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凌翀 《视听界》2012,(5):99-101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匆忙浮躁的受众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受众阅读兴趣的内容。"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微观点、微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各种信息和产品简洁传播和方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3·15晚会上,由传播技术带来的困扰成为了焦点,针对手机媒体,2008年消费者申诉主要集中在垃圾短信的不请自来和手机个人用户信息被泄露.  相似文献   

3.
秦艳华 《中国出版》2012,(19):43-46
手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传播的功能,或者说手机就是带着信息传播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媒介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基于其独有的传播特征,与既有的各种媒体交相融合,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张珊珊 《新闻世界》2013,(6):160-161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效。当然,手机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现状下,也面临着许多生存瓶颈。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环境,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芙蓉 《今传媒》2012,(1):89-91
以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象"微"为出发点,对网络微传播过程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它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对象切入逐一研究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构成要素中"微"的含义、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力,最后从浅层面上总结了微传播对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传播体系"所形成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田昊 《传媒观察》2007,(10):30-31
手机,一种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由于商业的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其功能多样化。随着3G技术的到来,手机和电视进行了融合,手机电视——一种新的视听媒介形式诞生了,它既整合了以往媒介的传播优势,可读、可听,可看,又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  相似文献   

7.
郭峥  张明西 《青年记者》2012,(17):63-64
与传统社交网站“0度视角”的好友关系不同,微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是建立在“45度仰角”之上的,大部分用户都在微博中仰望着别人.①处于高处的被仰望者是微博中的舆论领袖,他们通过微博传播个人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粉丝”的态度和行为,信息以“45度俯角”由上而下地传播给“粉丝”.  相似文献   

8.
闵惠泉(以下简称“闵”):朱老师,大约半年前人大出版社出版了何道宽先生翻译的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我觉得他对手机这一媒介以及它引发的社会现象的思考是相当深入并富有启示的,这也很值得国内从事哲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的学者思考。我首先一点感触就是:倒退十几年,手机绝对是极少数人炫耀的工具,如今几乎地球人都有了手机,它可能是现代社会中被炫耀“最短暂的”媒介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对社会的平等与人们身份及观念的平等贡献太大了,不知您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朱德生(以下简称“朱”):谢…  相似文献   

9.
冯琳 《新闻世界》2011,(12):96-97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高和重大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频繁出现,健康传播已经越来越被当代社会所重视;而手机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参与大众传播,作为传播媒介在当代大众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学重要分支的健康传播也需要借助手机媒体扩大传播效果。本文对手机媒介和健康传播进行了界定,分析手机媒体在当代健康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除具备最基本的通话、短信功能外,逐渐被赋予游戏、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阅读小说、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播方式,被人们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与报刊、网络、广播、电  相似文献   

11.
苏军会 《今传媒》2013,(5):103-104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手机媒体高速发展,手机受众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人们使用手机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即时通讯,更多地是出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以及满足某种心理的需要。受众对手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手机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胡启明  张文 《青年记者》2012,(20):27-28
典型宣传的"碎片化" 当前,受众有了更为多维的媒介选择,这也就导致了宣传媒介及其平台的"碎片化".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媒介终端和平台的"碎片化";另外一个就是媒介本身越来越适应"碎片化"的内容,越是"碎片化"的媒介越是能够胜任任何形态的传播,其功能体现了全天候、全形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还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3G手机逐渐走进普通受众的身边,充当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工具,其传播特征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具有人际传播的种种特征,比如强调通话的私密性、传播的交互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大众传播的种种特征,手机报、网页浏览等功能的实现使得3G手机成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它可以高速上网,手机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3G手机有着种种传播上的优势,由于其作为新兴技术存在,还存在种种传播上的弊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5.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已经高度发达,但在媒体巨头的缝隙间,微传播正在渐渐发展,"贾君鹏""犀利哥"等一系列话题的炒热跟微传播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微传播的涵义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微传播的7个特征:传播结构规模小、传播效果强、极化与磁化、信息门槛降低、信息有腿、传受轮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8.
母宗沁 《新闻世界》2014,(6):124-125
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日益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赵莹 《今传媒》2014,(8):123-124
2014年,4G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手机媒体的传播力呈现增强态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到智能手机用户行列,使手机媒体具备了坚实的受众基础。4G网络实现了实时地理位置或GPS信息共享,为精准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4G网络带宽的提升,使图片、视频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是指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