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特色在于活动、体验和分享,尤其是分享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最具有“心理味”的环节,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所谓分享,即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分享经验、表达感悟、表露内心,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1].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通过团体活动体验、探索、反思和分享,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活动仅仅是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不管采用何种新奇刺激的活动,若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验和感悟,还必须通过讨论分享.分享让学生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和发现.只有情感体验充分,讨论分享深刻,才能有效地将课上的感悟迁移到课下.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设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学生也热热闹闹地参与了活动,但活动完之后却草草收场,由教师自己总结发言.我曾专门向一些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了解分享环节的操作经历,大多数教师表示活动过后学生个个低头不愿分享,这让他们很无奈,为了让课堂顺利继续下去,只好自己总结.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心理课失去了"心理味",变成一盘"活动"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 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要么学生不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体验,即使站出来回答也离题千万里;还有学生直接拒绝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分享环节攻击、贬损、嘲笑其他同学.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负面表现,可以称之为心理课中的阻抗现象.本文笔者立足于第二届市初中心理优质课的课例,分析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主要成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与学科课堂提问不同,心理活动课的“分享”主要指在较为安全、开放的团体氛围中,师生就前面的活动或整堂课的体验进行互动,表达感受,增进心灵沟通.可以说,“分享”是一堂心理活动课的灵魂.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或流于形式,师生的收获可能仅停留在“玩游戏”层面,而游戏引发的体验则无法转换成心理成长的养分.那么,如何促进分享环节的心理能量流动呢?  相似文献   

5.
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环节是“活动一体验一分享”,即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引发学生的体验、互动、反思和分享,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其中的活动仅仅是介质和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分享能够增加活动的价值,将活动的意义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初三学习这么紧张,你们还有时间开设心理课?"这是不少家长甚至是兄弟学校老师的疑问.但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这已经成为幸福心育的必备一环.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育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全面跟进年级组心育工作.学生在心理课堂上进行活动体验、交流分享,在课后阅读心理社团编制的心理小报,...  相似文献   

7.
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一节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学名词辞典里将分享定义为利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分享可以是知识经验的传递,更可以是心灵情感的交流.通过有组织地分享可以拉近学生彼此间有形与无形的距离,让朋辈成为彼此支持与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分享在心理活动课中具有催化的功能,能让活动达到更深一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玉丹 《江苏教育》2022,(16):35-37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分享环节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成效。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分享环节,反思分享环节暴露的问题,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分享氛围,提高分享环节的“心理味”,丰富分享形式,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对分享环节“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保证分享环节顺利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主题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发展及道德形成特点,在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主体活动课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其核心概念是"活动"、"感悟"、"分享"、"转化"。"活动"是指能够引发学生亲身体验或亲心体验的活动;"感悟"是指在体验基础上形成的领悟;"分享"是指分享彼此的感受、经验和信息;"转化"是指将课上学到的东西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核心概念体现在活动课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快乐读书吧"课是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它类似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而不是一般的口语交际课,也不是一般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应由"导读准备课""课外阅读推进课"和"交流分享课"组成的三个阶段课型来开展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教材古典诗歌甚多,许多艺术类高考班使用的也是普通高中教材。在艺术类高考语文课堂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适合古典诗歌教学的课型:探究交流课、专题分享课、实践活动课、“飞花令”课、吟唱课、群文阅读课、校本选修课、比较表演课、创作激趣课、想象体验课。文章对上述课型予以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众多途径中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见,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切实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分享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最具有"心理味"的环节,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学生在心理课上参与分享的积极主动性的具体策略包括:教师示范卷入并自我开放,营造心理安全感;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课堂考核制度;充分运用强化,及时给予鼓励;利用承诺与监督,建立信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它是一门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教师在设计心理课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情感意义性和生活体验性。目前,小学心理课作业的布置时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作业类型主要有问卷调查类、认知思考类、情感表达类、思维导图类、角色扮演类、续编故事类、实践体验类等,作业评价形式有教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及学生互评、班级展示等。“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作业以提升心理课的有效性,建议从增加作业设计的“心理味”、尝试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营造作业分享的安全氛围、拓展作业评价的多重路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分享,是心理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分享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课的深度:分享得透彻,心灵之间的触碰会更加强烈.课常的生成会很精彩,课堂上的受益者会更多:分享得肤浅.问题只会停留于表面形式,或许就是一个“伪问题”,学生不会明白问题设计的意义,对课堂的印象也不深刻。在实践中,一些心理课分享环节进展得不足那么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教师缺乏相应技巧.课堂将会陷入僵局,一片寂静:如果心理教师能够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咨咖技术。课堂将会有转机.学生会更乐于投入到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上好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可以调动学生对心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联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心理课堂、追求教学有效性等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积极的"首因效应",设计四个教学环节:适切的导入活动,迅速建立师生联结;参观心理辅导阵地,解密心理辅导工作;师生平等共建契约,追求有效课堂辅导;三分钟分享不可少,聚焦感受、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合与实践"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活动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课前活动体验为前提,以课内的分享交流提升为主导,以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心理辅导活动课以有关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以及在交流和探讨中的感悟、成长,闲此心理课提问的有效性成了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中对心理课的定义和总目标进行描述,心理课的课程安排和评价标准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不作为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课程,心理课应以活动体验为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并练习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反应范式,以作为实际生活中类似情景的参照,并迁移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以往研究表明体验性学习对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有切实的情感体验等是心理课的设计难点和重点.本研究以"适应中学生活"主题课程为例来探讨心理课在结合探究体验教学和内容传授教学模式上的尝试,从而呈现出学生课堂体验在心理课堂中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宋小掺 《考试周刊》2022,(2):139-142
故事教学法将故事合理地融入教学环节中,促使师生、生生展开沟通分享,起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展开故事交流,在导入环节设置有悬念的故事,调动学生的视听,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体验作品.在拓展环节将诗词融入其中,并引发学生想象,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促使他们读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