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戊戌政变后,张荫桓的被捕发配,更多的是因其人物性格、做事风格等缺陷,所招致的朝野上下长期以来对其的普遍不满和多次参劾。在变法过程中,张荫桓对变法的积极支持态度,及其在翁同被罢免以后在变法过程中不自觉地扮演的实权派支持者角色,无异于雪上加霜,让反对变法者在无法表示对光绪帝的反对时,不约而同地将憎恨集中到了其头上。由此,在政变后,将张荫桓逮捕发配便成为慈禧顺从社会舆论,以求顺利进行善后工作的一个策略而已。  相似文献   

2.
蔡襄与宋代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名臣蔡襄于仁宗时期为庆历新政的施行做出了杰出贡献。新政失败后蔡襄仍坚持不懈地实施新政措施,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治国策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他成为北宋封建士大夫改革事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晚清“新政”伊始,封疆大吏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于1901年7月12、19、20日连衔连上筹议变法三疏:《谨先就育才兴学之大端拟四条折》、《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就如何变法提出了“大纲要旨”,被时人称为《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以下简称会奏)。探讨会奏内容,对重新认识张、刘晚年的变法思想、晚清“新政”的实质和当权者的观念更新等,都不无裨益的。一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西太后于西安行在发布丁未上谕,就庚子京朝之危,“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备省督抚,各就所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光绪朝东  相似文献   

4.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湖南新政为全国各省之冠。湖南巡抚陈宝箴是这次变法运动的先驱,作为一位封建官僚,他能在变法运动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他对变法的观点与康、梁有着很大的分歧,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乡州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月,由大学士荣禄推荐,诏授湖南巡抚,因推行新政,到二十四年(1898)八月,上谕:“陈宝箴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28)。他任湖南巡抚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从开始到失败仅持续了103天,因此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之快,结局之惨,可谓历史仅见。变法者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大名鼎鼎的康有为因为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现在的佛山市南海区),而被叫做康南海,110年前发生的戊戌变法使他踏上流亡之路的同时也使他名难青史。另有一位南海出生的历史人物张荫桓,因为参与那场功败垂成的变法几乎掉了脑袋,侥幸多活了两年,到1900年还是被慈禧太后下令杀了,《清史稿》虽然为他立了700多字的一篇传,但时于他的惹祸上身、惨死结局缺乏详实交代。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积极响应清政府为了维护衰落的封建统治而发布的"变法"命令,开始了震惊中外视听的"湖北新政"。但"新政"的结果却让张之洞始料不及,与他的初衷截然相反:"新政"中近代化教育和编练新军培养出的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最终促使了武昌起义的发生,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出现这个结果,"湖北新政"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张之洞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的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光绪怎样对待“卖国求荣”、光绪的“变法”决心及光绪是“百日维新”的决策者三方面,评述了戊戍变法中的光绪皇帝,认为光绪皇帝是戊戍变法的支持者和“百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试图仿效外国革新中国的开明皇帝。  相似文献   

9.
<正>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在封建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所有的变法主张全部被废除,唯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这场变法虽然仅持续了103天,但却是我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并间接影响了后来“清末新政”的实施,“清末新政”几乎照搬戊戌变法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绪皇帝参与和推动戊戌变法,却不属于维新派阵营。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变革,但洋务派要保存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而维新派则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要学习西方的“法度政令”。光绪实际上是倾向洋务派的,他支持变法,是想借“变法”改变有位无权的傀儡处境,因而对维新派的许多主张虚与委蛇,实际推行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超越他的封建帝王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宣鼎是晚清安徽天长著名的小说家,关于其生卒年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根据最新资料,宣鼎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旧历九月二十八日,约卒于光绪五年(1879)旧历年底。同时通过对宣鼎后裔和文献遗存情况的调查,将有利于人们对宣鼎及其文学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赐琏是清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880)万泉县西景村(今万荣县汉薛镇西景村)一名乡村教员。庄户人家出身,六十二岁方得一子,为教育后人尝作《诫子辞》千余言,可同《朱子治家格言》相媲美。《诫子辞》内容翔实,贴近民众生活;语言浅显,讲究押韵对偶。读之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百余年来,民间广为流传,被视为乡村"家教"的蒙学好教材。  相似文献   

13.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光绪帝英年早逝(年仅38岁),且素无绝症,又先孝钦一日崩,天下之事未有如此之巧,加之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久不相睦,故光绪帝死后当时就让诸臣工疑窦丛生,时至今日,关于其死因一直是个悬案,为诸多研究清史者所瞩目。笔者综合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光绪帝很有可能死于政治谋杀的结论,现与诸方家商讨。  相似文献   

14.
论徐桐的自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桐以汉军起家翰林,同光两朝,深受慈禧倚重,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徐桐基于"夷夏之辨"而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从而萌发了自强观念。同治十二年徐桐首次请求皇上"专意修攘为自强计",光绪二十一—二十三年徐桐支持清廷通过自强而弭祸患的主张,反对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徐桐的自强观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儒术经常之规,博得同治帝的赞赏,受到光绪帝的冷落。  相似文献   

15.
郭之全,光绪年间军机章京,他曾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戊戌政变时为谭嗣同与其父之间传递信息,庚子事变后外放廉州任知府,肃清多年积匪,后应邀加入袁世凯幕府。本文根据有关公私文翰,对郭之全其人其事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6.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助文献档案研究的主流观点是光绪帝死于疾病,这与科技检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立。尽管学界也有文章利用文献档案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光绪死于谋杀的结论,只是这一结论未能占据主流,难以被广泛认同。文献档案资料的最大不足在于内涵的多歧性,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去伪存真。文献档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昭示着史学的光明未来,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是未来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光绪帝的突然死亡是近代史上一谜。从文献资料和当时情况作一推断,可知光绪是在慈禧的策划下,中毒身亡的。一方面,多年来有不少记载说明光绪确实死于非命,即是被谋害致死的,如《慈禧外纪》、《瀛台泣血记》、《我的前半生》等书均持此说;另一方面,从当时清宫内光绪死亡前后几天的活动可以判断出来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弼士是深受晚清政府重视和青睐的华侨企业家。张弼士较早地回国投资,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并提出了设领护侨的建议,提出了招徕侨资以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主张,提出了在闽、粤设立发展中国经济的示范性"特区",以更好地招徕侨资。《商务条陈》成为深刻影响晚清新政的重要文件。张弼士的建议既切合实际需要又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既体现了他参政议政的敏锐,也反映了晚清政府侨务政策的演变,以及晚清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出逃皇宫时,光绪帝曾向慈禧请求由自己与列强和谈以纾国难,遭拒。其后仍未放弃这一想法并多次表露;"西狩"途中光绪虽较之前的幽禁生活好了一些,但并不像德龄所描述的那样获得很多的自由去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他仍受到许多凌辱,有失天子尊严;庚子事变曾让他抱有一丝希望,幻想着由自己挺身与列强进行斡旋。但实际当权者慈禧未能给他任何机会,光绪也在愤愤与无奈之中结束了其悲惨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清成、同至光绪初年,“粤三家”沈世良、汪臻、叶衍兰是岭南词坛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们同受浙西词派影响,但程度不同,词风并不相近。沈世良和汪王泉可归入浙派,但沈词凄楚蕴藉而汪词清虚悠远,汪氏另有不少绮丽之作。至于叶衍兰则词风靡丽,受浙派影响最小,实属常州词派。“粤三家”处于岭南词风由“浙”至“常”的转换期,通过三家之创作可以窥见当时岭南词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