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的"编辑"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是名词指编辑人员(editor),也可作为动词指编辑活动(edit).从目前能查到的文献来看,"编辑"一词在中国较早出现于六世纪中期的<魏书>.  相似文献   

2.
WEDitor,是美国报纸设计家马里奥·加西亚用WED和editor这两个单词拼造而成的一个新单词。editor是编辑的意思,WED是什么呢?这又是加西亚推出的一个版面编排新概念:W即写作(writing),E即编辑(editing),D即设计(design),三者合一,WED可以译作“总体设计”,WEDitor便可译为“总体设计编辑”。 今天在新闻摄影界,“图文并重”这个概念已经逐步成为现实。需要进  相似文献   

3.
新闻图片编辑的职责是什么?是针对每一个新闻事件,迅速合理的运用图片形式相对准确的传达信息,揭示新闻事件本质,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媒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并产生共鸣。如同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的说法,即:“把关人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决定突出处理或者删节哪些信息或其中的某些方面,决定向传播对象提供哪些信息,并通过  相似文献   

4.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意识,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必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编辑的职业意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试述如下:政治意识首先说明,这里的政治应该广泛地理解,国“政”民“治”,它包含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即是概指社会生活的整体。目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核心内容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是自身和身边的事。作为编辑,从事着出版承载和传播人类文化的图书的职责,政治是不可或缺的。它具体表现为:守土有责,导向有责,弘扬时代主旋律。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清醒地认识体制转轨、观念更新在社会深刻变革中衍生出的新事物、新问题,明辨是非,分清哪些是愚昧迷信、腐败没落、病态黄色、逆势反动的;哪些是健康进步、富含时代精神的、利国利民的,前者要抵制,批判,后者要介绍、讨论、提倡、自觉地维护读者的精神航线,剔除时代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这方面,编辑应有意识地“崇高”起来。“谬误出于口,则乱及千里之外”,编辑的行为,决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决不仅仅是个文化行为。一本图书,只要是合法出版物,那么读者便会认为,其内容...  相似文献   

5.
主体意识决定能动作用和行为方式,面对“中式思维”和“西方路径”的双重考验,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哪些职业意识?文章结合《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工作实践经验,从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四个方面探讨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6.
编辑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许多世纪以来各种学科的知识不断经过编辑之手向社会广泛传播,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浩如烟海的知识的编辑、传播是大有学问的。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编辑学(以下简称编辑学),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学”这个学科名称在我国产生,标志着人们对编辑工作认识的提高。有关出版的学科名称,在欧美书刊中比较常见的是“图书学”,未见使用“编辑学”、“出版学”这些术语。1969年日本出版学会成立时曾倡议使用editology作为“出版学”的国际用语。现代英语edit意为“编辑”,它的语源拉丁语editus及现代法语(?)diter、西  相似文献   

7.
编辑①(edit)以公开发表文献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方针确定选题,组织、选编、修改稿件和装帧设计等工作,是新闻出版工作的中心和首要环节.既是事务性的劳动,也是知识性的创造,对出版物质量的优劣有直接的影响.②(edit)简称“编”.将零散资料或单篇著作汇编成册,并对内容加以编排、整理的著作方式.包括整理、编定、编订、选辑等.③(edit)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通过数据的增删编排对数据格式加以修改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所起的作用日益彰显。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职业特点,而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质量。可以说,编辑主体的发展是编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当前,在编辑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化编辑客体、编辑过程的倾向,从而忽视了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忽视了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编辑主体意识的淡化,导致了“编辑误区”的产生。“编辑误区”的主要表现所谓“编辑误区”,是指有违编辑活动自身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9.
编辑道德与图书质量●张海潮一图书的质量与效益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编辑道德的高下。编辑这个词,不仅是指一项工作和职业,同时也是从事这项职业的人的称谓,这更体现出编辑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更能说明编辑是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密不可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杂——编辑的职业优势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编辑工作,早先是不是包括在这个“常言道”里,笔者缺乏考证。不过它也是一行——以他人作品为其劳动对象的一行,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既是一行,自然也应有本行的“状元”。那么,“编辑状元”,以何见长?它比起其他行业来,应该有哪些职业上的优势?概之以一字破底,曰“杂”。  相似文献   

