的训练、伤病、求学、工作以及与竞技太极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由于中学阶段的消失和训练、社会空间的封闭性,精英太极拳运动员在退役后的普通生活中遭遇不适,难以进行新的知识生产;同时,竞技太极拳的“名实”问题在精英太极拳运动员身上呈现出关于技击、养生、修身的悖论,精英太极拳运动员以普通人的权利和价值为代价,为竞技太极拳的当代运作机制改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太极拳运动十分普及,遍布城乡,近几年来风靡世界,在日本、东南亚各国更为流行。太极拳的训练方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套路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已落后于形势,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更快地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就陈氏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进行了探析,以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健身性与娱乐性于一身,深受人民群体的喜爱,其中武术套路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于武术套路是非对抗性运动项目,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通过动作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复习掌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教学,本研究在教学中加入比赛表演的方法。实践表明:比赛表演法对提高武术套路的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运用“整体分解法”与“常规顺式教学法”教授太极拳的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整体分解法”教学优于运用“常规顺式教学法”教学的原因,提出了在高校普及推广运用“整体分解法”教授太极拳的建议,这不仅对提高高校太极拳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教授其它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太极拳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它武术套路及其它体育套路项目的教学改革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和受众面,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推广、传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用背景音乐能改善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在被调查者中,喜爱太极拳者由31.3%上升至66%。原喜爱程度为“一般”或“不喜欢”者,则分别由49.3%、19.3%下降至26%和6.9%,说明在太极拳的演练中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境音乐,是实现普及太极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议:重视太极拳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教学再探——表象训练在太极拳求形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拳术。在太极拳整套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由于太极拳动作比较复杂,而且还经常伴有转体进退和改变方向,使初学者往往手脚不能兼顾,很难形成完整的动作技能。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运用心理技能训练中的表象训练来辅助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项目。在比赛中选手的表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是取胜的关键。选手表现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体育舞蹈训练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怎样培养体育舞蹈选手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期为体育舞蹈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敏 《体育学刊》2002,9(5):68-69
把表象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和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三亚学院教工太极拳健身俱乐部会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三亚学院教工太极拳锻炼会员锻炼坚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教工太极拳会员锻炼坚持性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将近1/3的教工能坚持锻炼,56岁以上的教工是坚持锻炼的主体;约有1/2的教工在太极拳锻炼初始阶段会选择退出,其中35岁及以下教工占很大比例。影响教工太极拳锻炼坚持性的因子分别是:认知与参与因子、组织团体因子、身体状况因子、外部支持因子、兴趣与效果因子、锻炼氛围因子。其中参与习练因子是影响教工太极拳锻炼坚持性最直接、最主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20.
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对太极拳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上主要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太极拳内涵讲解缺失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求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