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生不愿学的现象,这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有很大的关联。数学课程因为公式性、理论性的知识太多,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对此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上课过程中也难免会感到乏味,于是就会出现分心和走神的行为。对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过程来帮助学生缓解心中对初中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让每一个充满个性的课堂导入成为每节课开始时的第一锤,精准地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从而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焕发数学学科活力,同时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升求知欲望,对教师来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野是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高中部的英语教师、高一班主任、学校心理辅导室主管。2006年,她因患重度抑郁久治不愈,极度绝望,多次企图自杀。后来被辽宁师范大学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方向一名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彻底治愈,再没有复发。她说:“咋能不复发?只不过是有了复发苗头时就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自己给自己治疗,一治就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有一个环节是教会患者自己对自己的复发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刘野在自我心理调适中,让自己的个性由悲观、萎靡、退缩、多疑、爱担心向乐观、振作、向上、自信、果敢方向高效地发展。她虚心、认真、努力、刻苦,几年如一日地坚持钻研并运用这套技术。2012年,《大连晚报》《天津日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十余家报纸报道或转载刘野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曾患重度抑郁,并且帮助一批患者摆脱困境的事迹时,有的专家半开玩笑地说:“刘野这么自信、勇敢、有精力,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治疗治过头了?”  相似文献   

3.
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我校实施的背景 (一)学校背景 我校在2011年引入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当时就读学生人数8000余人,其中,初中1700余人,高中6000余人。当年这项技术只在高三年级实施,因为高三年级高考压力大,心态等方面迫切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4.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天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课不专心听讲,教师批评,家长责备.如果教师能够使孩子们一上学就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学习并带来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就会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现笔者将点滴感受总结如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5.
“快中考了,可我现在心烦意乱。越烦越学不下去,学不下去就更烦。”“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失去了学习的勇气。一会儿觉得很有把握,可一会儿又觉得什么都学不进去……”“我是个‘高四学生’。去年高考落榜后,父母花了几千元让我复读。用着父母的血汗钱,我不敢想像今年高考如果再失利,我该怎么办。一想到这些,我就忧心忡忡,学什么都不踏实。”上述这些话,都摘自中学生的来信。这些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是其主观愿望和自身行为之间构成的一种矛盾——渴望升学成功却又整日忧虑着考试失败,想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却又总学不下去,…  相似文献   

6.
讲话,和讲演(演讲)不同,讲演让人感到有宣传鼓动意味,听起来自觉不自觉地要打点折扣。 我学“讲话”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候,家乡刚解放,新政权一建立就办起了村小,把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收拢来学习文化知识。我10岁,分到二年级。二年级总共二十四五个学生,我算是年龄小的,最大的15岁,和一年级同在一个教室合班上课,后来知道这叫“复式教学”。开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小学和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通称为1—9年级,其中7—9年级是传统所谓的初中阶段。这九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贯穿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下“。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应该说,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是系统而科学的,充分注意到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小学(1 ̄6年级)与初中(7 ̄9年级)之间有较大的跳跃,阶段性明显,而整体性、连贯性相对减弱,在过渡与衔接上(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和断层现象,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现象与问题一、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1.学习习惯上与初中学生要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时间安排不合理,上课专注力不够持久,容易分心走神等。2.学习方法上对初中学习的不适应。例如,听课不太善于抓住重点、领会要点,不会作笔记,作札记,勾画批注课文,不善于利用课文的注解、相关的工具书解决学...  相似文献   

8.
教惯了中段的数学,乍教一年级,总觉得有些不适应。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使我伤脑筋。尤其使用学具后,还没完没了的摆弄学具,更使我烦心。一天课上,我发现王圣同学又在摆弄学具,我对他说:“不能再摆弄了。”王圣放下了学具。我再回头看他时,王圣又在摆弄学具。我强忍着气再次提醒:“别再摆弄了,再摆弄,我就给你扔了。”过了一会儿,我再看他,  相似文献   

9.
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一名高一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依托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和暗示学习技术迅速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并塑造出学生的优秀个性品质.本案例证明运用元认知技术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塑造优秀的个性品质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自黎世法教授到我校进行“异步教学”讲座并亲临指导我们上课,在思想观念上我走过了从不理解,冷眼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倡导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上,我经历了从不适应再到比较顺利的变化过程。在这里我想就自己一节课的实验经历谈两点肤浅的体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被动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课堂上教师拥有相当大的活动霸权和知识霸权,教支配学,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灵活性,趣味性丧失了。而在异步教学课中,一上课教师提出问题、批示方法后,学生进入运用异…  相似文献   

11.
学习分心是指学生不能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学习活动的心理现象,例如,出现闯入性思维,做出东张西望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师在科学心理学的视角下,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放松训练和输入积极的程序性知识,结合认知辅导,帮助一位高中生成功克服了学习分心,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贪玩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课不专心听讲,教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指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开始有零星的、肤浅的元认知知识,弗拉维尔通过实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意识即元认知也逐步增强.在原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加进元认知的理论,识字教学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是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知识,明确该"学什么";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元认知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后让学生加强元认知监控,反思该"怎样学",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王艳 《甘肃教育》2014,(2):63-63
正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势1.解放了师生。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解决了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2.提高了教学效率。平时教师总是惟恐学生学不会,细讲、重复,耽误了许多时间,效率自然谈不上。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农村初中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的表现 1.学生不喜欢开口说英语,认为学英语用处不大. 2.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3.上课时学生没精神,打瞌睡的学生多. 二、农村初中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1.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农村,有些设在农村里的小学点,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没开始接触英语,即使安排了英语课也是拿来上其他的课.到了初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跟不上,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最后就逐渐厌学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上课“分心”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学习的头号大敌,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学生不知所措,家长心急如焚。的确,有人做过实验,注意力高度集中时,5~8遍就能背诵出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而在注意力涣散时,即使书读百遍也不能“见”其义。因此必须克服“分心”的毛病。如何有效地克服“分心”的毛病呢?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兴趣,要遵循心理学规律,大多数人喜欢受表扬胜过挨批评,学生更不例外。要让孩子感觉到,这门课很简单,我在班上基本上还处于中上游,努力一下会更好。学生只要有这种心态,学起来就会很有…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呢?下面我结合新教材初中生物课本七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原因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2.学不得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社帅堂小学农基课教师梁仲和举行了一次公开教学,课题是初中一年级的“繁育良种”,效果较好.其教学过程如下:一、课堂教学上课了,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复习推广良种的意义(略),然后导出繁育良种的方法.板书:“繁育良种”,再列写“1.片选;2.穗选;3.一穗(株)传.”教师简介这三个繁育良种名称后,叫学生带课本和笔记本到学校小农场的水稻生产区进行现场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有经验的初中教师都知道,为了能培养出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初中毕业生,必须把握住;一、在初一打好基础;二、在初二防止分化.那么到初三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可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会在初二产生两级分化呢?我仅从数学方而,结合我这几年教学实践,浅析如下: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在上初中后,还像上小学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的惯性转动,不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干脆什么都不记,听不出“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