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鹃从小生活在奶奶家。奶奶说,小鹃刚生下来,妈妈就把她送来了。那时候,妈妈工作忙,整天四处跑;爸爸在国外学习工作,小鹃只能由奶奶带。在奶奶家里,小鹃过得很舒服,奶奶爷爷对她特别好,小学六年就这样过来了。小鹃在奶奶家一直长到12岁。  相似文献   

2.
妈妈打电话过来,说苹果树结了好多果子,还有她和爸爸都镶了牙。家里一切都好,她很开心。是啊,妈妈的苦日子算是有头了。妈妈和爸爸从小都娇生惯养,性格一个比一个倔犟。他们结婚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了姐姐后,爷爷奶奶却相继去世。而之后出生的我和小弟仅差两岁。这么多孩子要照顾,还得下地干活,而我的爸爸什么也不会做,还爱好打麻将。打打闹闹就成了我家的家常便饭。爸爸对妈妈的辛劳和愤怒视而不见。妈妈曾经想过离婚,甚至想去死。可她一看到我们三个还小的孩子就心软了。她下了决心,一定要让我们姐弟三人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3.
苦恼的妈妈 前两天讲座时,有位妈妈课间来找我诉苦。她是一名小学老师,休完产假之后,就回学校上班了。平时工作特别忙,她干脆把孩子送回老家,由孩子的姥姥姥爷来照顾。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妈妈就回老家,专心陪孩子一两个月。孩子小的时候,妈妈觉得这样挺好,每次见到妈妈,孩子都表现得很开心,而平时她又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真是两全其美。六岁时,妈妈把孩子接到自己任教的小学里读书时,才头痛地发现了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妈妈,对不起     
我的妈妈是位勤劳、慈祥的母亲,她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关心、爱护,但是我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却经常惹她伤心、生气。记得有一天,我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妈妈回到家,发现地上有许多碎片,便知道是花瓶碎了。她走到我身边,关切地问道:“孩子,是你把花瓶打碎的吗?”我害怕挨打,便摇了摇头。晚上,爸爸回来了,妈妈又问爸爸,爸爸一脸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这时,妈妈愁眉苦脸地说:“谁  相似文献   

5.
亲情     
在我的邻居里,有一个非常特珠的家庭,一个小女孩她只有九岁,她原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可是,就在她三岁的时候,一次枪杀案夺走了爸爸的双眼, 而妈妈嫌弃盲人爸爸,便要求带着小女孩离开父亲,而只有3岁的小女孩却要留下来照顾她那失明的父亲,无奈的妈妈只好自己离家出走,从此一个幸福的家庭就变得支离破碎了。九岁时,她承受了与她同龄孩子不能接受的困难。每天上学前,帮爸爸收拾家,然后才去上学,迟到了,老师责怪她,她向老师说明一切,老师热泪盈眶。放学后,她要帮着爸爸做饭,还要去洗碗。就这样,家里一切全都压在了小女孩身上。可爸爸认为自己是女儿的累赘,三番五次想自杀,都被女儿一次又一次地救了下来。小女孩担心爸爸再想不开,便把家里做饭的刀,捆东西的绳子藏了起来。但不知爸爸什么时候又找到了刀、绳子,摸着走到一片树林里想上吊。小女孩放学后找不到自己的爸爸,便问邻居,得知父亲到邻村的树林里去了,小女孩  相似文献   

6.
良师不器     
在我姑娘6个月时,我就离婚了,现在她已十岁,四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直自己带孩子,我不仅要给她温柔的母爱,更要给她坚强的父爱。我刚上班时在农村小学,看见那些基础很差的孩子我真是头疼。我为了要给他们上早自习,6点就要背着两岁的孩子,把她送到雇的奶奶家,她每次都哭个不停,抱着我脖子说:"妈妈,别走!"  相似文献   

7.
报恩记     
每当乔小美以救命恩人的姿态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很“杯具”。 其实,她压根儿没有救过我。但是她的爸爸却真的救过我的双亲。 那件事情,说起来有点儿像小说或者电视剧。2000年,爸妈把年幼的我放在奶奶家之后,打算一起去旅行。临上机之前,乔小美的妈妈忽然打电话给我妈妈。说小美的爸爸喝多了,正在家里发疯呢。我们两家...  相似文献   

8.
我爱妈妈     
妈妈头发短短的,眼睛水汪汪的,像黑珍珠似的,身材很苗条,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妈妈对我特别好。有一次,我发高烧,妈妈急急忙忙从公司赶回来,抱着我就往医院跑。那天非常热,妈妈满头大汗,可她却顾不上擦。到了医院,妈妈帮我挂号,又把我送到注射室。打针的时候很痛,妈妈见了,心疼得抱着我哭。妈妈整整陪了我一夜,一夜都没睡,不停地抚摸我的额头。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我的妈妈今年三十六岁,她高高的个子,有一双浓眉大眼,樱桃似的小嘴,留着长长的披肩发。妈妈很爱我,有一次半夜,我生病发烧,爸爸又出差了,妈妈一个人连夜把我送到医院,一直陪着我打点滴……  相似文献   

