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与势在必行的工作。学校应开展以“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学生个体应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姜松梅 《培训与研究》2008,25(10):95-97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与势在必行的工作。学校应开展以“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学生个体应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及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心理素质和毕业生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属于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学生心理成长需要真实的、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个体的价值,把心理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创造积极取向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是按学科课程的形式安排的,沿用学科教学的模式.或只是运用角色扮演、学生讨论等较简单的形式,大多数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而一些事先经过充分准备和演练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显得不真实、不自然。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重确保个体转变的心理历程有足够的时间,提供“游戏活动”与“讨论分享”灵活交替的场地,在全员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和发展人的心理品质,使心理健康教育趋于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从而为孩子们构建一种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合适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识、调节、发展自我心理,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最终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探求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教育界的热频词。提炼心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梳理学科知识网络,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力、社会适应力、学习品质。由此提出,探讨构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网络:自我认知、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命教育,并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习得的“情境浸润”“问题驱动”“活动体悟”“评价反思”四个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常用手机上网会对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情绪以及成绩、日常行为等产生影响。学校要制定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制度,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约束、管理,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矫正学生手机上网依赖倾向,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是奠定学生成功人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及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方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以自信、乐观、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一、开好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它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沟通,化解心理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课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省、自信、自我  相似文献   

9.
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要素。鉴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民族特色,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以及信仰特色,同时挖掘民族种群的心理资本特质。在心理资本视域下建设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学生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处于被动接受的这一现状,提出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引导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实现心理自助,从而促进其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校园心理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切的体验。文章就学生行为改变和自我感受等方面,强调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目的,包含学生自我探索、自助及互助等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等,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表达。现以一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令人舒服的表达”为例,介绍教师在心理课上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采用适当方法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发展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的确,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教育场所,负有培育具有良好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状态的下一代的职责。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在一些文件中也作了相应的指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而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在线学习有机融合,契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核心素养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以全面培育学生的心理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以“以乐慧心愉悦身心超越自我”为核心理念,以音乐辅导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兼顾教师,辐射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特色音乐心理辅导以“五音课程”为核心,“主题活动”“文化浸润”为辅助,“干预辅导”为保障,引导学生认知素养、提升素养、融合素养、优化素养,成为素质少年,建立美礼校园。  相似文献   

16.
束晓崯 《中国教师》2009,(20):51-52
<正>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目前在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了学生个体的成长、进步,也阻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以往的学校教育通常是以班级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而无暇顾及到学生个体特点,长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的缺陷。重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农村小学生在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指引学生形成与强化核心素养,如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等,经验表明,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利于教师渗透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教学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学生能在乐观、积极的心理助力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优化学习感受并学知识、强素养。如何优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教师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家校共育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将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直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合适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识、调节、发展自我心理,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最终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探求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