11.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1):21-24
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和作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能促进编著双方信息交换和优化,提升稿件质量,培育优质作者群体.编辑应根据自身在稿件退修中的职责、作用及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来明确其角色和定位:因“人”制宜的了解者、“辅”而不越的指导者和“严”而有据的评价者.编辑应从多方面促进与作者的互动,其中: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是根本;树立公关思维、讲究沟通艺术是关键;提高职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是基础;达成目标契合、促进共同发展是前提.  相似文献   

12.
编辑一般是指以公开发表为目的,收集作品和其他资料,按一定方针进行整理编排,以符合某一特定传播媒体的需要,因而电影的编辑和广播节目的编辑也都包括在内。狭义地来说,可定义为:“按照在一定的编辑方针指导下制订的编辑计划,以作品原稿为工作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整理编排,使之形成出版物的形态,这种具有学识性的、技术性的工作称为编辑。”据此,其媒体只限于印刷品,而出版物则只包括报纸、杂志、书籍。英语中的edit,原则上是指对进行编辑的作品加以改正、修正、删削、注释等,compile则不对作品进行加工,只就  相似文献   

13.
“编审”是我国出版界编辑人员的最高职称,怎样准确地译成英文,值得注意。 旧版《汉英词典》(1978)译为copy editor是错了的,新版《汉英词典》(1995)(外研社出版)已改正为senior editor(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14.
肖晨 《出版参考》2023,(9):35-38+41
人既生活在“给定”的事实世界里,又生活在其所理解的可能世界里。编辑职业理解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内容、方式、本质及其价值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现实中,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其职业理解的缺失,表现为“无思”“物化”“定界”等方面。对此,编辑可以通过“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路径实现职业理解的生成及深化,由此坚定职业信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真正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观念的确立对于做好编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鉴于目前在编辑工作者中编辑观念比较淡薄,我认为有必要将此作为编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编辑主体能动性观念社会上对编辑素有“杂家”之称,此话除道出编辑知识结构的特点之外,还自然使人联想起那足以令人羡慕的与“杂家”相对的“专家”之谓,其中颇有耐人寻味的弦外之音。编辑同行中,亦有对编辑职业抱冷漠态度者,甚至认为当编辑是为他人出成果鸣锣开道,为他人成名成家当铺路石,颇有吃亏之感。当私下和知心好友谈及编辑职业的利弊时,则发出不无自嘲之意的感慨:“反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编辑专业学科建设中的课程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振光 《新闻界》2006,(5):127-128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一个新的使命摆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面前,那就是培养网络传播内容“把关人”的网络编辑人才。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编辑员的职业定义是:“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并进一步解释说:“内容,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它直接反映着网站的水平,也决定着网站的生存与发展。内容同时还是网站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网络编辑人员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  相似文献   

17.
把关人     
是传播学的常用概念之一。它常被用来说明报纸编辑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来文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的渠道。在每一条渠道上,都有一个“关”。每个关口,都有“把关人”。消息、观念和理论,哪些应通过这个渠道传出去,哪些应留下不传。全由把关人决定,把关人地位重要,权力大。他们的知识、意见和态度,对受传者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始终是受一些个人或集  相似文献   

18.
靳香玲 《出版科学》2010,18(4):23-25
学术编辑作为学术书刊内容质量的把关者,其社会角色决定其职业追求是宏大与精细的高度统一。作为科学文化的“把关人”,学术编辑肩负着抑制文化产品低水平重复、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净化学术空气的“宏大”社会责任;作为“为人作嫁衣”的幕后人,学术编辑肩负着对稿件精细到“点号”的加工整理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信息特权的崩溃与权威的重建──析网络时代的“把关人”钱季平一、大众传播中“把关人”的特权地位传统的大众传播秩序中,借助于手中庞大的信息机构,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决策者在新闻传播中一直充当着至关重要的“把关人”角色。他们居于信息网的中心,高尚在上,决定着...  相似文献   

20.
所谓“职业价值”,是指能够使“职业人”通过付出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我国国有档案机构的“职业”上,如何提升和创新出从事档案工作的“职业人”愿意为之付出劳动,甚至于付出全部职业生命的“价值”。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大量外国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