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度李彦宏     
他毕业于北大、成长于硅谷、创业在中国. 他的"百度",中国网民几乎无人不知,而他本人,则显然没有他的企业那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足够低调.  相似文献   

2.
跟许多普通人一样,我没有见过哈维尔. 可这个事实,不妨碍我走近他、阅读他,甚至想象他、感受他.在我的心目中,他更像是自己家里住得很远的父辈,一位可敬而更可亲的远房表叔. 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对于这种限定或者恩赐,我们只有面对.或者,学鸵鸟是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简丹 《新闻三昧》2013,(7):73-75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背井离乡去了深圳,他决定不闯荡出点名堂来就不回家乡.但激烈的竞争让他到达深圳后屡屡碰壁,终于有一天,他在层层筛选后和另外两人进入一家公司试用. 试用期中,他尽显自己的聪慧、勤奋、热情、友好,但他的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做的和他一样出色.一天夜里,我已经睡着了,突然被他的电话吵醒,能听得出来,他喝醉了,边哭边对我说,下班的时候老板告诉他进行工作交接,三天后他将结束试用期,被淘汰出局.他告诉我,那个职位虽然很一般,但他很喜欢,并且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他以为他会成为最后的留用者,看来他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漂泊了……我语塞,不知道什么样的安慰能够给他带去温暖.  相似文献   

4.
从主席诗词“答友人”中划掉自己的名字 乐天宇在华南热带植物研究所七八年,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他得了严重的关节炎.组织上让他回北京,他成为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周恩来总理关心他,打听他的状况.不久,乐天宇接到通知,增补他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组织上的关心,他想到了周恩来、毛泽东.回想起延安时期,毛泽东听完关于烂泥洼的汇报后把他留下来.他们谈及九嶷山,还给毛主席背了一首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写的诗:“生长月岩濂水间,老来才入九嶷山.消磨筋力知余几,踏破人间五岳还.”毛泽东一听哈哈大笑,“你这个九嶷山人夸他来激我.他的字写得好,诗一般.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九嶷山看看,那是舜帝巡游的地方啊.”以后毛泽东见到他都叫他九嶷山人.  相似文献   

5.
张安朴,在上海新闻界、美术界大名鼎鼎,圈内人都亲切地唤他"阿朴".已届花甲的他,是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色的美术编辑工作,使他获得了"上海韬奋奖"和"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他卓越的艺术才情,使他获得了"绘画多面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他任出版部主任时,除参预选稿、改稿、作标题、安排版面等编辑工作外,还提出办报思路、报道意图,帮助记者出点子、组织报道,人们都说他干的是总编的活.而当他做了副总编辑后,他依然和大家一道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安排版面,人们又说“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他,就是天津《今晚报》副总编辑陈礼章.  相似文献   

7.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8.
1935年,年仅18岁的祁文山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他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归国后,他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形势需要,他仍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潜伏生涯.  相似文献   

9.
他生性叛逆,轻蔑规则,无视权威,他的语言生气勃勃,离经叛道;他的作品奇特眩目、出人意料.大众媒体上最让人讨厌的东西到他手里成为一种神奇.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地区有位相当级别、且“后台”很硬的干部,占了两套住房.群众议论纷纷,但又怕他.怎么办?我说就碰他!稿子在孝感报刊出后,他又拍桌子又流泪,四处告状.报纸搞新闻舆论监督,碰到这类问题,“头皮”就要硬.在新闻舆论监督之下,必然有人笑、有人叫、有人恼、有人跳、有人深思、有人开窍.有些批评报道刊出后,报社所面临的,往往有找岔者、说情者、告状者.他告状,我不理;他说情,我说理.当然,最终还是得道多助.就报社自身而  相似文献   

11.
韦处厚不仅是虔诚的佛教徒,同时还是晚唐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诗人.他一生酷爱学习,笔耕不辍,著述等身,涉猎甚广,精通儒家经典、佛家经典、诗赋.除此之外,他藏书宏富,多达万余卷,并手自刊校.他是学者型官员藏书家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他以脍灸人口的《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小说饮誉全球,成为一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一个勤奋的报人;狄更斯不仅当过新闻记者,还办过报纸和杂志.他最初发表的作品,不是小说而是特写.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小职员家庭,父亲因破产入狱,他不得不去当童工.以后在律师事务所当誊写员,不久改行为新闻记者.记者生活使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这些都成了他小说中揭露和嘲讽的素材.狄更斯创办报刊是在他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马丁·朱述  相似文献   

13.
贺绿汀,是名满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他把一生献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虽已于1999年辞世,但却留下<西湖春晓>、<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许多经典作品.他的辉煌不朽的生命也因他的传世作品而延续.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与两个"杜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行知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但他又是一个卓越的图书馆学家.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意志坚定,被人们誉为穿草鞋的洋博士.这当然与他的勤奋好学、刻意研究,远大抱负是分不开的.同时,和他远涉重洋,留美深造的经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初识刘海栖,恐怕没有人猜不出他是哪里人,1米80的个儿头,热情、敞亮、豁达,一个标准且俊朗的山东汉子.但恐怕没有人第一眼猜得出他是做出版的,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齐鲁文化的绵延魅力在他的血液中,在他的个性禀赋中着实是那样的浓郁、深沉而细腻.在他长达30年的出版生涯中,给了他坚韧的毅力、宽容的品格和不懈的创造灵感,以及自我前行的动力.看了他的从业履历和作品,便会觉得笔者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6.
荷兰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其中伦勃朗便是代表画家之一.他了解意大利美术,也见过鲁本斯的绘画,这都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后,伦勃朗很快成为深受追捧的画家.他不仅擅长多种绘画题材,而且都表现十分突出.例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油画、版画等.在他一生的功绩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用光技法的研究与运用,被欧洲美学史家称其为"以黑暗绘成光明".  相似文献   

17.
我与宋雪教授同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是我校外语学院资深教授,年长我十岁.五十年前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已是俄文教研室的骨干教师了,我尊称他为宋老师.五十年后他离休我退休,经常散步于校园,谈心聊天、游泳、打乒乓球……又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他出生在黑龙江,我出生在辽宁,又是"东北"大老乡."老乡见老乡,知心话儿拉家常".……  相似文献   

18.
谭嗣同是浏阳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湘潭诗人田翠竹先生有诗云:“中华亘古一浏阳.”这个“浏阳”,就是指谭嗣同. 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多数时间都在外地生活和求学,但是家乡浏阳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父亲谭继洵、母亲徐五缘,都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父母亲不仅给了谭嗣同浏阳的血液,而且给了他最早的启蒙教育.浏阳因素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对谭嗣同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欧阳中鹄、刘人熙和涂启先都是浏阳名儒.他的几位至交好友也多是浏阳人,如唐才常、刘淞芙(即刘善涵)等.  相似文献   

19.
怀念王兄鸿选同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鸿选老师去世了,十分怀念.跟随他在建筑工地上带领学生进行实习教学,获得了许多为学做人的启示.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他仍不忘培育桃李,更为当时学校乃至社会的安定团结作出了贡献.他在图书馆扮演着助手的重要角色,而且对工作认真和负责.像他这样默默耕耘、奋力开拓、淡泊名利的黄牛,在我们教育界、图书情报界何止他一人?牛的最大特点是能干活,牛的可敬品格是奉献.是黄牛,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20.
他著书,他思考,他是一位长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是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有不少人曾被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机智、幽默所折服;有人说,“一口气读不完一个‘赵启正’.” 早春三月,在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驻地,赵启正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请教他,作为记者,应该怎样面对两会,应该怎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