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批注是一种研究文本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文字与文本开展创造性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分享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从而实现师生、生生和文本间的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将批注式阅读引入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的重要过程,阅读教学是师生解读文本多向度的对话,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理解,对文本产生体会,这个过程是"互动"的交流过程,是学生内心世界与文本世界的无声沟通。教师如何巧妙借助阅读课堂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紧扣生活阅历,构建知识新结构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文字感悟能力等融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阅读体验教学中.移情指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文本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文本对象的丰富和提升,是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心灵的契合。体验教学中的移情艺术表现为师生对文本的语词、人物、情节、气韵、意境等的领悟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张永芳 《学子》2015,(6):38
语文课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主要任务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本质要义是通过师生、生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达成阅读的终极目的。但这种对话,不仅仅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教师与编者的对话。但最终都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反映出来,对话的中心人必须是每一个学生。只有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课堂应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感悟文本,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语文课堂仍然存在重读轻写的现象,阅读的功能被窄化,写的功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将自己对文本的所思所想,对文本的注解、疑惑等记录下来,形成独立的阅读思考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文学启蒙活动的对话既有一般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又有文学活动的特殊对话,包括文本自身内部的对话、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间性)、文本与教师的对话、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等.教学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是文学阅读、鉴赏得以最终形成的关键.教育者必须研究这种特殊对话,在教学活动中正确、恰当地利用它.  相似文献   

12.
文本是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展开对话的中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和效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学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生、文本、教师都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坚持从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经验出发,结合文本的不同特点、对阅读活动的不同要求,并且适时合理地发挥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有效理解。  相似文献   

13.
Jia Wei Lim 《Literacy》2020,54(3):91-98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mandated reading in literature classrooms may be perceived as an imposition and disliked by students. Attempts to address that scenario have suggested that text selection should be given more consideration to promote reading engagement, particularly by choosing texts which are familiar to the lifeworlds of students. Aside from ideas of familiarity and student preferences in reading,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ext selection could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ext potentialities, as proposed by Louise Rosenblatt, from which three aspects are discernible; potentiality for participation, potentiality for a sustained reading experience, and potentiality for an enjoyable reading experience. These aspects of potentiality are illustrat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classroom experiences of two Malaysian pre‐university English literature students.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ideas of text potentiality help us interpret students' responses to mandated texts and informs discussion among curriculum constructors and teachers about text selection in the literatur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接受美学理论传入我国,对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也产生了影响,以读者为中心逐渐取代了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源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侧重强调读者在阅读之前的先在理解,"第二文本"理论更加关注文本的多义性,两个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能动的参与阅读,并且,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文本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丰厚精神财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是人类守护的永恒精神家园。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多元化观念的撞击之下,高校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种种困境与不适,尤其是文本阅读与文学课程的教学之间更是存在着各种尴尬。如何解决其间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高校文学课教师应该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I argue for the deparochialis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IBDP) English A1 curriculum where teachers as curriculum-makers would critically assess text choice and where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ies to make critical readings and engage in conversations about issues raised by the text.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 English A1 curriculum in a Singapore school, I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a cosmopolitan literature curriculum that is attentive to both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相似文献   

17.
初读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要获得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初读教学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全文内容入手,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构架,理解字词,为细读课文打好基础。可根据文体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在读前提出明确的初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不能过于仓促,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能流于形式,要认真地检查落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育观的建构角度,探讨语文教师在新形式下应该如何更新自身观念,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从而达到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of 148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4867 Grade 4 pupils in Hong Kong found no support for the proposal that boys learn to read better when taught by men teachers. In fact, it was found that both boys and girls learnt better when taught by women. Responses to a teacher questionnair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ferred patterns of teaching favoured by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Responses from men teachers suggest they are more authoritarian, prefer to control pupils' learning, engage pupils in whole-class reading and like to read passages aloud while pupils follow the text. Responses from women teachers suggest they prefer to teach reading in groups, to group pupils according to reading ability, set tasks that suit pupils' stage of learning, allocate more time for pupils to read books and use the school library and encourage pupi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the meaning of new vocabulary encountered in tex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文学导论课的开设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阅读的途径,尤其是让学生了解与实践文学文本分析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装备认识文学的眼睛与头脑,也即感悟文学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所谓导论即教授一些规则。文学阅读需要依靠一些阅读程式,文学批评的写作更需要合乎规范,这同样也 需要依赖一些已成为共识的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作为进入这个过程的引导。但所有这些如果不建立在充分的阅读量和文本类型的变化上,则充其量只是一些形式而已。因此,文学导论课的要素不仅在于形式,也在于内容的多少,同时更在于把形式内化到感悟文学之中,而这则需要有一定量的批评写作的支撑,这三者构成了文学导论课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