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阮学东 《双语学习》2007,(12M):206-206
京剧艺术是我国戏曲大家族中的一个极端代表,它吸取了诸多戏曲艺术之精华,经历了无数前辈艺术家的长期磨练,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在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京剧流派纷呈,行当众多,在这里我想单以长靠武生这一行当谈谈我的一些表演浅见和体会。京剧长靠武生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有三种境界,一是要演“准”,二是要演“美”,三是要演出“韵味儿”,这三种境界犹如三级跳,一跳比一跳难,而最后一跳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分别谈谈我对这三个阶段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4.
徐吉志  李霞 《河北教育》2005,(21):21-22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昧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5.
刘渊渊咱名叫京剧脸谱,咱和京剧的交情可算是深到家喽!自打有京剧,我就和他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今儿个,咱就大大方方地来个自我介绍。京剧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咱也就跟着分成这几类。您瞧,鼻梁子上总有片白的脸不是挺逗人的吗?那就是丑角的脸,叫小花脸。小花脸又分文丑和武丑,模样差不多。那些演男角的还有老生、小生和武生(末角儿算老生),他们不同于小花脸,要通过脸谱的不同显示出岁数、性格、人物的不同。净角儿都是些性格粗暴或刚烈的男性人物。这些人物的脸谱各具特色,咱真正的魅力还是在净角儿这儿。您不是总也忘不了豹头环眼…  相似文献   

6.
顾素芝 《现代语文》2009,(6):147-148
多年以来,人们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了解,只是通过他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这种途径获得的。京剧中的梅先生仪态万千,雍容华贵,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他几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京剧神话。其实梅先生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完美的人,电影《梅兰芳》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走下神坛的真人和完人的梅兰芳。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案例一】一位老师教学《九寨沟》,她的教学过程如下: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初读课文后的印象。2.展开讨论:要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办法?(读书、上网、看…  相似文献   

8.
沃土育梅花     
2002年7月,在第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决赛中,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荣登金牌榜首;2002年8月,在第四届国际京昆票友电视大赛中,这个小女孩又与成年人同场较量,获得银牌。一时间,这个孩子在梨园界出名了。她就是来自天津的李特。李特出生在一个具有浓厚京剧氛围的家庭,爸爸和妈妈都是天津市京剧票友协会会员,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也全都是戏迷。李特在襁褓中就开始听京剧了。她过周岁生日时,叔叔拉起了京胡,爸爸妈妈唱起了京剧。在这种浓厚的京剧氛围中,她度过了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日。李特的家,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家,墙上挂着…  相似文献   

9.
正王新宗,男,出生于1967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坨里中学教师。从小热爱京剧,主攻青衣,师承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肤老师,凭借精湛的技艺高雅的形象和坚韧的性格享誉龙乡地区。致力于国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多次为学校的学生进行课堂京剧展示,所带领的学生荣获房山区艺术节京剧表演一等奖,他所表演的京剧也曾经获得全国第六届"和谐中国"京剧表演金奖、中外文化交流传承传统文化奖、"爱北京唱北京"活动一等奖、房山区京剧票友大赛三等奖,利用业余时间走入城镇  相似文献   

10.
我校立足学生主体发展,充分挖掘京剧艺术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进行了京剧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并形成了以活动性、选择性、开放性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1.目标定位,反思重建校本课程结合京剧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总结我校近十年的京剧脸谱教育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对京剧艺术教育进行了以下的目标定位。一是了解一定的京剧知识,五年里会唱六首京剧选段、  相似文献   

11.
六月五日的北大百年讲堂里响起了京剧独特的锣鼓点,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娃娃京剧团的队员们脸涂油彩、身披行头,扮起了生旦净末丑。《孙悟空斗罗汉》、《女起解》、《打龙袍》一个个京剧名段被他  相似文献   

12.
清代顺治朝武生学额,京卫武学有明确定数,各省取进多寡尚无定额。康熙十年始定全国武生学额,比照文生取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新设学校、升格既有学校、政区等级升降及政区归并,武生定额多有调整,每届岁试共取进武生约22000名,分属全国1800余所学校,此后该进额大致稳定。直至咸、同军兴,大规模捐输广额,武生定额增至约27000人。咸、同广额前后,武生群体总数呈"南激增、北缓增"之势;武生分省比例,则"南升北降"。通览清代武生学额、群体人数及其地域分布变动,既可揭示其政情变化之大势,又能反映其武科人才培育与选拔之动态。  相似文献   

13.
邹武生草书,是在当代社会行为极大变化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随着比赛书法、应酬书法活动的深入,武生增进了难的和智的功夫,彰显了积健为雄的生命意识,创造了恣肆奇拙的现代草书。人们将其草书的气韵格调称为武生功夫。武生功夫主要体现在武生心法上,即心领尚奇之风,心通恣肆之气,心随奇拙之变。  相似文献   

14.
唱京剧     
《新作文》2003,(25)
一个小朋友特爱搞恶作剧。有一次他把一只毛毛虫扔在了一个特爱唱京剧的女同学的铅笔盒里。  相似文献   

15.
梅兰芳先生,杰出的京剧艺术家、戏剧活动家。1894年出生于北京铁拐斜街的一个戏剧世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8岁便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后来成了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王道庆是合肥老年大学京剧程派班的老师,他痴爱京剧,将其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他对京剧的爱无怨无悔,对他而言,京剧是一门永远也学不完的功课。王老师对京剧的痴迷深深感染着我,那京腔京韵字字如玉般的华美,如甘甜的美酒滋润心头。2009年春天,我走进合肥老年大学,成了王老师的一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古代的武生学成了,师父会送他一把宝剑或其他具有特色的兵器,送他走向社会。如今你们毕业了,离别之际,我送你们三句话,希望对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有所启发。第一句话:学会自立。回顾三四年的学习生活,你们学到了什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核自己。第一,具备独立人格,靠自己站起来,自强自立。第二,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第三,有良好的形象和礼  相似文献   

18.
一导语(一)《看戏》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场面。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有关梅兰芳的故事?(提问一二个同学之后,老师接着) 说起梅兰芳,如果退回四五十年,在我们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用“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来形容那时侯人们为了争睹他的风采,或观赏他的表演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有高洁的品行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个“蓄须明志”的故事,说的是在日本人侵占中国时,梅兰芳坚决不给侵略者演出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几乎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血  相似文献   

19.
梅兰芳是杰出的京剧艺术家、戏剧活动家.1894年,他出生于北京铁拐斜街的一个戏剧世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8岁便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后来成了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1912年春天,梅兰芳受上海大戏院老板的邀请,第一次离开北京,到上海演戏.那时候,北京的戏剧演员到上海没有一个能唱红的.梅兰芳当时还是一个没被上海观众认可的小字辈,就连这次邀请他的老板,对他的表演估价也不高.因此,梅兰芳的心里很不踏实.  相似文献   

20.
袁少海,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一代净行名家袁世海之长子,自幼受家庭熏陶,10岁入北京戏曲学校学习架子花脸。今年68岁的袁少海,现居住在三里屯,出于对国粹艺术的深爱,多年以来潜心绘画国粹京剧脸谱。他的京剧脸谱分别在北京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