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寡妇看瓜》虽然篇幅短,人物少,语言浅,然而容量大,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北国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既是一篇深受学生喜读的好课文,又是一篇易使学生模仿的好范文。教学此文,我确定让学生模仿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以“歌颂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主题的习作训练。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来说,虽然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并且亲身感到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的变化,但需把这些变化写成文章,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指点,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完《田寡妇看瓜》一文后,我采用讨论的方式,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  相似文献   

2.
我在指导小学第九册《田寡妇看瓜》一文分段时,从“课题”引入。课题是一个句子,中心词是“看瓜”.课文以“看瓜”这一事件为线索,反映了南坡庄土地改革前后的情况,因此,分段除了《教参》按时间顺序分为“土改前”和“土改后”两部分外,还可按“看瓜”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分为“年年夏秋去看瓜”、“仍然每天去看瓜”和“再也不去看瓜了”三段.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两种方法去分段,接着让学生根据第二种方法所分的三段,找出各段的中心句:①“因此每年夏秋两季,她总要到园地里去看守.”②“因此孩子们说‘今年不用看了’,她总听不进去。”③“田寡妇也无心再去看她的南瓜了.”再抓住这些中心句中的两个“因此”关联词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作家赵树理写的。通过记叙田寡妇看瓜这件事,反映了土改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全文以土改前后农村发生的变化为线索,分为两大段。  相似文献   

4.
一、让学生读懂什么是插叙《田寡妇看瓜)、(五竿制小语第九册11课)的第二部分(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是写南坡庄土改后,田寡妇由每天仍然到园地里看瓜到无心再去看瓜的经过,反映了土改后农村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其间插入了一段土改前秋生向田寡妇哀求给他南瓜的事,交代了土改后田寡妇仍然坚持每天去看瓜的原因。为了培养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可这样教学: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在教学《田寡妇看瓜》第三段(从“快收完秋的时候”到篇末)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田寡妇为什么连家也不回就往园里跑,而跑到半路又停下来,无心再去看她的南瓜呢?问题一出,只见学生时而轻声读书,时而蹙眉思考;时而捉笔而划,时而又喁喁而语。几分钟以后,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听听几位学生的发言,答案是令人满意的:田  相似文献   

6.
同一篇课文,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板书.《田寡妇看瓜》一课,就可以设计如下四种形式的板书.递进式总要去看瓜:土改前夏秋两季仍然去看瓜:土改后不信孩子们的话无心去看瓜:事实教育了她这个板书从课题入手,以看瓜为线索,反映了田寡妇由土改前"总要去看瓜"到土改后通过事实教育  相似文献   

7.
《田寡妇看瓜》是按土改前后来组织材料的。通过导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填写下表,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语九册11课《田寡妇看瓜》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是赵树理同志一九四九年在北京担任《工人日报》记者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近年来一些老师通常作为一般的记叙文来教,有的干脆讲成“故事”。因此,从结构形式到教学重点,都在“事”上面做文章。但我总觉得这种教法见事不见人,有点近乎图解生活,没有揭示出农村伟大变革的本质。我认为教学《田寡妇看瓜》这篇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了解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应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看到农村社会的一场变革引起了广大农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田寡妇看瓜》这篇课文,是落实“事物和环境”这个训练项目的阅读课文。讲的是土改前,田寡妇年年到园地里去看南瓜;土改开始后,他还是去看南瓜,后来她看到园地里不丢东西了,就不再去看瓜了。作者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环境变了,事物变了,人也变了。阅读时,我们只要抓住了“看瓜”这条线索,把土改前后的情况作比较,就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客,学好单元训练重点。 一、抓住线索,理清思路。这篇  相似文献   

10.
《挖荠菜》有霸气吗?———与李卫东老师商榷彭兴奎李卫东老师的《〈挖荠菜〉的随想》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9期)批评了阅读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读后很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李老师对课文《挖荠菜》的理解。李老师不同意人教社《教师教学用...  相似文献   

11.
苦瓜是瓜吗?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进一步想:我对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来在她的“瓜”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还有一个像不像的问题(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确实不太像瓜)。我翻了翻《辞海》,看到苦瓜属葫芦科。那么,我的孙女认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辞海》的“黄瓜”条:黄瓜也是属葫芦科。苦瓜、黄瓜习惯上都叫做瓜;而另一种很“像”瓜的东西,在北方却称之为:“西葫芦”。瓜乎?葫芦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来了。前天有两个同乡因事到北京,来看我。吃饭的时候,有一盘炒苦瓜。同乡之一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苦瓜。他说:“我倒要尝尝。”夹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我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说:“不错!”我告诉他...  相似文献   

12.
苦瓜是瓜吗?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5年第9期"卷首语藏"栏目刊登了王进举、王有鹏老师的文章《做一身正气的政治教师》,两位老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作为政治教师要有一身正气,读罢不由让我点赞。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了"核心素养",其中之一是培养学生"有正义感",如果教师没有正气,何谈培养学生的正气?但两位老师认为"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最大的邪气,面对来势汹汹的应试教育,愿不愿、敢不敢坚决抵制,能不能坚决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教师能否一身正气的‘试金石'",因此提出了抵制应试教育邪  相似文献   

14.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5期(总第328期)第87页刊载王春香老师《"鼻祖""滥觞""发轫"等词的由来》一文。关于"滥觞"一词,文中认为:"‘滥觞'的‘滥'解释为水满,……意思是说,在江河的发源处,水非常浅,只能盛满酒杯。后来,‘滥觞'也被用来比喻事情的开头。"文中给出的用例引自  相似文献   

15.
拜读《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10期袁满园老师的《孩子,出发吧——〈蒲公英〉解读与设计》,感觉文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提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 0 0 2年第 10期P 4 3上 ,傅燕老师发表了一篇题为《减数分裂有无细胞周期》的文章 ,文中认为“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 ,笔者有不同看法 ,请傅老师和同行们斧正。首先 ,我认为应弄清“周期”一词的涵义。《辞海·上》P 4 5 8对“周期”作了如下解释 :①物体 (或物体的一部分 )、物理量完成一次振动 (或振荡 )所需的时间 ,通常用T表示。振动物体或振动量在经过一个周期之后 ,回复到开始的状态。②天体 (或其他物体 )再度回到某一相对位置或恢复同一状态所需的时间。可见仅完成一次“振动”而不再回到原先状态 (不具有连续…  相似文献   

17.
蔺相如的价值仅仅是汲汲于功名吗?这个问题可以从战国士子的功名观、蔺相如的被发现、蔺相如的家国情怀、对蔺相如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全面认识等四个维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读了《格列佛游记》,大呼"上当",这是游记吗?仔细阅读,它虽然描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等国度历险的奇遇,但如果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它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都是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问题越来越多?厌学、贪玩,批评的话不愿听,苦口婆心的劝告也听不进去,到底是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还是我们老师的能力越来越差?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学生的问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一部分家长不是不管孩子,就是对孩子过分宠爱,往往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面对现实,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是非不分,跑到学校里大吵大闹,弄得老师很难堪,严重打击了教师积极性。二是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  相似文献   

20.
《楚辞·九歌》中的《山鬼》,是一篇祭祀山神的乐歌。但是,由于书阙有间,楚国民间有关这位山神的神话传说,早已亡佚。因此,山鬼是谁?谁是全诗的抒情主人公?抒发的又是一种什么样感情?历来的《楚辞》研究者,对此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王逸认为《山鬼》这首诗,没有统一的抒情主人公。诗的第一段,是自称为予者的歌唱,而这个予,似乎就是屈原。因为这个予,就是山鬼所思之人,故王逸注曰:“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