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孩子天使般来到人间的时候,父母们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可是,没过多久,许多喜悦就变成了从未有过的烦恼。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自己家里的孩子却成绩平平;人家的孩子当上了小干部,自己家的孩子却被老师找到家里来“告状”;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费劲,自己家的孩子却怎么辅导也不见效果……每当这时候,您是否觉得在邻居和同事的面前有抬不起头的感觉?其实,如果您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现,孩子也有相同的感觉。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失败者,似乎永远与成功无缘。天下无数的家庭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难以言说的烦恼。北京的…  相似文献   

2.
看着孩子迈入中学的大门,父母从心里高兴,孩子终于长大了。可面对长大的孩子,您是否想过:他还会像地去一样听话吗?会和您手牵手出去吗?会在您怀里撒娇吗?不,他们已进入到一个“半成年、半儿童”的特殊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自我意识更强,而且在心灵深处会产生叛逆。面对这一切,您做好准备了吗?任小艾的一些建议会带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您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您知道劳动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您知道运动的好习惯是在哪个年龄段养成的吗?您知道《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吗?您知道怎样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吗?您知道怎么对孩子说话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儿童有哪些权利吗?…… ……以上这些问题想来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但是有些父母却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有这样一本书能帮您解答这些问题,它就是《成功父母必读》。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方法,汇集了专家的研究成果、父母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下面是我们从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感谢您走进父母学校。您可能还没发觉,今天的听讲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都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剧变期;正处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期;也正处在亲子关系的逆反期。这个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次成功都曾给您带来惊喜、欣慰和幸福,这个孩子成长中出现的烦恼、挫折、失误也曾让您担忧、焦急和无奈。我知道,您目前可能会遇到点教育上的小麻烦。好,请允许我来帮助您。一、 孩子生理变化及生理管理人的一生有两次生长高峰,一次是零岁到1岁的婴儿期,另一次即是青春期。女孩从11岁~12岁,…  相似文献   

5.
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取得成功时,您可以像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一样,告诉孩子换一种方式去尝试。如果您这样做了,您的孩子也一定会离成功更近!  相似文献   

6.
我们列举的下面情况,您感到熟悉吗?您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这些方式教养孩子?您或许不知道,用这些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和您的期望会有很大落差,给孩子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您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误吗?您认为自己乐观吗?您限制孩子观看电视或录像中的暴力内容吗?遇到重要问题,您乐意让孩子知道吗?您帮助孩子交友吗?您有明确一贯的办法来管教孩子吗?您教过孩子如何身体放松,以对付压力、病痛和忧虑吗?您定期开家庭会议吗?您坚持要求孩子对他人彬彬有礼吗?您是否花时间教会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看到幽默?孩子抱怨某事太难或已经失败后,你仍让他坚持试下去吗?您坚持要孩子每天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吗?您相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吗?如果怀疑孩子正在伤害自己或他人,您也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9.
1.根据孩子自身的水平帮助他定目标。如果一个孩子平时的成绩只有50多分或60分,那么把目标一下子定到了100分,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了。如果达不到,他自然觉得很失败。但如果目标定得非常小,比如他这次考了60分,您帮助他定的下一个目标是62分,那么他可能很容易达到。在获得成功之后,尽管这只是一个特别小的成功,他也会觉得有信心继续向前进了。2.尊重孩子的不同能力层次,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当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父母或老师尽量不用否定的语言,如“你的回答不对”、“你的答案是错误的”等话语,而要鼓励孩子说“你回…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1.
冯夏婷 《家庭教育》2004,(12B):14-15
我们列举的下面情况。您感到熟悉吗?您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这些方式教养孩子?您或许不知道。用这些方法教出来的孩子,和您的期望会有很大落差,给孩子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似乎是在闭眼睁眼之间,我们又到了新的一年。不知道您和孩子是以何种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的,是在一起度过的,还是各自有自己的安排。也许您已经给孩子制订了新一年的目标,但是您自己呢?您有什么样的目标吗?不管您想过没有,要提醒您的是千万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发展上。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他人,而不是您自己。把自己的一切,都扑在孩子身上,与孩子融为一体,这样的父母自以为是尽职的,其实不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孩子您都是不称职的。这样的说法您可能有些不爱听,但是看了本期的话题《有了孩子,没了自己》;听到孩子说:“我…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阶梯     
<正>"一级,两级,三级……"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爬台阶。一位学者朝那个孩子喊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我在攀登呢,妈妈说只要我登上最高那级台阶,我就可以触摸到太阳。"那个孩子答道。触摸到太阳?多么可笑的说法,即便是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也不可能触摸到太阳,更何况是这几百级台阶。就在学者陷入深思的时候,稚嫩的声音将她拉了出来:"您在想什么?不如我们一起攀登吧!我们一同到达最顶端,然后用我们的双手去触摸温暖的太  相似文献   

15.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27-29
您的孩子将要入幼儿园,或者您的孩子已经入幼儿园,但是您可曾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什么是幼儿园?您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本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和顺理成章的行为,被这么冷不丁一问反而说不清楚了。可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它在背后主导着您的教育观念和态度,或许您的许多疑惑、误会、误解甚至家园冲突,都可以在您对幼儿园的观念中找到根源。我们常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导着人的行为,那么“幼儿园观”怎么主导您的教育行为呢?  相似文献   

16.
教您的孩子会看书文李圣珍摄影/田亚宁从您的孩子跨入小学校门的那天起,指导孩子的学习就成了您的家庭作业。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那样的父母不能算是合格的父母。但是,怎样关心,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怎样指导孩子学习”栏目,将从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而要得到黄金屋,必须头悬梁针刺股,苦读.犹太人却不这样.当孩子刚刚懂事时,父母就会给孩子打开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在书页上滴一点蜂蜜,象征意味地让孩子感到书籍是甜的,读书是个甜蜜的过程.无数平凡的犹太人在这个甜蜜的过程中变成巨人,站在世界各行各业的顶峰.作者剥茧抽丝,娓娓道来,您可以从后往前读,也可以跳着读,耐心地读完之后,您可以找到怎样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怎样攫取追随智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闻慧 《家长》2009,(5):30-31
如果您已为人父母,那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您是否跟“另一半”在孩子面前吵过架?是否只为孩子一次体育成绩没达标就烦躁不安?夫妻双方是否都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很晚回家?是否对孩子无缘无故发过火?是否只给孩子物质关怀而忘记了爱的付出?如果您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说:您不算称职的家长。  相似文献   

19.
您的孩子能考好成绩吗?李圣珍每遇考试,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很关心,考完试就不停地催问孩子成绩公布了没有,考了多少分,搞得孩子很紧张。其实,只要您平时稍加留意,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心里就会知道个大概。您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对照一下孩子平时的表现,实事...  相似文献   

20.
卉紫 《家庭教育》2004,(7B):78-81
有了孩子,就多了一个和您一起读故事书的人。温情脉脉的故事不仅能滋润您的心灵,也能启发孩子的心智。让温馨的故事存留在您和孩子的心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