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管理”一词近年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对管理方式研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管理的一项前提:对人性的假设。从科学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其中无不包含着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一) 关于人性的种种假设 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成熟到一定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关于人性假设前提是人是机器人、经济人。它的要点有:(1)一般人天性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工作。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工人“磨洋工”是造成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而造成“磨洋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的天性趋向于轻  相似文献   

2.
马晓敏 《科教文汇》2007,(7S):157-157,161
《蝴蝶梦》是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吕蓓卡这一艺术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全新的视角,从人性与伦理的冲突角度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借助西方人性理论,将企业员工分为实惠型、经济报酬实现型、自我实现型、双重实现型、生存过渡型和多变型,针对各类员工特征,提出目标激励法、物质激励法、适当压力法等差异化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4.
<蝴蝶梦>是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吕蓓卡这一艺术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全新的视角,从人性与伦理的冲突角度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薄其红 《科教文汇》2011,(29):68-68
没有絮絮叨叨的前情提要,没有裹脚布一般的慢镜头铺垫,《黎明之前》用明快的节奏让人无法起身干别的事。更难得的是它在相信敌人智商的同时,也没有低估观众智商,采用节奏感极快的美剧做派,发自心底地信任观众能在简短的一句话或姿态上明白"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牟伟 《科教文汇》2009,(8):236-237
海飞喜欢写女人,在他的作品中似乎都充满了女性温婉的力量。《花满朵》等作品中主人公对于生活和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于责任的不计后果与回报的付出,这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经济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如何看待人、解释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式.本文全面回顾管理心理学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并探讨在此人性假设下的人性行为观与管理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性,促进管理,发挥人在组织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如何看待人、解释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式。本文全面回顾管理心理学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并探讨在此人性假设下的人性行为观与管理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性,促进管理,发挥人在组织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性与兽性     
  相似文献   

10.
人性假设演进与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210-212
对人的有效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本文系统阐述了人性假设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各种人性假设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对我国企业的人性结构判断和管理模式选择提出了一些初步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冲突和协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广谋 《科研管理》1998,19(4):32-36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市场环境下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冲突,论证了市场对单个企业激励引进,对行业或国家激励创新。由此引发了引进与创新的冲突。在一定条件下,企业放弃创新是行业内竞争的纳什均衡。本文提出创新机制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责任感是人的重要社会特征,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是人文教化的结果。从更全面的视野上看,通过技术方式解决一部分人的责任感匮乏问题也是重要路径之一,其中包括传统的技术路径和未来的高技术路径。两种技术路径之间有互补的关系,技术路径和人文路径之间也应该是互补关系,由此才能形成对责任意识问题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14.
对技术风险的理解由科学技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社会、心理、文化视角出发对技术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创新,倡导技术风险管理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5.
科技人性化的实现途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实现科技的人性化,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和任务,必须做到:(1)重构观念,营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文化环境;(2)强化责任,锻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社会主体;(3)完善规范,构筑科技人性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人文在古代的融通是朴素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迎来了工业文明。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演化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学大战"使科学与人文分隔加剧,但是,走向融通是二者的发展趋向。既坚持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原则",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原则",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马克思主义理论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异化"概念的溯源追本和解读,透析科技异化的种种表现及内涵,初步揭示了科技异化产生的深层原因,即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在科技观念中的错位,并提出了科技生态化重塑与人性归复的治理观念。  相似文献   

18.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荒野”自然观实质就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两者的“自然”都是见物不见人的自在自然,都具有先在性、系统性、自组织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征。无论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迈克基本的“终结”了的自然、麦茜特的“死”了的自然、卡逊所向往的“春天”、利奥波德的“大地”,还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的“荒野”、沃德·勒内呵护的“一个小小行星”、史怀泽敬畏的“生命”、辛格和雷根的具有天赋权利的“动物”、刘湘溶的“长颈鹿的脖子”,等等,都无不是费尔巴哈“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正是以这种原生态的、素朴的自然本体论为基点,双方都同样逻辑地推出了“与人分离”的价值论和敬物不敬人的方法论。一句话:“人学空场”及其“抽象性”是上述两种自然观的共同特征,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是它们的共同症结。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不仅存在于不同学科门类之间,而且存在于两种思维形式之间,即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甚至泛化为“两种文化”的相互对立。但是,人类知识在当今跨学科、跨文化的发展中,科学与人文理应成为互补的方面。这种理由在社会科学内部出于国家政治的需要,在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之间依据现实世界的本质,在“两种文化”上则基于人类文化之整合。  相似文献   

20.
刘枫  陈凯 《科教文汇》2012,(23):203-204
本文论述了监管环境中疏忽与侥幸的原因与表现以及其概念延伸,并探讨了如何克服疏忽与消除侥幸,从而将疏忽与侥幸降至最低,以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