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活跃,但是情感的外部表现并不明显,不善于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绘画疗法运用图像等形式呈现绘画者的心理内容,利用非言语工具引导绘画者觉察、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解决内在心理冲突,激发自我的力量。绘画疗法适合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从创作、交流讨论、分析总结探讨了绘画疗法在高中生心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过程,然后举例从准备、制作、分享、讨论、总结等方面介绍了绘画疗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中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书写、戏剧、摄影等艺术媒介来促进个体心灵成长和治愈的辅导形式。因其具有“少指导重体验”和“非言语投射性”等特点,在中学心理辅导课中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不仅增强了趣味性,更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降低了学生的防御心理,更易呈现内心压抑的情绪情感和矛盾冲突。结合表达性艺术治疗融入中学心理辅导课的探索实践,阐述了绘画、心理剧、OH卡牌三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融入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具体策略,为这一疗法有效应用于中学心理辅导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集音乐、舞动、绘画、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它以多种艺术形式为媒介,秉承人本理念,专注于人本身,通过体验性的艺术表达途径,来了解、探索、接纳、唤醒、悦纳内心自我。它所具有的艺术表达整合性、沟通非言语性、多元体验中的创造性与审美教育的情感性等特征尤其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运用表达性艺术疗法,可以激活右脑,跨越言语之障,比如,带领儿童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联结真实情感;在音乐冥想中激活内在能量;在游戏体验中达成游戏成果和自我的双重建构。由此心育目标可以潜移默化得到实施,表达性艺术疗法让心育工作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儿童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手段,是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先导。儿童绘画本身就存在其艺术性,要改变现阶段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尊重儿童绘画心理和视觉表达使这种艺术性思维的外化。  相似文献   

6.
房树人绘画测验(H-T-P)是艺术疗法中出现较早的一种测验和治疗技术,它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透过描绘"房""树""人"等图案,将被测者深藏于潜意识层面的人格面貌呈现出来,并藉由绘画引发交流与沟通,使当事人内心的问题得以澄清、冲突得到解决。房树人绘画测验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各个领域,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绘画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绘画为中介,结合患者对绘画作品的联想和解释,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绘画疗法的焦点不是集中于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绘画技能上,而是注重治疗过程,即患者的神入过程.患者的知觉以及他们与咨询师分享这一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团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谓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是结合艺术和辅导、咨询与治疗的一种心理治疗或辅导方法。根据英国艺术治疗家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Art Therapists)的界定:艺术治疗是指当事人在艺术治疗者的协助下,透过绘画、塑造等艺术媒介,从事视觉心象(visual images)表达,并借此心象表达把存于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向外呈现出来。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9.
凡高和高更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他们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着力主观再创造以表达内心情感,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在艺术形式上极具主观“表现性”;而他们深刺而真诚的“悲剧性”人生体验与艺术追求,拉响了现代美术的前奏,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正>文学作品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在造境、表情和达意等方面,文学艺术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之间有相通性。将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能成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获得精神享受、陶冶美化情怀、体验生命价值的一种途径,对于解决实施新理念的愿望与课堂教学行为背离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借鉴"情知对称教学论"的基本原理,笔者提出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渗透于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涉及到相当广泛的知识领域。我们知道,绘画如果只追求其外表的话,那么在这个发达的电子时代里,绘画早就被电脑、照相所替代了。这门艺术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生存并得以发展,原因在于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精神深处的情感。从艺术理论上说,内心最深与最高的层次,也就是艺术和艺术作品的最深与最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正>一、序言 艺术存在性就艺术本身来看,无非两类:空间艺术,如绘画、书法、雕塑等,其艺术形式的完善不以时间的推移为推移;时间艺术,文学、音乐、舞蹈、影视作品等,其艺术形式的完善以时间的推移为进程,这种分类的本质说明艺术是有其独立存在性的.这里所说的艺术独立存在性,首先是说艺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人类社会客观存在,而不是某种客观存在的附属物,也不是某种先验本质的外化.如果对于艺术,一个先验的本质并不存在,也不是某种客观存在的附属物,那么至少总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了,先要有这个东西存在,然后才能用些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艺术,具有独立存在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诗歌是典型的抒情文本,欣赏诗歌就是经历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体验在体验者内心生成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外化,即将内化后的认识、理解、体验、感悟等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形式传达出来.简言之,内化与外化是诗歌鉴赏的二弦.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物,艺术课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情感与人的主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尝试抽象画”的课堂教学,利用音乐的意境来营造教学情景,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情感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用色彩的语言、笔触的变化多方面去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并分享彼此的心情感悟,从而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走近”抽象画,感受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适时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薛勇 《华章》2011,(12)
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新的材质和技法在绘画中应用,从而在传统的审美基础上新的艺术形式得到开拓和表现.文章从材质的绘画中的表现力、材质特性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综合绘画的探索与实验三方面对综合绘画中材质语言进行了探究,以供广大绘画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具体到绘画艺术,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意境的生成等.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艺术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艺术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绘画作为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世界,表达内心感受.教师如果能够适时抓住时机,在绘画活动中注重孩子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使绘画活动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绘画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属于艺术治疗,其原理是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将混淆的思绪、困惑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绘画活动可提供一种具体而非语言的媒介,传达学生的意识或潜意识,  相似文献   

19.
儿童通过绘画表现内心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表达人之初无邪的情感。在绘画教学中,教师既要保留住学生的纯真童心,又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帮助学生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将学生的情感需求摆在第一,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童画世界里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20.
石倩 《文教资料》2009,(32):100-101
手风琴演奏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演奏者对乐器的娴熟操作与丰富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借用手风琴演奏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去深刻揭示作品内涵,实现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从手风琴作品的感知、手风琴作品的内心体验及技术性外化这两方面,着重分析手风琴作品艺术表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