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当前欧洲的顶级联赛里,我们已很难再看到纯粹的攻势足球或者防守足球,一向以防守“铁桶阵”著称的意甲也逐渐地加强了攻击力,而德甲、英超以及西甲等联赛也逐渐地向攻守平衡转移,攻守平衡已越来越体现了现代足球的发展方向。而要做到攻守平衡已不单纯只是球员个人实力或者教练执教能力的事,大家都需要了解如何才能做到攻守平衡。而控制球战术是保证攻守平衡的有效打法之一,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控制球战  相似文献   

2.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以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队以全攻全守的打法引发了世界足坛的第三次革命。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完善全攻全守战术过程中理性地将其 演绎为攻守平衡。攻与守是足球比赛的两个方面。攻与守即是矛盾的,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一支球队要求攻守战术运用的不断发展,成绩不断的提高,必须始终保持攻守力量的平衡。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的实践证明,攻守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攻守平衡是现代足球最为先进的战术原则。在这种战术原则中,对于球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了,过去那种只守不攻或只攻不守有着严格位置分工的打法早以落伍,球员必须在体能、技术、战术意识上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足球战术运用特征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竹杭 《体育科学》1993,13(2):38-40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及对近两届世界杯比赛的观察、分析,探讨了现代足球运动战术运用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职责的扩大与交叉、攻守平衡等),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以达到完善对足球战术运用的认识和理解之目的。同时,对足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形式进行了定量化描述,提出了今后战术运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NBA总决赛看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篮球运动在速度、战术、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对NBA2004年总决赛技术资料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各种变化趋势,现代篮球运动趋向于高强度对抗,快速移动、战术的突变性、攻守平衡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现代足球刚诞生的时候,场上 的22名球员赶鸭子似的追着球满场跑,像狩猎一样乱哄哄的。后来随着新的科学技术渗入足球领域,球员们开始意识到球永远比人跑得快,组织一支进可攻、退可守的球队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开始考虑通过安排队员的场上位置和职责分工,达到攻守的优化组合及其效率增值。这就是战术阵形产生的最早契机。 顾名思义,战术阵形就是比赛中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队员在场上位置的排列形式和职责分工,它是比赛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比赛更有层次和秩序。阵形中的各个位置表明了每个队员的攻守区域、职责…  相似文献   

6.
现代足球是一项体现综合能力极强的运动项目,现代足球比赛,是实力也是智慧的角逐。足球训练的全过程是一个由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因素所构成的复杂多层次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构成决定着提高运动员技术能力的训练成果。当今,足球比赛在整体战术与个人技能高度融入一体的指导思想要求下,位置技术、位置职能、位置概念的战术意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清晰。在不断适应狭小空间,加大立体化和快速激烈的对抗条件下,对球的争夺与反争夺,控制与反控制,高度协调统一全攻全守的整体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个人技能在比赛中的作用愈显突出。…  相似文献   

7.
足球防守战术的实施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比赛是由进攻和防守这一矛盾体构成的,攻防双方通过制约与反制约达到战术体系的动态平衡。现代足球比赛,参赛双方都想从克敌制胜出发,寻找突破点,力争打破对方攻守之间的平衡,使本方取得战术的优势,赢得比赛的主动权。本查阅大量献资料并结合历届世界重大比赛的经典战例,对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队员防守的技、战术实施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世界各强队都把抢篮板球技术纳入了攻守战术体系,做为整个战术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培养抢篮板球的意识,合理运用技术抢篮板球,力争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促进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各强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攻守转换的太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明  孙荣辉 《体育学刊》2002,9(6):118-120
现代篮球运动在不断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激烈对抗发展的同时,攻守转换在篮球战术行动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式来阐述现代篮球运动攻守转换,为现代篮球攻防战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足球运动正是向“快速和激烈对抗”、“攻守平衡”的方向深入发展,对足球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加速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必须从少年抓起,首先应重视对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系指直接或间接地把先天的、原始的、稳定的、还未受正规训练影响的、在少年时期可显示出的天才因素科学的测定,并且预测其未来的潜在运动能力。这种运动能力涉及到许多因素,因此,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科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从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心理素质、遗传  相似文献   

11.
李建民 《冰雪运动》2010,32(5):20-23,28
为冰球攻防战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上保障,深化现代冰球战术理论研究,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冰球运动战术的理性认识。运用系统论的理论观点与方法,对冰球运动攻防战术系统构成的因素,战术系统的结构和战术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和认识。认为冰球战术系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战术系统功能的特性;冰球战术系统功能的优化体现在系统因素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优化,两者缺一不可。提出优化冰球技战术系统是国内冰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尚武 《体育学刊》2005,12(1):114-118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包含“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等基本内容,处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基础层面;二是“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机动配合进攻”等具有特定表现意义的4类战术形式,位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表现层面;根据这4类战术形式在概念上的内涵论述了它们间内联和外延的相关理论:从制约各进攻战术间实施和运用的时空内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等揭示篮球进攻战术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则的实施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新规则的实施给相持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对运动员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意识培养和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5.
新规则实施后乒乓球接发球段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接发球段的竞争更加激烈。笔者认为,对运动员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意识培养和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篮球战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岚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15-17
运用逻辑方法分析了篮球战术及相关概念,通过内涵定义与外延定义明确了篮球战术的特征和分类;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等方面论述了篮球战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姚瑞刚  潘绍伟  陈小燕  李伟 《精武》2012,(23):18-20
当今,网球的发展趋于技术的全面性;使得网球比赛的观赏性大幅度提升,同样意味着高水平比赛的技术战术变化变碍越来越复杂,在比赛中球员碰到的难题是网球训练中必须面对与回答的问题。本文所阚述单打底线相对性站位的战术结合了比赛实际情况的很多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了掌控比赛的主动权和节奏,减少自己体能的消耗并让对方球最过多消耗体能,制造打出更多制胜球和创造出上冈的最好时机,优化整场比赛的技战术结构等问题。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通过这种战术体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球受和教练更合理科学地安排球员在比赛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篮球战术的不断创新。战术创新为现代篮球运动突破一个又一个层面、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篮球战术的创新,探索篮球战术创新的规律,建立现代篮球战术创新理论体系,科学地指导篮球战术创新实践,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经历了半场人盯人、区域联防、全场紧逼人盯人、全场区域紧逼、综合多变防守的发展历程,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的发展,是攻守双方矛盾不断斗争的结果。传统的防守战术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防守战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促进着篮球运动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