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活动理念】对高一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充满新的变化和挑战。因此,适应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良好的适应性对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课属于适应和社会性专题中关于学校适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中步入大学,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诸多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自我评价偏差及心理的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等。采取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为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试就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笔者对湖南4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1.环境障碍环境适应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多数高校学生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有47.6%的新生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适应能力和效能的状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高一阶段的顺利适应和心理转变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部分高一学生进行了施测,并通过学生座谈,深入了解了高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扰。调查发现高一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宣泄方面遇到的困扰比较多,并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中去,有利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目的 1.1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学生进入新学校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方法、心理状态都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心理定势和习惯模式都被打破,大多数学生会出现不适应情况.会出现消极、抱怨、失落甚至自我封闭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高一新生总会出现很多适应不良的问题,其中心理亚健康问题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笔者归纳当下影响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氛围、网络虚拟世界、学习压力、情感自尊和环境转变等等等.高一学生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特殊过渡性的群体.过渡期有的学生可能一两周,也有的学生可能一两个月,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密切关注,并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较高的,但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要学会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学会适应,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调节学习压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为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从各方面提出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以进一步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厌学、抑郁、早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一新生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所有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一阶段是学习高、初中数学的转折点.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外,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调动其积极性,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转折期,学好高一数学.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这就需要学生逐步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所谓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新课改理念认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那  相似文献   

14.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处于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这一学习转折或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情况,为中学开展学习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中学版,对漳州市芗城中学初一、高一年段各四个班的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初一、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均略高于全国常模,男生的平均等级略低于女生,高一学生的平均等级略低于初一学生;(2)男女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年级差异的比较中,高一学生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显著多于初一学生。结论加强对入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学年开始后,许多班主任老师接手新的班级,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适应新的学校和班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高一的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衔接管理尝试,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要求,心理健康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6~7岁的儿童刚刚进入小学学习,适应学校生活会使他们的情绪、情感面临重要挑战。儿童这一时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会对他们今后的学校生活,乃至一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新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发生改变,相应地就要求个体作出相应的回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需要大学新生要积极主动回应,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以适应变化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新生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和锻炼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大学新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来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象,联系未来社会生活、学习、工作需要,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心理拓展训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推动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