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丽塔>作为20世纪各国争相出版的经典之作,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如内容的挑战性、颠覆性,叙述的模糊性,文本的多重悖谬性等.本文从<洛丽塔>对欧洲经典童话的戏仿这一角度,对比书中人物与童话中的对应人物,浅析本书的后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马莹 《文教资料》2008,(13):26-28
俄裔美国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凭借其代表作<洛丽塔>在文坛享有盛誉.对于<洛丽塔>,各个文学批评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文中矛盾对立冲突人物的出现使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了不确定性,也使小说试图要表现的主题得以深化和多元化.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要大大超出了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带领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洛丽塔>,从而显示纳博科夫在人物塑造上的深厚功底.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是著名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的女主人公.洛丽塔的悲剧是这部小说的一条主线.特殊的单亲家庭背景、僵化的学校教育体制和不良的社会风尚等使得洛丽塔的悲剧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小说<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优秀的英文小说之一.<洛丽塔>就像一首散文诗,充满优美的韵律、华丽而雕饰的语言、诗歌或散文常用的修辞.主人公亨伯特就是运用如此优美的语言抒发了他对洛丽塔强烈的情感和炽热的爱,唱出了自己的爱情绝唱.小说的这一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纳博科夫一贯带有唯美色彩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作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5.
万曦 《文教资料》2008,(19):33-37
纳博科夫的作品充满了"跨界"现象.在他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纳博科夫使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命运穿梭于此岸与彼岸、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回忆、文学与科学之间,正是由于文本在这些领域的自由跨越.才成就了<洛丽塔>在后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6.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实现其修辞目的.使精神病患者亨伯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之后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中国"70后美女作家"卫慧在小说<上海宝贝>中则凭借一腔热情,叙说自身的苦闷及欲望,但并没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同.本文重在探讨同样作为欲望叙事文本,同样在出版之初遭禁,但如今前者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而后者仍未解禁的技术原因,从而考量当下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关欣 《英语广场》2020,(11):19-21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经典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在艺术创作形式上具有极大创新,在当时也颇具争议。《洛丽塔》首次出版就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学者从每一个角度分析这部作品都会受到不同的启发。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主观视角来分析《洛丽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出发来展开对影片<蓝风筝>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与后现代主义的成分的论述,认为影片<蓝风筝>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规训权力的作用——洛丽塔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规训权力理论,来探讨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在亨伯特和洛丽塔这张权力关系网络中,规训权力是怎样实施,怎样发挥作用的;在亨伯特话语之下,洛丽塔的话语权力怎样被剥夺,洛丽塔怎样被边缘化,成为"失语者".  相似文献   

10.
《洛丽塔》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作,是他唯美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它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标准,虚构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悲情故事。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相关理论,从人物性格、叙述特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来探讨《洛丽塔》的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对传统小说的写作从诸多层面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可以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题的空灵、模糊、不确定性;使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的同时,又不时地对自身语言的虚构进行暴露,使之成为"元小说";反体裁、文字游戏、戏仿、反讽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不仅为《洛丽塔》营造出了奇幻的美感,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本文将透过后现代主义的视域对《洛丽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文以<洛丽塔>的故事情节为背景,以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存在主义的独特视角颠覆和解构了<洛丽塔>的传统解读.这主要通过"记忆与时间"、"意识与现实"、"虚伪与真实"三个方面解构其内容构架.存在与此在的合理与非合理性在文本中交汇,意识与无意识在人物思想中游走,情节在虚幻与现实中展开,这些使当代的读者在排斥道德因素之后感受到了来自文学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走进我们的视野已经好多年了。从1958年《洛丽塔》在美国出版至今,50年过去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独领风骚的作家。美国小说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中的文学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后现代主义”在《洛丽塔》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意志自由、现实经验的艺术范式、对传统的反抗等因素为线,以小说片段解读为点,以作家创作的时代思想动态为面的结构进行逐步展开,对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现代性”特征的书写进行整合和解析,以此来把握作家对《洛丽塔》的语言风格和审美价值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继承的同时也有颠覆性地反叛.在<奥兰多>中,伍尔夫前瞻性地结合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在体裁和内容方面展现了一个多元的艺术框架.  相似文献   

16.
纳博科夫的作品<洛丽塔>之魅力体现在多个层面上,而游戏性是其重要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语言,文体和情节上游戏性的探讨,从游戏性的角度欣赏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库尔特·冯尼格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之一,运用了元小说、不确定性、碎片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与虚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江晶鑫 《文教资料》2009,(25):35-36
<天堂>是托妮·莫里森黑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充斥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与传统的单一叙述方式不同.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戏仿这一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技巧,让故事中过去和现在的叙事场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展现了立体的画面感,同时,该叙事手法与主题的巧妙结合,进一步彰显了其讽刺效果.本文通过对<天堂>戏仿手法的分析,揭示在混沌的表象后.后现代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把存在主义文学和萨特定性为后现代主义,这是理论和批评的双重错误.存在主义典型地代表着现代性和现代主义.萨特的文学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实践本身就是存在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萨特是现代主义,而非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与历史学>一书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来考察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冲击,作者以历史思维为线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冲击.尤为精彩的是作者通过对近代西方史学史的回顾,逐步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的挑战.据此,笔者通过研读,具体分析了后现代理论如何通过否定历史的科学性来否定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