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文学名著的确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绝好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从近年各地的中考及高考试卷来看,对名著的考察有增无减,题型由原来的单一选择题开始过渡到填空和简答等多种形式,考试的内容不偏、不怪、不异,出题者更关注名著中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及故事情节等。  相似文献   

2.
《故乡》是表现农民问题的著名短篇小说。全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着眼于一个“变”字 ,以深沉的语调 ,富含哲理的语言 ,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困苦生活 ,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后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社会根源 ,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心。教学时 ,怎样抓住“变”来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讲授这一课时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激活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在对比的画面中理解重点难点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听音乐 ,引入情境上课伊始 ,我播放一曲《故乡的云》 ,悠扬婉转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 ,给人以无限…  相似文献   

3.
古诗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短短的几行字,包含的意思却很丰富。抽象的内容与呆板的形式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甚难理解。因此,我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教古诗,学生兴致勃勃,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用“文化快餐”的形式和学生学习古诗《绝句》后,学生终生难忘。《绝句》用28个字描写了杜草堂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包含的景物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岭、雪、河流、船……描绘的颜色有黄、白、翠、青。和学生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利用学生常见的食物,根据古诗制作了一份“文化快餐”,拿到课堂,供学生欣赏、品尝,让学生在色香味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我是这样教《将相和》的我讲《将相和》这一课时,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单读的做法。在扫除字词障碍后,我对学生说:“你们爱听故事吗?”学生都说爱听。我说:“好,那大家就来当‘演员’吧!”同学们愣了,我接着说:“明天上课,就由同学们来讲‘将相和...  相似文献   

5.
《画平行线》的内容安排在《垂直与平行》、《画垂线》后,是四年级学生学习作图的内容,是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基础。教材是通过示意图来介绍平行线的画法,没有说明为什么这样画,也没有总结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学生掌握比较困难,画出来的平行线常不平行。为此,我对这节课作了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校实验器材少,不可能为每个组准备一份实验器材,再说学校就我一个自然老师,教了这个年级的课,还要赶着教另一个年级的课,所以课前、课后根本没有时间为学生摆放材料和收拾材料。教《摆的秘密》这一课,总是由我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 上学期,我大胆地做了一个尝试,效果居然不错。现总结如下: 课前,我在操场边的单杠上并排系了两根绳子,在一根绳子的下端栓一根短栎木棍就成了一  相似文献   

7.
《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已近尾声,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小音乐家扬科》这课,你有什么感想?”稍停片刻,一双双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许多同学眼睛里还噙着泪水。那恳切的目光仿佛在说:“老师,我说!”“老师,叫我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是那样的热烈,感情是那样的真挚,认识是那样的深刻。“学完这课,小扬科那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形象老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为了摸一摸管家仆人的小提琴,竟被活活地打死,这多么不公平啊!资本主义社会真可恨!”“当我读到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的时候,被他酷爱音乐的强烈感情打动了,我真想用自己积攒的钱买把小提琴  相似文献   

8.
《灰雀》是一篇讲读课文,我这样教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梗概。读后提出: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都是谁?(两个人物,一位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 (2)课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丢失一只灰雀) (小结:通过灰雀的丢失和再飞回来,反映了列宁和小男孩的不同心情)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传说中贝多芬谱写钢琴名曲《月光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文中贝多芬借清幽的月光奏出令人神往的曲子,兄妹俩凝神静听,展开联想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领会贝多芬感情的发展是教学的难点。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要达到两个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了解他所具有的善良爱心和卓越才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我是这样教《现代少年课》的北京市十一学校金恩华编者按:接作者来稿后,我们写信询问《现代少年课》的开设情况。据作者介绍,该课是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专门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人民大学附中联合进行了三年三轮实验.效果明显。此课程已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地扩...  相似文献   

11.
《琥珀》这篇课文,通过科学的推测,合理的想象,把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事情形象逼真地再现在我们的眼前。其突出的特点:一是严密的逻辑性,二是合理生动的想象。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好文章。教学时,我用变序的教学方法,从篇末入手,运用《黄河象》一课的知识迁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四年级《现代科技》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养蚕》,学习本单元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蚕的一生是怎样发育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等能力。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没见过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养蚕,枯燥无味,怎么讲学生也是一塌糊涂,而且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因此,我们决心克服重重困难指导学生亲自养蚕。我们打听到市郊有一养蚕场,通过联系我们弄到了一批蚁蚕,我们决定先分给科技组的三十多名学生分散喂养,有了经验后再让全体同学喂养。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蚕放到准备好的“房子”里。从此他们精心喂养,与“宝贝”朝夕相处五十多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3.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罗丹值得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生:他工作时全神贯注。  相似文献   

14.
可见,“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作品四写梨花,既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又深化了“梨花”的丰富内涵,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三个悬念“设悬──释悬──新悬”,悬念层叠。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焦急中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有灯也没有人声”,“我们”不禁疑惑:“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一会儿,瑶族老人推门进屋,“我们”以为“主人”回来了,然而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哦!主人到底是谁?这是第二个悬念。第三个悬念是: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盖了这…  相似文献   

15.
郁美红 《考试周刊》2008,(52):29-30
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髓的载体。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它占了四分之一的分量,学好文言文可让学生与古圣贤对话,受悠久的古文明熏陶、浸润,汲取精神营养,提高人文素养。然而,教好和学好文言文,并非一件易事。文言文教学,或重"文"(文言内容)或重"言"(文言语言),总难以做到两全其美,互不偏颇。我认为,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完成新课标所提的"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任务,必须重视"言"的教学,这是基础。如果将它等同于现代文教学,忽略了它的语言特点,必然是舍本求末,最终导致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迅速下滑。  相似文献   

16.
梁宏荣 《成才之路》2010,(34):I0030-I0030
高考语文试题改革,与时俱进。纵观最近几年高考,不难发现,客观题锐减,主观题猛增,文言文试题分值显著加大。这一变化,既体现了高考加重能力考查系数的用意,又与新教材突出文言文教学精神相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基础年级的教师,要重视并加强文言文的教学。下面是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的"六步"法,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导、读、译、点、评、练。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一个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研究、探索,谋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自身的写作体验以及对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写作的前提 中学生写作文,一个主要毛病是空洞。原因就是不注意观察,不注意积累。知识积累的方式途径有许多种,现实可行的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外阅读练习,成语接龙,新词汇介绍,摘抄名言警句、优秀片段等等。我认为,效果最明显的方式莫过于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活动用时不…  相似文献   

18.
19.
教高中语文多年,深知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一说写作文,他们便发愁,唉声叹气不愿写;一说不写作文,他们便眉开眼笑,比得了奖学金还高兴。他们也知道作文重要,可就是不愿写,究其原因,一是无话可说,二是不会写。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多年来,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自认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把我的做法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段春英 《山东教育》2005,(10):52-53
小学四年级《现代科技》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养蛋》,学习本单元了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蛋的一生是怎样发育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等能力。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没见过蛋,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养蛋,枯燥无味,怎么讲学生也是一塌糊涂。而且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因此,我们决克服重重困难指导学生亲自养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