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丽亚、彼得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关素质与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素质的呢?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3.
陈静 《小学生》2010,(12):24-25
现在老师们都在使用鼓励教育,多说孩子们的优点,多对他们说:“你真好,你真棒!……”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称赞孩子,老话也说:“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这是怕造成孩子自满和骄傲的心理,当然,如果我们不是衷心称赞孩子,只是胡乱称赞一番,那么就确实有宠坏的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该怎样鼓励他们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呢? 家长首先要调正自己的心态,说通俗些就是要让孩子觉得你挺亲切的,你不但是他们的父母,更是他们知心的伙伴,有话都愿意和你倾诉。我常常说,人世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一个已成年的孩子搭着父母的肩在闲逛,时而交谈,时而相视一笑……怎样去建立这种亲密的父子母女关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何田译我父亲是一名牧师。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常常抄近路穿过他的花园,把这里的花几乎摘了个精光。一天早晨,当孩子们正路过时,一个男孩问:“我能拿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我父亲问,孩子选了最洁白的一枝郁金香。父亲继续说道:“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  相似文献   

6.
“你听我说了没?”“我刚才不是告诉你把外套拿上吗?”“喂.外面很冷的……”类似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父母和几岁大的孩子之间。似乎对大人跟他们说的一切,孩子们都充耳不闻,或者是左耳进右耳出。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7.
开心万花筒     
反应德育课上,老师教育同学们说:“你们回到家里,首先要关心父母,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的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第二天,老师要同学们汇报父母的反应。乐乐说:“我爸妈说,你想要钱就直接说好了,别拐弯抹角,跟谁学的奉承人?”走迷宫请快速穿越迷宫,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家长通知书从乐乐手里抢过家长“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半天老摆弄它父亲说着,干什么?”翻阅起来。:“在课堂上通知书,只见上面有老师写的批语往同学的衣服里塞虫子……请家射弹弓,。”你长大会成什长来谈一谈“你在学校里净干这些,是我从您父亲向乐…  相似文献   

8.
父亲和孩子来到一堵墙跟前.父亲对孩子说:“给你10米的助跑,你敢不敢跳过去?”孩子用眼睛瞟了瞟那堵墙.回答说:“这么矮的一堵墙.没有一点问题。”于是孩子一跃而过。可他没有想到.墙那边是一条沟,他重重地摔在了沟里。孩子从沟里爬起来,愤愤地说“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过来一会儿.他们又顺着墙往前走了一段,父亲忽然停住,又对孩子说:“孩子.给你10米助跑.你敢不敢再跳过去?”孩子连忙说:“不行啊.我已经受伤了.脚还疼呢.再摔一下我哪里受得了。”  相似文献   

9.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听,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应如何来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补白     
《学习之友》2012,(9):20-2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去父母敢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今天倒过来了,很多孩子对父母说:“你懂什么?”  相似文献   

11.
如果孩子正处于读书阶段。父母一定会问孩子很多问题,诸如“今天学习了哪些新的内容”、“这次考试的排名情况如何”、“最近常和哪些同学在一起玩”等,甚至是“有没有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唯独有那么一句话,其实是为人父母者最应该问一问孩子的,却又常常为我们所忽略,那句话就是:“孩子,你快乐吗?”虽然身兼父亲和教师之双重角色,理当对孩子偶加垂询,但我做得连自己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12.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为何说谎症状:一位父亲正在审问他的儿子。“老师说班里丢了一块钱,是不是你拿的?”孩子:(恐惧地看着父亲)“不,不是我。”父亲:(口气缓和,交待政策)“你只要说实话,我不打你。”孩子犹豫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是我。”父亲:(震惊,怒火万丈,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周一特别爱哭 ,老师常常哄他们 :“别哭 ,别哭 ,你爸妈会早点来接你……”有的老师哄烦了 ,于脆来硬的 ,但他们依然哭个不停 ,甚至哭声越来越大。回忆我们小时候 ,有时离开父母 ,环境又不熟悉 ,也掉过眼泪或大叫两声 ,这是一种必要的缓解。既然哭是一种缓解 ,我们为什么却要求孩子们强忍住不哭呢?所以我值班时 ,孩子想哭 ,我总是抱一抱他们 ,说 :“老师抱抱 ,想哭你就哭吧……”随着孩子情绪的发泄及注意力的转移 ,哭声就会渐渐停止 ,有的孩子还会因奇怪你让他哭而马上中止哭声。大家不妨试试这个办法不要让孩子强忍眼泪@赵俊玲…  相似文献   

17.
久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在全国反应热烈 ,不可不读。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后 ,我为这位父亲对孩子沉甸甸的爱 ,以及对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所震撼。你听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小时候 ,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 ,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话都最想对父母说 ,面对居高临下的父母却往往相对无言 ,默默无语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我们好久好久没有拥抱自己的孩子了———在发达国家常常看到这样的标语 :“你今天有没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 ?…  相似文献   

18.
一次语言课上,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一家”,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兴致勃勃地谈起来:“我家有三口人,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我家有四口人……我爸爸当警察,妈妈是老师……”只有李政小朋友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于是我就走过去亲切地问:“你为什么不给小朋友说呢?说说你的家人。”李政小声地说:“我忘了。”当我问及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你喜欢与他们玩游戏吗时,他只说了声“不知道”就又低头不语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其他的更说不出所以然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晚上,我通过电话与李政的妈妈…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在回忆父亲对他的培养时,曾经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看见那个鸟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回答。“那是一只褐色的、会发喉音的画眉,你父亲什么也没教你吗?”  相似文献   

20.
“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玛丽总是主动地完成任务,而且记住按时刷牙,可是她的弟弟鲍勃却常常需要父母提醒。有一次,母亲对鲍勃说:“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姐姐那样听话懂事呢?”教育专家认为,进行这种比较只能增加本能的敌对情绪。如果孩子被不恰当的对比,他就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怨恨不满,有的甚至还会耿耿于怀。作为家长,切忌笼统的比较,应该向孩子讲清楚你的具体要求,重点放在你希望他改变的某种不良行为上。要经常提醒孩子,好习惯对自己的进步很有帮助,应该努力去培养。“你怎么这样不懂事?”你带着7岁的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