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对于汉代绘画的研究,比较有突破性的主要集中于宋朝、清朝两朝.元明时期是研究的低谷期,但是作为两个相邻的朝代,在美学和艺术研究上一定有相承接之处,同时,明朝在真迹鉴定和美学鉴赏方面还是涌现了不少新鲜的理论,因此,本文一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安庆地域文化兴盛,私人藏书业十分发达,表现在藏书家基数大、分布广、中心区域明显。无论是藏家数量还是藏书规模,安庆藏书家都作为一个整体支撑起安庆文献之邦的美誉。安庆私家藏书特点鲜明,如藏书品味高,藏书家族多,藏书家多学问家,藏书家多善举等,为学人观察安庆乃至皖江地域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耕作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技术都有了明显进步,这些技术对当时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宋元明清时期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展开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遗产对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耕作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技术都有了明显进步,这些技术对当时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宋元明清时期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展开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遗产对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朝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之间的文化渊源颇深。朝鲜曾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之国,在古代东北亚封贡体制下深受中华文明影响。明清时期是中朝两国人员往来的频繁时期,科学技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数学又占据科技交流的主要地位,通过对明清中朝数学文化交流情况的研究,可以获知其时东北亚数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为研究明清中朝交流史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赫兹伯格染色法分析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此批文书档案的材质组成包括韧皮纤维、稻草纤维、竹纤维和木材纤维等,部分文书档案的材质由两种及以上纤维组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民间文书倾向于选择中国传统的麻纸和皮纸等韧皮纤维纸,官方文书在选纸上受造纸行业发展趋势影响较大。上述发现有助于扩展明清时期造纸史研究,同时为民间文书档案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民俗体育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民俗的一个方面。民俗体育是源于民俗习惯而产生的民俗活动,因此与其他体育活动相比,它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的属性。但是民俗体育并不仅仅用于民俗习惯这个时节,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独立性特征运用于各个节日中。以赛龙舟这个传统的民俗体育为例,赛龙舟产生于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节,但是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社会也处于相对安定状态。然而清朝末年,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无形之中又影响着人们的意识逐渐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无孔不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民俗活动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分支,必然免不了受其影响,发生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在民间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早期的民间体育内容几乎都是和传统佳节捆绑在一起的。中国的节日,由汉代的雏形期,再到唐宋的转型期,最后发展到明清时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对知识的重视,书院快速发展.而书院为讲会、训诂、考据、校勘、考课、研习,都不能离开藏书,各个书院都有或多或少的藏书,规模较大的书院还专门建有藏书楼.于是,明清两朝的书院图书馆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司法制度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后越来成熟,其中集体审判制度既反映了中国封建司法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封建集权的统治要求,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病毒是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群,人类总是在与其无止搏斗中进阶。在我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瘟疫作为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使百姓承受了极大伤害,也对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历史纵深的视野中,将时间轴延长,透视明清两朝的重大疫情,探究其发生经过,借鉴宝贵经验,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纵观明清以来历次重大疫情,可以看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印记和鲜明特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深深的沉思。  相似文献   

12.
13.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司法制度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后越来成熟,其中集体审判制度既反映了中国封建司法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封建集权的统治要求,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我国从事气象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气象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明朝初期(1403),朝廷中开始设立钦天监,有计划地进行气象观测,观测结果由通政司上报雨水奏折,自此有组织、规范化、体系化的气象活动逐渐形成。这一体系为北京地区后来的气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作为贯通南北的唯一航道,实际上成为当时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特别是明中叶直至清中叶的三四百年间,运河的商品流通量远远超过其漕粮运输量,它在全国商品流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对运河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其漕运功能,至于运河的商品流通则很少见有专文论述。明清时期运河商品流通的规模如何?其内容与特点是什么?以及它在全国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等等,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朝觐考察,是明代、清初实行的对地方文官定期考察的制度。朝觐之期,考察属官政绩,询问地方利弊。本文以朝觐考察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明代、清初的发展演变以及清初对制度的调整,剖析明清交替之际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戴婧 《兰台世界》2011,(9):78-79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对知识的重视,书院快速发展。而书院为讲会、训诂、考据、校勘、考课、研习,都不能离开藏书,各个书院都有或多或少的藏书,规模较大的书院还专门建有藏书楼。于是,明清两朝的书院图书馆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鹏 《大观周刊》2012,(44):105-105
古代苏禄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而古代中菲关系史更是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明永乐时期,苏禄国东王、西王、峒王三王的突然来朝将两国关系推向了高潮,但自永乐二十二年后至清代便断绝了朝贡往来。三百年后,于康熙年间,苏禄国复又请求朝贡,雍乾时期的三十多年间仅官方朝贡就这六次之多,民间往来更是数不胜数。古代中国政府对苏禄国的朝贡一直采取的是怀柔友好的政策,这对中菲的国际交往、对外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朝鲜对华外交使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朝鲜与明清的关系是典型的朝贡关系。这种朝贡关系的特征与内容,在朝鲜派往明清的使节、使节所传送的外交文书的种类与形式以及文书传送体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反映。朝鲜对明清的外交文书,历史文献中称之为“事大文书”。朝鲜与明清间外交事务的处理是通过各自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