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梁子是《春秋谷梁传》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谷梁传》的最早的作者。《春秋谷梁传》的产生先于《春秋公羊传》,荀子对《春秋谷梁传》学术特色之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其间当对《春秋谷梁传》多有损益。《春秋谷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春秋谷梁传》的成书明显先于《春秋公羊传》。  相似文献   

2.
说春秋笔法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中说:"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那么,何为"春秋笔法"?春秋,古代史书的统称。《墨子·明鬼》中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春秋以后的历史书籍仍有沿用这一名称的,如《吴越春秋》和《十六国春秋》。  相似文献   

3.
"春秋笔法"是《春秋》记录历史所运用的书写方式,它以客观实录为核心原则,在史实叙写中寓以褒贬。吴伟业的《圆圆曲》承袭春秋笔法的叙事模式,既强调"秉笔直书"的实录原则,又在客观叙述中通过"一字见义",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态度。春秋笔法的运用,使《圆圆曲》彰显出独特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巨著,它对中国的文学是总结是归纳。总结的是前世的文学创作,其中对于孔子修《春秋》所使用的"春秋笔法"有其独到的评论,并且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春秋笔法在当时的发展;归纳的是文学创作方法,在其中显现了"春秋笔法"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对于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休作为汉代公羊学理论的总结者,依托对《春秋公羊传》的解释与发挥建构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借助于整顿和确立《春秋公羊传》义例,为困境中的今文经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同时,再一次高扬了"大一统"的旗帜。他通过对"春秋之五始"的逐条分析,从超越与现实两个维度论证了"大一统"的合理性与神圣性,并最终落脚于具有强烈现实指向的君臣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安国《春秋传》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其中极力宣扬《春秋》复仇大义,强调"臣子于君父有讨贼复仇之义"、"仇者无时焉可通"、"能与仇战虽败亦荣",许多三传都没有解释成复仇的史事,在胡安国的笔下都有了复仇之义。《胡传》复仇说是在《公羊传》复仇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的,但又反对《公羊传》九世复仇及臣可向君复仇等主张。胡安国推崇《春秋》复仇之义,从现实角度讲,固是为向金复仇张目;从根本上讲,则是为维护儒家伦理做出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7.
《公羊传》是解说《春秋》的经学著作,书中叙述了一些精彩的故事,叙事中蕴含小说化因素。《公羊传》所叙故事富有传说色彩,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细节描写非常生动,使得《公羊传》在解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研究《公羊传》叙事小说化的成因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公羊传》至关重要,究其原因,主要和公羊先师解经的需要密不可分,也与《公羊传》的成书过程有关,还受到了齐文化和战国小说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尽管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但《左传》解释的方式与后两者是大不相同的:《左传》解经重视历史事件的详细交代,补充了很多"无经之传",而且叙事艺术高超,从而最终形成了不同于《公羊传》和《谷梁传》的独特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作者是徐渭,徐渭志在《春秋》,他所写的《金瓶梅》是一部春秋大传,是以春秋笔法塑造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1.
【作者】《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编年体史书的合称,均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三部书的作者分别为左丘明、羊高、毂梁傲。  相似文献   

12.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借助对传统儒家经学的解释来建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这对后来的经学解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他对于《春秋》的解释,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程颐对于《春秋》的解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会通三传、义理解经、以四书说解《春秋》、注重"春秋笔法"、以理学解读等,这些都为后来理学家解释《春秋》,即理学化《春秋》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范。可以说,程颐《春秋》学在宋代经学解释学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训诂学以解释词义为首任,训诂方法多种多样,《春秋公羊传》正文训诂主要采用了据境索义和因声求义两种方法。据此认为,传统训诂学在先秦已经萌芽,在《春秋公羊传》时期已经基本成熟。穷尽性地整理与研究古籍中的训诂资料对于新时期训诂学的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学小常识     
关于"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类别。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6,(4):18-21
《春秋·桓公十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庄公三年》"夏,五月,葬桓王",周桓王自薨至葬历时凡七年。历代学者对经文中的"葬"字有两种不同的说解,一说是缓葬,以《左传》为代表;一说是改葬,以《公羊传》为代表。此两说,各以为是,至今无定论。从《春秋》经传字例、《春秋》经传书法、周王室在东迁后的政治经济情况各方面考察,缓葬之说既符合《春秋》经义,也符合当时周王室实际。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后世史宫所遵循的修史原则、方法以及指导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春秋笔法”是孔子编修春秋的指导思想.孔子编修《春秋》的实践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一直是研究孔子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于其探讨也是争论不休.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它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学者们研究历史文献的书写演变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春秋笔法谈     
请看《辞海》“春秋笔法”条目: 古代学者以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史记·孔子世家》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意思是“该记载的一定记载,不该记载的一定删除”,是说孔子写《春秋》的刚正不阿、严肃认真的态度.这里既未属意“春秋笔法”的特点,也未谈及“春秋笔法”的使用。《辞海》条目中所界定的“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云云,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范畴,其外延过分宽泛,令人无所适从。因为这样的文字可以说俯拾皆是,但俯拾皆是的并非都是“春秋笔法”,它淹没了这种笔法固有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经”史”之别是王闿运《春秋》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并形成了他治《春秋》的整体思维意向。他认定《春秋》及《公羊传》、《榖梁传》是“经”不是“史”,在“义”不在“事”,而《左传》为记事之书。在此前提下,王阎运展开了对《春秋》学的研究,沿袭公羊家之“义例”解经风格,阐释经典之微言大义,以达通经致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说三道四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相似文献   

20.
笔者所说的“经”、“传”、“注”、“疏”属于古代典籍,四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是被儒家列为经典的著作。如《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