10.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9):55-57
小鹃从小生活在奶奶家.奶奶说,小鹃刚生下来,妈妈就把她送来了.那时候,妈妈工作忙,整天四处跑;爸爸在国外学习工作,小鹃只能由奶奶带.在奶奶家里,小鹃过得很舒服,奶奶爷爷对她特别好,小学六年就这样过来了.小鹃在奶奶家一直长到12岁.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们与两位孩子家长一道用“3.3.3智能学具”测查孩子的智能水平和个性特点。一个孩子四岁半,一个孩子五岁,同做“三维找房子(3.33智能学具的一类题型)”的竞赛游戏。事前,我特意提醒两位家长只能看孩子做,不要说话。开始,两个孩子都做得很好。做到中间,四岁半孩子的妈妈发现她的孩子把几何体放错了位置,就急不可耐地说:“错了!”并告诉孩子这个几何体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孩子按照妈妈的意见改了过来。过了一会,她又放错了一个几何体,妈妈又告诉她,她又改了过来。等孩子再拿出一个几何体的时候,她自己不再放了,一次…  相似文献   

12.
西子姐姐:我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孩,跟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收入不高,经济不宽裕,脾气也不好,有时还拿我出气。妈妈有意要我和她一起生活,爸爸又一直不肯放手。西子姐姐,请你帮我想想办法啊!一个急等答案的女孩爸爸虽然经济不宽裕,也难免拿你出气,但“爸爸一直不肯放手”,说明爸爸爱你,舍不得你。父爱是很深沉的,他不会轻易表露。姐姐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和你一样的小女孩,她有一个哑巴爸爸。她从小没有妈妈,两三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哑巴,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哑巴爸爸,宁愿让哥哥给她梳头,疼得龇牙咧嘴,也不要哑巴爸…  相似文献   

13.
奶奶的身高     
我的奶奶在我爸18岁那年就成了寡妇,是她含辛茹苦把我爸爸和叔叔拉扯大,再后来又一直照顾我和我堂妹。在我刚上小学的那年,爸爸、妈妈都去了外地工作,叔叔和婶婶又在闹离婚,我和妹妹只好被放在了奶奶家。有一天放学,奶奶来接我回家,年幼的我突  相似文献   

14.
我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但是过年我要去奶奶家和爸爸他们过,而妈妈就和朋友一起或一个人在家过。我想要陪妈妈,但妈妈却说:"你去奶奶家过年吧,你是她的孙女哒!"就这样平静地过了好多个春节,没有妈妈,当然也没有其他的人打扰。但就在这个年里,我伤透了心——爸爸竟然把那个破坏了我们家庭的女人带了回来!我看见她就很想一走了之,可想着是过年,还是坐下来吃饭了。我越吃越生气,心想妈妈一个人在家,而爸爸你却把这个女人带了回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一、陪伴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说孩子读书的过程其实就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渡过的。孩子小,没有辩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时需要看家长,她会模仿。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陪着孩子共同学习,读书。我的孩子1岁的时候,也正是她的爸爸考博期间,爸爸每天伏在桌子旁学习、看书,我就抱着她在一旁边看书边讲故事……那时孩子还不知道书的概念,但她知道妈妈爸爸都在看这个东西,而且每次我都要给她不停  相似文献   

16.
离异后她对儿子说: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1995年,李小明只有6岁,当有一天爸爸问他愿意跟谁过的时候,他就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全的家了。离婚后,张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对儿子说“:现在妈妈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要为妈妈争口气。李之龙重新组建家庭后,觉得对妻子有愧,曾提出在经济上适当帮助张英。张英一口回绝“:没有你,我和儿子照样会过得很好。”张英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叫到跟前“: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不能让妈妈失望啊!”李小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虽然不能完全领会妈妈的意思,但他知道…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爱     
姜杉杉 《下一代》2008,(Z2):46-47
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她爱我胜过爱她自己。妈妈是个爱漂亮的人———人长得也漂亮,圆圆的脸蛋,白皙、细腻;眼睛大大的,眼珠又黑又亮;身材也很好看,穿什么都可体,尽管她没有几件好衣服。都是我的命不好,简直是个扫把星。我出生没多久,就把爸爸克死了,而且死得很惨,是死于车祸。从我记事起,妈妈为了撑起我们这个小小的  相似文献   

18.
吴淡如 《课外阅读》2012,(23):14-15
亲爱的孩子:不久前,我访问了一位很优秀的专业女性。她说起自己成长的故事时,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痛着。她是个不被妈妈喜欢的孩子。她的妈妈在很年轻时,喜欢上她的爸爸,有了她以后,才发现她的爸爸老早就有自己的家庭。妈妈万般不愿意地把她生下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她的继父结婚了。她的妈妈又接二连三地生了一群弟弟妹妹。幸运的是,继父对她很好;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19.
小花同学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的爸爸由于家里很穷,没有娶媳妇,她是爸爸领养来的。由于从小就没有妈妈,爸爸年纪又大,不能把她打扮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整洁;由于她自己也有很多的缺点,心理不是很健康,因此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没有什么地位,班里出了一些不好的事,同学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她。  相似文献   

20.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