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学会感恩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没有亲情的世界将是一片孤独和黑暗。师爱和母爱同样伟大。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而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读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使我们懂得了无论生活或是生命都需要一种感恩。我们常常忽视甚至忘记了一种爱,它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它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这样”,这种爱就是父母给我们的爱。有多少人记得同学的生日,却忘记了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记得父母带给我们的惊喜,却想不起父母的年龄。看看父母眼角的皱纹,摸摸父母头上早生的白发,想想在校门…  相似文献   

2.
摆渡自己     
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簸,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1)
写作有三境界:孤独、自娱和彼岸的幸福。人是社会的,也是孤独的。一方面希望融入社会,和谐共处,敞开胸怀,与人沟通;另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拒绝喧闹,营造孤独,对精神世界的构建情有独钟。因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注定是孤独的。哪怕你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胜,你也要独自面对你的世界里的风霜雨雪"。  相似文献   

4.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有多少人可以理智对待,无论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又有多少人可以心地洁净,任凭世事万象丛生,内心总能山明水秀,一清二白;又有多少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即使病痛缠身,任然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世间最高的精神境界却并非忍受孤独,而是享受孤独,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曾经有一支流行歌曲这样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凡事妄下结论容易,妄下武断的结论就更容易。然而,无论我们用热眼还是冷眼通观世  相似文献   

6.
追梦女孩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当这优美的旋律响起,我们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为追寻梦想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时,一切历历在目,宛如昨天。  相似文献   

7.
青蛙帝国     
白天孤独的你我分离在同一。个城市,俊 g我们一起围着 In t e r n c t跳舞明知其中多少虚幻却总是舍弃不了,我们宁愿幻想多一点,幻想构成了这个网络.青蛙帝国  相似文献   

8.
一、孤独的幼儿和虚假的交往近日有专家撰文指出:据调查,有两成以上的幼儿感到孤独,这些孩子常常觉得自己得不到成人的真正关心,找不到同伴的珍贵友情,他们倾向于自闭、忧郁。但我们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这一数据足够精确的话,那么另外将近八成的幼儿是否真正地感到不孤独呢?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是每天大部分时间只能面对着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机,是在与这些机器的交往  相似文献   

9.
从教二十余年,我体会到,在教育中爱比什么都重要.它是教育的核心。无论我们有多么广博的知识,无论我们研究了多少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无论我们口才多么好、多么善于表达,如果失去了“爱”这个核心,我们的付出就无所依附,难有回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一般把祭视神灵的场所统称为庙。佛教的庙宇,统称为寺院,(道教的庙宇统称为官观)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后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便叫作“院”。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称作“庵”。唐朝规定,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发。此外,当时也还有许多人私造佛堂,这一类就是所谓的招提、兰若。各地有多少招提、兰若,那是根本无法弄清楚的问题,就索性不去管它。本文所称寺院是指前者。(旧唐书·职官志)说:‘“天下寺有定数。”那么,这个“定数”究竟是多少?史籍中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数字,唐太宗…  相似文献   

11.
把自己藏起来,有时是为了被寻找. 孤独不是单纯的寂寞.寂寞是肤浅的,孤独却深刻. 多少守候的心,在故事中,在故事的故事中,望穿秋水. 我怀着甜蜜而又忧伤的心情,无声地走过你的生命. 我飞越半个地球,去看你的灯火,去听你的浪涛,整夜不息. 选择了,我们就要勇敢地承担,无论是幸福还是痛楚.这是成长的必然经受.  相似文献   

12.
"孤独"是人类不可避免会遭遇的一种心境,作者笔下的各种孤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熟悉感。过去,它不太明显,现在,却早早植根在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心中。也许在某个时刻,你突然发现孤独已经很久未曾光临你的寒舍了;又或许你仍然在孤独的陪伴下,继续拔节生长着。但,无论处于哪种阶段,岁月一直向前,请那些孤独和不孤独的人,各自安好。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多少年纪,我们的心田都需要一股清凉的甘泉,那就是--故事!故事,让我们体验多重人生;故事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故事,让我们的心灵有所顿悟.有人说:一个感性的故事胜于一千个抽象的大道理.那么,何不把故事引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4.
下不为例     
"校徽风波"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处理这个自己制作校徽的孩子,那么在遇到集体荣誉可能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作为集体一员的你该不该努力一把,避免集体荣誉受损;这个判断的另一维就是,在诚信的天平前,我们用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荣誉.价值判断无论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站在这悖论前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点无奈.  相似文献   

15.
人生哲学     
我很幸运,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人生道理. 自从我认识了她,就觉得她很忙.每天有多少人来找她,就有多少事情要做,所以每当家里有东西坏了需要修理只要开口一讲,她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当即联系人给我修理.无论多麻烦,无论花多少钱,从不拖延.  相似文献   

16.
爱与孤独     
我最近和“孤独”这个词很有缘,来来去去都能看到,但是发现有人对这个词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孤独等于可怜. 人生而孤独,你会不会觉得,在人群中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那些人群里的火花与你完全不搭?你身边相处几十年的人,在某件事的理解上变得那么陌生?或者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理解的这个世界和别人只是平行时空?《庄子》开篇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爱情之中的孤独和鲲鹏何其相似,无论身处何地,往往都是遮天蔽日,不知其形.  相似文献   

17.
硝烟     
我听见孤独者的心声,是远离亲人有婴儿的哭喊;我看见探索者的追求,是遥遥无期的执着。这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而至,一场硝烟毁灭了家园,多少渴望,多少企盼,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有无助,泪水和仇恨。  相似文献   

18.
苏锦绣 《中学生读写》2008,(11):148-148
<正>导演:张菁主演:何美钿、关智斌片长:90分钟类型:惊悚"无论你对这个故事有多少好奇,有多少探究的欲望,请千万不要去荒村。因为,荒村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更不属于我。"这是电影的开场白,是一句咒语,是一句劝告,更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孤独也美丽     
生活是多彩的,世界是热闹的。与高朋谈笑风生,同挚友携手共游,和亲人共享天伦,你不孤独。但是,人生总有孤独的时候。当你第一次远离家门独在异地他乡举目无亲时,当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辩论而你独坐一角不被注意时,当你身处挫折而无人可倾诉时,当你独步校园面对一双双偎依的情侣时……你感到了孤独的可怕。可你不要因此拒绝孤独。因为,孤独也美丽。孤独的空间是宁静的天地,而宁静以致远从来为多少墨客骚人孜孜以求。孤独的星空有智慧的闪光;孤独的宁静中,你的思想在升华。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境界。古今中外,不朽的著作,划时代的发明,往往是在孤独中产生。孤独蕴育着伟  相似文献   

20.
夜章     
韩聪 《新读写》2009,(1):6-6
我努力地学习,以求走出农门,去繁华的城市里扎下根基;然而我也知道,那儿不知有多少我故乡的兄弟姐妹们怀着幢憬与希望来回奔波;在那儿,又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为他们的未来打拼着。他们的日子可能仍然漂泊不定,他们的心可能是极脆弱极孤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